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飞地日常(二)(第1 / 2页)
鲸台地区为了保持这个势头,多年来也一直在持之以恒地研究捕雾集水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纳米布沙漠,与北智利、秘鲁沿海一样,因为寒流的原因,降水稀少,非常干旱。地表径流也因为缺乏降雨补充,流量不足,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别提发展工商业了,缺水发展个锤子!
不过也别急,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沙漠不一样,这两处沿海其实本来是不缺水的,只不过因为寒流导致其无法形成降雨罢了。但没有降雨,咱们有雾啊!纳米布沙漠沿岸,每到夜间,人们都不敢在外面干燥衣物或粮食,因为雾气实在太重,会令其受潮,这就给了聪明人收集淡水的机会了。
捕雾器这种东西,东岸研究也很多年了。目前真正成熟、高效并大面积推广的,还是捕雾网。你来到纳米布沙漠沿岸的乡镇就能看出来了,到处都是一排排的细网,织得非常密实,每隔几米就用木头杆子固定住,往往一下子拉出去上百米远,一晚上能收集不少水。
捕雾网有私人拥有的,即家家户户自己弄的小网,对着风来的方向,收集到凝结的雾气后导流到水箱里,供应一家人日常生活饮用是足够了,甚至还能养个两头小型牲畜,也够用。洗澡的话就要省着点了,也许要攒好几天才能攒够,或者你多加一两面网,反正成本也不高。
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孙雷打着哈欠开了门,伸着懒腰,将写满了今日新到商品的木牌摆在了门口显眼处。又到了开门做生意的时候了,周而复始,每日重复,但孙雷一点也不感觉到厌烦。
作为孙氏家族的一员,虽然只是远得不能再远的一支,但孙雷依然能够凭借出身获得一个不错的职位,比如孙春阳南货铺鲸湾分店的店长,月薪十八圆。这个收入,在通货膨胀比较厉害的鲸湾港不算高,但也绝不能说低,反正足够他维持相当体面的生活了。
当然孙雷不是很懂体面。或许是为了省钱,他根本没在鲸湾港租房或买房,而是直接住在店里。后院仓库收拾出一个小房间并不难,反正他还没结婚,一个人住绰绰有余了。最重要的是,这个房间完全免费!
孙雷还是比较勤劳的,这从他每天起床的时间比店里雇佣的活计还早就能看得出来。勤劳带来了业绩,带来了销售额年均增长7%的奇迹,当然也给他本人带来了相当丰厚的奖金收入。因此,他对目前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即便很多人在试图逃离这座干旱的城市。
鲸湾县(全国第232个县)下辖鲸湾镇、豹湾乡(位于后世亨蒂斯拜附近)这两个海兽捕猎重镇,以及白雾乡(位于后世斯瓦科普蒙德城附近)、光实乡(位于后世乌萨科斯城附近)、勃兴乡(位于后世奥孔巴亥小镇附近)、白城子乡(位于后世奥马鲁鲁小镇附近)这四个依靠季节性河流发展旱作农业为主的定居点。全县人口不过万余,大部分居住在沿海的鲸湾、豹湾和白雾三地。
在鲸湾县以南,还有一个海蓝县(全国第231县),下辖海蓝镇、芒原乡(位于后世贝塔尼小镇附近)、五垒乡三个定居点,总共八千人口。与鲸湾县一样,五千居住在县城,凸显了经济对人口的巨大吸引力。
而在海兰县以北、鲸湾县以东,还有一个台山县(全国第233县),下辖台山镇、北固乡、石库乡、中堡乡和乌兰乡(位于后世马尔塔赫厄城附近)五个定居点。因为有一些水源,这个县的人口较多,达到了一万三千人,但也主要居住在北边的台山高原一带,地区行署就驻台山镇。
总而言之,鲸台地区三个县,总人口不到三万三千,确实是全国实力最弱的地区级行政单位了。制约该地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环境,大片的沙漠,干旱、缺水,只能在流量断断续续的河流附近发展旱作农业,养殖一些牛羊。好在东岸政府持续多年如一日地往这边发配流放犯人(很多都跟着家属),当地的经济也比较有特色,人口最终还是慢慢变多了。
什么?沙漠地区的经济有特色?嘿嘿,这就是你不了解了。纳米布沙漠的沿海,渔业资源特别丰富,鲸、海豹资源也很多,前来发财的人不在少数。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钻石以及近年才兴起的鸟粪、海豹粪的采集生意,都增添了很多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