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高加索灭火(第2 / 2页)
考虑到如今奥斯曼帝国内部混乱不稳的局势,那么这件事只要操作得好,袭击帝国军队这事就算过去了。而卫拉特汗国占据的高加索南麓的一些土地也可以名正言顺地落实下来,巴库,可不是什么烂地方,而是左近闻名的历史商业名城,对于卫拉特汗国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后,他们会体会到这一点的,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东岸“爸爸”的爱到底有多么深沉!
1704年的秋天里海之战,卫拉特汗国又动用了两万多名步骑,直接摧毁了南高加索土人们最后一点抵抗意志。随后,他们在东岸人的指点下,一路向南,先败阿塞拜疆人,再败土库曼人,最终活捉了据守巴库的土库曼人大汗,占据了这座繁荣的古城。
卫拉特蒙古人占领巴库后,丝毫没有退去的意思,而是以此为基地,不断向西侵扰,到西部的平原地带掳掠人口,部分充作自己的奴隶,部分贩卖到哈吉港,以换取急需的各类物资。当然他们也抢劫到了大量的钱财,这些金银基本都进入了哈吉各家银行的金库内,然后换成了卫拉特汗国政府账户内的存款,供他们采购物资或偿还债务之用。
抢劫人丁和钱财,蒙古人的传统艺能了。在初步尝到了甜头后,他们已经对艰苦地搞生产不再感兴趣了,于是愈发变本加厉地开始了掳掠,什么民族都抢,什么地方都打,简直狂得没边。相信若不是东岸人及时给他们上了几节地缘与外交课程的话,他们能时隔数年后再度打到格鲁吉亚人和亚美尼亚人的地盘去。
而蒙古人如此嚣张的行事,自然也引起了伊斯坦布尔方面的重视。不得已之下,他们派遣了一支军队过来围剿,以维护宗主国的尊严。更绝的是,阿塞拜疆人的传统宗主波斯萨法维王朝也对此表示关切,他们认为巴库及周边地区是他们国家的固有领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非法窃占,卫拉特蒙古人又干起了强盗行径,因此十分气愤,表示要派兵征讨。
当然波斯人只是嘴炮征讨,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他们考虑的东西太多了,生怕进军这里会引起奥斯曼帝国的误解,进而导致两国新一轮战争的爆发,因此一直没有派兵过来。但土耳其人就没那么客气了,他们派了两千多步骑前来驱逐蒙古人,结果没想到这帮蒙古人胆大包天,居然利用一处有利地形,伏击了这支小规模的土耳其军队,并将其全歼。
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事情一下子有了不可控的苗头。镇守哈吉港多年的吴翼飞闻讯后不敢怠慢,先是写了封紧急信件,用快船发给盛德鸿,然后匆匆忙忙地带了三两心腹,就乘船赶到了卫拉特汗国。
吴翼飞在巴音郭楞港见到了老当益壮的阿玉奇汗。他没有怪罪蒙古人的激烈举动,毕竟进军高加索南麓,本来就是东岸人的意思,执行过程中出了什么意外,也很寻常。如今再说别的已经没意思了,大家该考虑的还是怎么灭火,怎么平息伊斯坦布尔那边的怒气。
发还俘虏和器械那是必需的了,另外态度上还要恭敬。阿玉奇汗不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已经六十多岁的他不会轻易因为面子上的事情而发怒。况且卫拉特蒙古人本来就非常务实,常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已经让他们深刻地明白了自身实力的有限,有些时候,你就必须低头,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阿玉奇汗大方地表示,他早就下令将抓获的土耳其将领送到北方,好生供养着。同时,他还把许多抢来的战利品封存了起来,总价值超过了二十万圆,吴翼飞看了,都是精美的艺术品或金银器,其中不乏巧夺天工的好货。这些东西,他表示一个不留,全部给土耳其人送去,算是赔礼了。
吴翼飞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放下了许多。阿玉奇汗深明大义,那就很好,现在他就怕人家强硬到底,那可就麻烦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实并不会心疼那损失的两千多人马,他们更在意的,还是自己的脸面。如今既然蒙古人表示服软,态度还不错,也送了许多礼物——很显然,这些战利品最终都会进入奥斯曼高官的私人收藏室内——那么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棘手肯定是很棘手的,但并非没有操作的空间,吴翼飞老江湖了,对这点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