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东岸越南公司(第1 / 2页)
郑根这个人,还是有那么一点国际视野的。这几年身体不好,多数时间在养病,但每逢重要外商来访,他总会抽出时间来见面。比如曾经帮郑家打过仗的老朋友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远东海域新霸主东岸共和国的代表——那就是台湾银行了。
台湾银行对越南市场也非常感兴趣。早些年与荷兰人合作,贩卖铜钱到越南,获利不菲。后来自己操刀子上(荷兰人你看啥,那眼神是不开心么……),大肆采购东京生丝发回本土,有力支援了本土的丝织业。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越南的粮食,宁绍人多地少,商业繁盛,粮食产量很低,几十年来一直进口粮食,越南就是重要来源地。
所以说,宁绍的孩子们是吃越南粮食长大的,如今他们都成才了,那么应该对越南很有感情吧?你说得太对了,太特么有感情了,感情深厚到给新成立的东岸越南公司贡献了数百名干部,打算来“帮助”越南发展了。
1708年12月31日,越南海防港。
这座位于东京河口附近的贸易城市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典型的就是人变多了,商铺变多了,垃圾也变多了——宗义伦刚刚不小心踩了一块西瓜皮,差点摔倒。
宗义伦身后还跟着二十多人,都是原对马藩的老人,被东岸朝鲜公司从大牢里救了出来,然后辗转数千里,来到荷兰东印度公司治下的马六甲城定居,从事各种活动。宗义伦现在明面上的身份是某家商会的采购代表,但私底下则是华夏东岸共和国国家情报总局的一名探员,负责在越南从事地下活动,主要以接触流落当地的日裔居民为主。
拜德川幕府所赐,从上个世纪以来,就不断有数量庞大的日本人出海,定居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马来亚等地。他们是被幕府抛弃的可怜人,但与故土之间始终没有完全切割,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然东岸人也不在乎他们与故土的联系,他们所关注的,其实就是这些人存在的本身。即你们生活在这里,隐隐受当地人排斥,那么是否可以为东岸政府所用,将来一旦有事,也好有个抓手。
或许有人会说,生活在东南亚的中国人更多,比日本人多得多。这话不假,国家情报总局也有专门的队伍在联系这些人,但宗义伦本身是日本人,还是个前大名,有那么点身份,你不让他联系日本人联系谁?
东京河是一条非常繁忙的河流。因为直通升龙府的缘故,这条河一直是北越内地采购物资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内陆的生丝、粮食、木材等特产商品输出的交通动脉,海防城因此而繁华,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廉梧开拓队在这里设了个海防商站,呃,是正常型制的,不是架着大炮的那种。商站是典型东岸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风格的结合,更准确点说,仓库是现代样式的,住人和经营的地方是传统样式的,目前大概有四五十人在维持运转吧,就在海防城外——海防城稍稍有点小,不但各国商站都建在外面,就连很多其他民用设施都是如此。
越南人现在对这些来自外国的商船也非常上心。不,不应该说现在,应该是很多年前就开始上心了,不然也不会持续那么多年的贸易。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海防港建成后,贸易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并给越南人带来了相当的甜头,这使得他们愈发不能离开这种国际贸易了。
对了,这里的越南指的是北越。更准确地说,是名义上全越南之主,实际上只统治着越南北方的黎裕宗治下的越南。当然,黎裕宗也只是个傀儡,真正做主的是权臣定南王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