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44章 再一次的尝试

第344章 再一次的尝试(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人家这么一说,普拉特科夫心里就明白了。蒸汽机车这东西,一直是东岸共和国的标志,问世几十年以来,为他们做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贡献。虽然不知道英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项技术上取得突破的,但他们自己搞的蒸汽船目前看起来还不错,已经进行了一次横渡大西洋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虽然那艘船很快就返回船厂大修并再也没出现过,但无论如何,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洋面上航行的英国蒸汽船是慢慢多起来了。

蒸汽船能成功,没有理由认为他们不会在蒸汽机车上取得成功。也许那辆机车还十分原始,十分简陋,但蒸汽机车就是蒸汽机车,效率不是传统的陆上运输设备可比的。英格兰东印度公司愿意帮清国采购这种东西,看样子也是下了血本了,就是不知道清廷会拿什么利益过来交换,肯定得令人家满意才行。

俄罗斯是无法开出这样的条件了,那就无法令人家回心转意。普拉特科夫为此十分消沉,整日里借酒浇愁。被解职回国的消息,差不多一年半以后就会收到了吧,这可真是糟糕。

普拉特科夫最近就接到了新指示,即转交一封沙皇亲笔信给博格德汗,然后利用他“卓越”的外交才能,说服满清朝廷再一次出兵,与俄罗斯帝国共同夹击准噶尔蒙古。普拉特科夫知道这是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因此强打起精神,打算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博格德汗,达成协议。

行动之前他也做过一些功课,走访了很多朋友,了解到了如今清国面临的形势。简而言之,四面皆敌,非常被动。但仔细想想,却也没那什么亡国之患,至少短期内看不出来。

北边蒙古高原时战时歇,部分清军八旗进入了蒙古草原,使臣服于博格德汗的土谢图汗等部暂时稳定住了局势。他们的优势是人多,东岸人控制下的蒙古部落优势是武器装备好,目前看来还是后者占了优势,博格德汗虽然暂时顶住了,但早晚失去漠北蒙古。然后相对富饶,人口也更多的漠南蒙古就会成为战场,这是任何有识之士都可以看得出来的事情,普拉特科夫也不例外,因此他认为这一路的局势十年内都不会得到平息。

南边的清顺边界,大规模战争的可能五到十年内都不大可能了。原因也没别的,就是双方长期拉锯的地方,堡垒、障碍无数,任何一方想要突破,都得付出极大的代价。比如双方某些堡垒对峙的中间缓冲区,目前全是沼泽烂泥地,或者是水面,可想而知进攻一方会多么蛋疼,要付出多少人命来填坑。两国加起来三十多万军队屯驻在湖北一线,严格来说就是浪费钱粮,每天打打冷枪冷炮,玩点渗透破坏的把戏,没啥意思。

而在东北的满洲方向,听说战争仍在持续进行。东岸人的政策很稳,从来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他们总是利用自己的交通优势,在物资、军力可以有效覆盖的区域发动战争,获取土地、人口。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经过精心推演的,并加了很多冗余量,确保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根据普拉特科夫多方搜集消息,东岸人在远东地区,整体上执行的是对清友好政策,也就一个满蒙总督,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一直在试图占领更多的满洲及蒙古地盘。偏偏这些地方对博格德汗都十分敏感,无法轻易放弃,因此满蒙总督每扩张一次,双方之间就会闹腾很久,很难彻底平息下来。

1709年1月20日,北京胡家圈胡同。

普拉特科夫在酒肆里已经坐了好半天了,一杯接一杯地喝酒,饶是海量,此刻也迷糊不已,脑袋有些酸胀。

主祭阁下的心情确实很不好,更准确地说,这几年的心情都不怎么好。北京东正教会的财务问题非常严重,即便他大力整顿,但在前任欠下的高利贷的沉重利息压力下,依然难有起色,只稍稍偿还了一部分本金,其他的只能请求展期。

莫斯科那边因为大北方战争的缘故,削减了送往北京教会的物资数量。这些物资,一般都值个几千卢布,由到北京贸易的俄罗斯商人带来——鉴于目前的形势,主要走中亚、西域这条线路,但因为兵荒马乱的关系,十分危险,很多胆小的商人干脆就不走了。

几千卢布的货物,对胡家圈胡同的“罗刹庙”而言十分重要,哪怕只削减了部分,财政问题也会非常严重,更何况在上一年这些货物完全没有了呢?清政府倒是挺友好,在闻知北京东正教会的情况后,主动将每年发放的津贴总额提高到了一万两银子,这让普拉特科夫稍稍喘了口气,但教会的日子依然过得很艰难,以至于他已经在认真思考是不是要痛下杀手,去惩治那些腐败分子了,问题是这几年他自己也拿了不少钱,不是很好办。

但普拉特科夫同样也知道,满洲地区非常荒芜,人烟稀少,任何战争的规模都不可能大到哪里去。因此,即便东、清双方仍在断断续续进行着一些战斗,但双方都没有投入很大的兵力。满清全国有五十余万旧军、十万以上的新军,又能有几个被牵制在满洲?

