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牡丹亭(第2 / 4页)
“我这并山园的冬雪虽然可赏,但春色却更不可辜负——”
熟悉的男子声音,顺着风吹进了蜿蜒小道之中,传到了水边的二层小楼中去,让这方静谧的世界多了些外头的声音,坐在窗边刺绣的两个姑娘,便都不约而同地把眼神调向了玻璃窗外,但她们的视线,却被楼旁茂盛的花木所阻,能听到的只有家主那熟悉的声音。两个姑娘的耳朵都很灵敏,因为在这楼里,最常发生的变化就是声音。
这是一座绣楼,在江南富庶之家中很常见,越是富庶的地方,越有财势的人家,便越热衷于为自家的女眷建筑绣楼——并山园的绣楼算是大的,里外三间开,楼梯各开在正堂左侧、右侧,上楼后,正堂里一拐,一样有左右两个房间,楼下的房间住丫鬟、放杂物,楼上的房间住小姐。一般来说,小姐十岁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这里。
这没有办法的评价,对王家长随来说自然是奇耻大辱,长随绷着脸肃然应下,第二天一早便去了码头,将午时回来,只带了四五份报纸,道,“船刚到,报纸卖得极快,连通判、知府老爷家的下人都在守着,无法,只得几人商议着,算了份数,勉强分了四份回来。”
王老爷便问道,“如此,知府家拿走了几份?”
“他们也就取了四套,是镇守太监府上拿了十几套走。”
王老爷便不说话了,微微点点头,因客人已经进门,便暂将报纸搁在一边,笑着出门迎客,来人却恰是申老爷,他最是殷勤,往往总是早来。进门见到报纸,便笑道,“还是王兄有办法!今早船到,几百份报纸都售罄,我家听差回来说,体面略差一些,压根无法买到,若我们家这样门第,便是一份都无。”
“申兄这是何处说来,无非我家人去得稍早而已,都是乡野闲人,休说这些!”
“这个东西,自然是好的了,旧历法不堪用,若是真信了历书上的节气,那是要耽误农事的。”大家对于华夏历的准确还是非常信任的,因为谢六姐的天人身份,也因为已经有人传说,主编这部历法的人,是前阵子遭了贼手的徐子先。徐子先在天文上的造诣,还是大家所公认的。“这都已经元月了,怎么咱们城内还没有青头历发卖?可是不该,别耽搁了春耕!”
“这个华夏历,倒也的确是别出心裁啊!只为何把元年定在秦统一六国那年呢?若是以大一统的时间来算,那怎么也该从三代又或者周代开始吧?”
“这个张兄就有所不知了,那些青头小儿新出了一本书,叫作《政治与社会》,其中将商、周分为封建社会,而秦一统天下,是为所谓的集权大一统社会,周代那不叫大一统,叫封建。”
“封建吗?”
政治教材刚出来还不到两个月,多少有些消息不太灵通的客人,年前在乡下奔忙,便没有看到这本书,一听这话,顿时不干了,起身就要‘翻检**’,请王老爷拿出来看看,王老爷笑道,“大年下不看这扫兴的东西,免得张兄你憋得难受!”
二人寒暄了几句,待茶来了,便不约而同取了报纸来看。申老爷先看了头版,眉头微微一挑,失笑道,“青头小儿又发癫了!”
买活军常有如此暴论,申老爷倒也见怪不怪了,将那文章旁印的买活军旗帜定睛细看了几眼,评论了句,“真乃轻重失当,发新历这样大的事,居然不是新年第一期!”
他便好整以暇,翻到背面去看第二版了。王老爷倒是皱起眉头,却也先不说话,等众人都到了,移步往‘四时晴雨亭’赏雪时,方才冲管家招了招手,附耳低声吩咐道,“这一期不要给那几个孽障看,小姐们也一概不让她们看到。”
管家忙会意点头,王老爷将道袍下摆略整一整,这才又露出笑容来,摇着身子从通往‘藕深处’的小径前走了过去,一路高声和几个朋友又赌起了下个月春日的东道,“我这并山园的冬雪虽然可赏,但春色却更不可辜负——”
#
这自然是因为青头小儿的书中,颇多谬语,叫人看了忍不住要勃然大怒,甚至是立刻争辩呵斥起来,而正月里又是最不该说坏话的。张老爷闻言,便先不看了,但到底是索来了书本藏入怀中,“抄好了便还你。”
“君子借书,惯例是不还的。王兄可要盯好了。”不知是谁捏着嗓子在墙边笑话张老爷,张老爷着急分辨道,“哪里有都不还呢!”
一个‘都’字漏了马脚,众人一发都哄笑起来,一时听差来报,小班已调好丝弦,于是众人又移步去鸳鸯厅中,隔着水听着那小亭中几个小唱袅袅娜娜唱了一回,大戏台那里又开了《麻姑献寿》,园内园外衣香鬓影,众人谈笑风生,端的是热闹非凡。
那厅中的长桌茶点撤了,换成了高高的看盘,而看盘又换成了酢、糟、冻、腌、醉、酱、风、腊、拌等十余种做法的冷盘看菜,佐以烧得滚热的四五种名酒,有花雕、玉露烧,不喝酒的还有果子酿,众人谈笑间略用了些冷盘,便撤下换上一道道热菜,如此吃吃喝喝、看看听听、谈谈笑笑,这样的春酒要连吃几日才算是将亲友都招待完了。
正月里,还时不时的会有亲友的小聚,在这并山园中尽情玩赏冬景——等到正月初十,各院的家眷都多数恢复平常了,忽又下了雪,这场雪竟有将太湖上的果农给冻死的,但对王老爷来说,倒自然是更增雅兴,当下连夜派出请柬,请众亲友赴宴,还特意嘱咐长随第二日清早要去码头买报纸,“我算着新一期报纸将到了,速速买下四五十份来,上回叫那申家翁巴巴地给我送了些,倒显得是我王家‘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