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暗黑大宋 > 第791章 九丐十儒

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比如各个作坊的增加,无疑会征得更多商税。各个坑矿增加,无疑会得到更多抽解,而交易量的增加,不仅得到更多的商税,各个坊市草市交易量同样在扩大,因此朝廷也得到更多的承包费用。

因此朝廷不断地推出各种轻徭薄敛的政策,宽赋于民,而国家收入并没有减少。

这才是所谓的不加赋税而国自用。

并且眼下为了西夏还在敛财中,一旦西夏事了,朝廷再进一步的宽赋宽税。大宋大治就将到来了。然后王巨有意叹息一句:“如果不是前两场惨败,朝廷至少可以抽出一亿贯钱帛,那么在这两年内,就可以调出近亿贯的钱帛。供各州府用于广修道路水利,并且还可以将各种支移等苛捐杂税去除,说不定明年就可以实现真正的大治了。”

还有一个方面。

因为各种惠民政策,使得百姓手中的财富增加了一点。以及去年相当于一千五百万贯的布帛用于基建,不仅是用来兴修万春圩的,实际主要还是各州道路桥梁。手中有钱了,道路方便了,交易无疑就扩大了。

于是造就了另一个收入的增加。

王巨首先推出的便是坊场河渡制,王安石将它进一步完善改进,甚至将孔王庙拿出来当成草市供百姓交易,再将这个交给私人承包,国家从中谋利,结果让张方平一顿狠批。

这个时间最短的是三年。长的有五年,甚至一些经营时间需要更久的,可以十年二十年,比如王巨秋后即将推出的另一项承包业务……那就是二十年!

不过没烟峡之败没必要掩盖,反而传了出去,也传到呆在驿馆听候朝廷安排的三人耳中。

“李公,何谓知州,能否管辖一州事务,然而我们三人到了彼岸却象一个傀儡一样,难道我们不是知州,而是管制的犯臣?”梁焘愤怒地说。

你们那等于就是犯臣,不过李清臣与这三人关系不错,怎好说呢,便道:“梁公,安公,刘公,既然回来了,就没必要招惑王子安了,况且当时他也是为了银行司。”

“敛财之举罢了。”刘挚不屑地说。

“刘公,说实话,银行司真的不错,倒是没烟峡那边让我很担心。”李清臣说道。

并且不是一次性承包的。因此每年开春之时,各州都要重新进行一次投匦中标,对到期的坊场河渡进行重新拍卖承包。

但因为交易在朝廷种种政策刺激下扩大,今年开春后的中标,仅是坊市一项。数额就激增了三十七万三千六百余贯,这是新贯,如果是旧贯,几乎接近五十万贯!

如果不是王巨,可能大家不能发觉。

不过有了王巨,便有了解释。

并且王巨说了一句,现在才是一个开始,在这些政策刺激下,坊场河渡的收入会越来越多。

他也是旧党。

不过王巨一再的惠民,那不能再攻击其敛财了。

另外就是让许多旧党憎恨的紫钞,那不叫紫钞,而是强行让外戚权贵纳税。

但随着近两亿贷款下去,一半流入到了外戚权贵手中,当成了他们扩大产业的资本,还有近半流入到了中小商贾手中,置办了许多作坊,因此今年紫钞仍达到了六成比例,然而这也不能太当真的,主要许多中小商贾将自己产业收入挂于外戚权贵名下避税。而原来的朱钞比例萎缩已经停止,实际不是停止,因为还有许多中小商贾继续将产业往权贵名下挂,实际只要不再萎缩了,就说明了它们的扩大。同时还有一个地方能看到的,那就是才开始执行齐商税时,朱钞数额急剧萎缩,但从今年春天时起,朱钞数量再度激增起来。

这是一个方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