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568章 大萧条(八)

第568章 大萧条(八)(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就在福特公司代表正想着该如何表达拒绝的时候,洛克菲勒突然开口说道:“部长先生,我改变主意了。我一会儿就会给国内发电报,要求他们立刻开始将1300米的钻探设备装船运输。”

听到这话,一众美国财团代表都呆住了。这么快就改变了主意,洛克菲勒这是受到什么刺激?而洛克菲勒则坦然说道:“至于合同,我们现在要找谁进行谈判?从西海岸装船到中国东北,大概需要2个月,我希望能在这段时间里面把合同签下来。”

吃完了商务部请的工作餐,就在回宾馆的路上,专门上了洛克菲勒车的摩根财团代表问道:“您为什么会这么快答应?”

洛克菲勒很喜欢中国杭帮菜,他此时心情愉快,语气也很放松,“如果中国政府不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骗子集团的话,他们就是一个非常懂经济,以及先后顺序的现代政府。我们洛克菲勒财团也很想进军汽车业,开采出来的石油经过石油炼化,至少能提供百万辆汽车的燃料。我不想让福特集团独占在中国的汽车业。”

原来你也认为中国政府的部长像顶级骗子啊。摩根财团的代表心中腹诽。但这种情绪很快就被认真的思考所替代,如果中国政府真的是一个现代高效的政府……当然,不是现代高效政府,中国也不可能在中英战争中获胜。那么,摩根财团的确应该考虑一下在中国开办银行的计划。

结合起来,摩根代表觉得中国部长身上好像散发着顶级骗子的味道。就摩根代表见过的顶级骗子,哪怕是弥天大谎,由他们说出来,总能散发着一种莫名的说服力,让周围的人被他们感动,认为“也许此事是真的”。

虽然这番交谈让摩根财团代表觉得自己应该更加谨慎一些,毕竟中国政府已经表明了态度,绝不会拿国土资源或者关税之类常见的信用抵押物作为投资担保。但是中国官员的态度过于有趣,必须持续关注不可。

此时,洛克菲勒已经与李成钢就勘探的事情进行完了交谈,看得出,洛克菲勒有点激动。他说道:“请容我再考虑一阵。”

李成钢也不勉强,便转向其他几位美国财团代表。福特代表不等李成钢开口,就问道:“不知中国现在每年石油产量有多少?”

“我们的玉门油田每年产量40万吨。加上我们从苏联以及东南亚进口的石油,中国每年的石油总量在400万到500万吨之间。”

就在前几个月,美国股市暴跌。摩根财团作为美国金融业老大,在此危急时刻,拿出2亿美元救市。虽然此举也让其他财团跟进了一下,不过总共不到1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面对蒸发了超过400亿美元市值的美国股市,连一个浪花都没翻腾起来。以至于摩根财团不得不宣布,再也不会进行这样的救市行为。这个宣布也让美国经济信心再次遭到了沉重打击。

堤内损失堤外补。看到中国政府的精明干练,以及部长级别官员那惊人的自信与勇气,摩根觉得至少在中国上层身上有着美国上层已经被削弱的那股勃勃生机。

也许可以试试看。摩根财团代表不得不考虑起这样的可能性。

听到这么一个数字,福特财团的代表露出了礼貌的笑容。石油消耗可是福特财团的长项,“部长先生,我们知道中国已经完成了内燃机车的技术开发,并且大量使用了内燃机车。中国的石油产量,除了每年的火车、轮船必须的用量之外,还能向哪些领域提供成品油?”

“我们还能向航空,公交车,以及农用设备提供煤油、柴油、汽油。”

福特公司代表觉得李成钢是一位合格的部长,而且是一位非常诚实的部长,便收起礼貌性的笑容,率直的问道:“部长先生,除去这些必须提供的内燃机车之外,贵国能够向多少民用汽车提供所需的汽油?”

“如果确保随时加油的话,不到2万辆。”李成钢坦率的答道。

福特公司代表没想到李成钢这么诚恳,不到2万辆的数字也是福特财团到中国之前就根据中国政府提供的经济数据算出来的。1929年,美国汽车保有量高达2300万辆,当时美国总人口也就1.23亿人,将近每5个人就有一辆汽车。中国只能为不到2万辆民用汽车提供汽油,那就意味着福特现在开始建厂,赌的是中国的未来。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