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地峡(三)(第2 / 2页)
前面两条其实是一条,只不过中间分了叉,修了一条往迪奥斯港方向的支线罢了。第三条是最近二十年内修建的,浸透了印第安人的血泪,相当于东岸国内三等国道的水平。这些公路,是巴拿马检审法院区的命脉,是沟通首府和军事重镇贝略港的桥梁,一旦将其截断,两边音讯不同,应该就能创造一些机会了。
想到就做,杨洋中校是个果决的人,他打算今天晚上就召开一个会议,和大家讨论一下攻击敌人交通线的可行性。
迪亚茨点了点头,同意了杨洋的意见。其实他也明白,人家已经很给他面子了,让自己的人去征发镇子里的居民修缮哨所。如果是龟岛支队的人来干的话,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另外,那批食物是真的好啊,面粉、大米、罐头食品,甚至还有烟酒。这些东西,在切波镇毫无疑问就是硬通货,应该足以支付居民们劳作的工资了。
“第三支队的人联系上了吗?”打发走迪亚茨,杨某人又找来了他的情报参谋。
此人正在分析情报,听闻长官召唤后,立刻飞奔了过来,答道:“没有,但我从西班牙人这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加勒比军团的这个支队曾经在贝略港附近活动过,劫掠了几个村镇,杀伤了一些西班牙人员,但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
“后来,他们尝试攻打了一次贝略港,结果遭到了失败,然后沿着陆路向南边撤退。贝略港的胡安将军出动了一支人马进行追击,但也失败了,然后他们就不管了,任由第三支队在野外活动,嗯,目前应该还在附近区域活动。我已经让迪亚茨上尉派向导协助我们前往那片区域,寻找他们的踪迹。”年轻的情报参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杨洋中校对这个回答有些不满意,但这会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第三支队的黑八旗武士们,看样子战斗力还是可以的,能在野战中击败贝略港出击的西班牙军队,说明他们不是乌合之众。但他们进攻贝略港失败了,这也给杨中校敲响了警钟,不可过分轻视敌人!
贝略港,目前是西班牙人在巴拿马最主要的据点。除城市本身外,外围还有多个军事化的小镇,如迪奥斯港、圣地亚哥堡、圣菲利普堡、格罗里亚堡、圣格诺尼莫堡、圣克里斯托堡。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两个军事要塞和三个炮台正在修建之中,西班牙人对贝略港的防护确实是最高级别的。
在这些城堡中,迪奥斯港于1597年被烧毁,三十多年前被重建,作为贝略港的“备份品”,目前驻扎了五百余名士兵。圣地亚哥堡驻扎了大概三百人,圣菲利普堡驻扎了足足一千五百人,格罗里亚堡离主城区较近,是贝略港的最后一道防线,驻扎了足足两个团的步兵,超过两千五百人。圣格诺尼莫位于城市北方,规模不小,驻扎了一个步兵团和一支中等规模的骑兵,防止敌人从贝略港的侧翼登陆,绕过严密布防的正面防线。圣克里斯托及其他几个正在兴建中的堡垒均位于港口海岸附近,预计将各屯驻三到五百人不等。最后,我们不能忘了贝略港主城区内还有一支规模不小的机动兵力集团:四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这使得整个贝略港的西班牙军队总兵力轻松破万,确实非常了不得了。
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时候,贝略港还没如今这么多堡寨,守军总数也只有区区几百人。别说龟岛支队了,就是黑八旗那帮人都能将其攻下。但随着海盗侵扰的加剧以及东岸的现实威胁,西班牙人不断在此大建要塞,增派军队,使得守军数量逐年增多,并在战争爆发前达到了接近五千人的规模。
现在嘛,我们也看到了,兵力在两年间翻了一倍有余,虽然多是民兵,但依托着坚固的堡垒——大量征发印第安人开山取石修建,非常坚固——还是可以一战的。杨洋中校仔细研究过后,就放弃了正面强攻贝略港的打算。有那勇气,还不如尝试下进攻巴拿马城呢,这可比攻打贝略港轻松多了。
不过以上都是下策。攻打城市,伤亡必然惨重,龟岛支队上岸的不过四千来人,怕不是几下就消耗完了。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用他们的老套路,即在城市外围烧杀抢掠——咦,刚说要整顿军纪,怎么又要干这种事了——和截断交通线。尤其是后者,巴拿马城通往加勒比区域共有三条交通线,第一条是通往贝略港的,第二条是通往迪奥斯港的,第三条是通往圣洛伦索堡(位于后世科隆港以东十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