所以,他们绝对有余裕支援西部战线,即投入更多的资源到藏区、西域一线,力争取得突破。普拉特科夫觉得,藏区那边对手实力孱弱,跟笑话一样,派个万把步兵、数千骑兵就能轻松搞定,西边要麻烦一些,但也绝对不是没有办法。

即便远在北京,普拉特科夫也听说过袁卫庭这个人——害了咱们那么多人马,能不知道么——博格德汗只需稍稍加强个几万人马给他,最好其中有一万是新军,那么凭借袁卫庭自领的两镇新军,差不多就可以大举西征了,先把吐鲁番打下再说,然后与俄罗斯帝国的军队一起会攻其他据点,横扫准噶尔汗国。

想法是不错,普拉特科夫也做了精心准备,反复修改了措辞,结果还是迎来了当头一棒:博格德汗没兴趣!普拉特科夫给理藩院的官员塞了一点钱,反复打听多时,最后才得到了一个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解释:大汗决定先料理了蒙古和满洲的事情,然后再考虑其他,大规模西征的事情,短期内不会有,但小规模军事合作还是可以继续的。

普拉特科夫明白理藩院的意思,他们还会继续在藏区和西域一带维持低烈度的战争,防止策妄阿拉布坦获得巨大的优势。但另一方面,蒙古草原和满洲非常重要,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被牵扯在这里。理藩院的官员或许是看在钱的份上,还透露了一个不算机密的机密,那就是清廷将与英格兰人、荷兰人深度合作,大力改善北方沿长城一线的基础设施。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对此非常热心,他们甚至表示愿意帮博格德汗在伦敦采购他们还不是很成熟的蒸汽机车技术,帮助清国改善交通运输的瓶颈。

其实比起政治外交方面的麻烦,财务都是小问题了。北京东正教会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宗教组织,事实上其还承担着很多外交职能,毕竟莫斯科和北京距离遥远,不可能每年都派个几百人的使团过来,那样成本太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莫斯科方面派几名信使来到北京,向教会的主祭传达最高指示,然后由教会出面进行外交活动,完事后再把清廷的外交信件带回俄罗斯,交由沙皇审阅。

普拉特科夫这几年就一直在做这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无疑就是几年前清、俄联合夹击准噶尔汗国的事情了。只可惜,他把这件事办砸了,导致中亚那边的俄军损失不轻,沙皇为之震怒,差点就被解职回国。

当然这事的主要责任可能并不在他身上。双方约好了一起攻击,结果清军放了鸽子,打到一半停了,俄军仓促南下之后,遭到了西撤的准噶尔主力骑兵的猛烈攻击,大军几乎全数被歼,何其之惨也。

其实吧,按正常打,俄军本不至于这么菜,他们还是有相当战斗力的,但谁让你出征之前把事情想得那么好了呢?以为清军吸引了准噶尔蒙古的主力,自己可以占便宜,直插蒙古人的后路,占领大片地盘,将势力往东南方延伸数百公里。结果呢?该死的博格德汗失信了,导致了后面一连串的事情。好在当初出击的军队都是从后方调集的,前方各堡寨的守军兵力充足,没让挟胜而来的蒙古人占了大便宜,但屯田多年的成果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物质方面的损失极大。

莫斯科方面一边及时调整部署,增调兵员和物资,一边派使者前往北京,先是臭骂了一通普拉特科夫,然后又质问清廷,为何没能完成约定。当然,这种程度的质问肯定弄不出啥结果的,清廷总有许多理由,到最后还是搪塞过去了,只许诺加强两国贸易,让点利,俄国人也就借坡下驴,算了。说到底,俄、清两国这对塑料兄弟还是有着极强的合作基础,不可能真的闹翻了,至少在准噶尔汗国彻底覆灭前是如此没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