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276章 继续打吧

第276章 继续打吧(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英格兰这个鸟国家,也是时候限制一下了,居然敢抢东岸大爷看上的钱,这还了得!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下半年本土就会制造一些借口,然后限制对英格兰的重要机械设备、化学品的出口以及相关工业技术的转移。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北美大陆再搞点事,分散一下英格兰的精力,不过这就要看加勒比军团那边打得怎么样了,能不能尽快抽出人手来。

事实证明他们赌对了。“鹧鸪”号大摇大摆地开进了斯海尔德河口,原本还隆隆作响的炮声顿时停止了,想必河对岸的法国炮兵指挥官也看到了船上高高飘扬着的东岸国旗。他们自家还在大量进口东岸粮食呢,要是在这搞事,岂不是逼着国内一千多万民众喝西北风?

所以,全部五艘东岸轮船陆续开进了弗利辛恩港,大摇大摆地在码头上开始卸货。按照他们的想法,自然应该是越快卸完货越好,毕竟每多停留一天都有成本,不划算。没想到荷兰人害怕对岸的法国重型加农炮开火,当场付钱要求东岸船只继续停留在港口,直到他们卸完货并把粮食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再走。

这种事情吧,其实也不意外,来之前南海运输公司内部就已经有了相应的处理规定,因此带队出航的副处长很爽快地答应了荷兰人的请求。这既是给传统盟友一个面子,同时也方便自己上岸搜集情报,船队里跟着几个伪装成水手的国家情报总局的探员,大家都知道。

假水手们很快敬业地搜集情报去了,真水手则消失于花街柳巷,同样十分“敬业”。当然最敬业的是一部分中年水手,兴许是家里孩子多,负担重,居然从自己的行李箱内拿出了一些紧俏商品,在码头商业区一带摆起了地摊。可别小看这种地摊营生,因为出售的多是欧洲很难买到的限制出口药物、精密机械表等玩意,在每个港口都十分受欢迎。再加上他们东岸人的身份,荷兰港口部门还特地派了治安官来巡逻,安全方面也有了保障,这地摊摆得就更是安逸了。

几天后,荷兰人基本搞定了货物,出去刺探情报的假水手回来了,寻欢作乐和摆地摊的真水手也回来了,于是东岸人带着采购的部分商品,愉快地拔锚起航,朝但泽港驶去。

弗利辛恩和泽兰港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荷兰是真的穷了,因为战争。大家都清楚,荷兰本身并不创造多少财富,他们主要的财富来自于贸易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金融霸权。但在战争爆发后,这种经济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法国海军/海盗四处活动,疯狂袭击他们遇到的每一艘荷兰或英格兰商船,并且威胁中立国船只,警告他们不要前往荷兰贸易。虽然这种行为并不总是奏效,但依然重创了尼德兰的经济,使得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减少,只能不断发债渡过难关。说穿了,还是靠以前的存量财富来应付战争开支,新增财富大大萎缩,整体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其实从弗利辛恩这座贸易港口的市面就能看出荷兰经济的蛛丝马迹。人民好几年没添置新衣服了,每个人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都尽量不做无谓的消费——其实想消费也消费不了,市面上物资有限,价格昂贵,你还有什么可想的?

通过和一些人的交谈,东岸情报人员还得知,弗利辛恩有知识、有技能或有钱的人,都在想办法移民。首选目的地是同为新教国家的英格兰,据说这个岛国在战争期间已经吸纳了超过一亿盾的荷兰资本,比涌入东岸的海外避险资金要高出好几倍。各种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什么的纷纷前往伦敦定居,荷兰的家底即便没有被抽空,也受到了严重削弱——其实想想这个国家也蛮牛逼的,几次战争都流失了海量的人才和资金,但现在仍有相当实力,可见原本家底有多厚!

东岸政府最近也在研究相关政策,即如何吸引荷兰的资金和人才前往新大陆投资。随着占领区的日渐扩大,现在他们急需海外资本来帮忙“填坑”,尤其是堪称财政黑洞的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极其渴望新鲜血液的加入。哪怕只是前来投资一家水泥厂,帮忙多生产一些建材出来,那也是好的。

当然了,吸纳了人家的民间资本,也要给人家政府一点补偿,以免财政崩溃导致战局崩坏。这场战争,东岸人是希望打得越久越好,十年、二十年都没关系,我们保证秉持中立态度——哦,西班牙除外——不偏不倚,自由贸易。荷兰人钱不够的话,完全可以找东岸银行贷款嘛。贷款还不上了,也可以拿不动产来偿还嘛,比如荷属圭亚那、荷属加勒比群岛、毛里求斯岛、马六甲城、锡兰岛、荷属印度、荷属东印度群岛等等。你看,家底还是很丰厚的,可以支持你们维持好几年的战争开销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