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玛埏河(第1 / 1页)
魏某人从南铁办事处铩羽而归之后,想来想去,觉得也只能内部挖潜了。满蒙开拓队为修这个铁路也借了一大笔钱,但坑人的是他们的财政多年来都是赤字,就没结余过,正常还钱都有困难,别说继续借钱了。所以,也只能内部挖潜力,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玩意!
如今的玛埏河,已经有了超过四千三百居民——咦,女真人成了“少数民族”了——大部分是登莱或宁绍移民。尤其是后者,宁绍人多地稠,很多人不得不出外讨生活,满洲虽然气候寒冷,但并不是不能适应。生活个两代人之后,基本上都没问题了。他们在当地从事农业、商业,部分人开作坊或充当技工,外加少量军人、官员及宗教人士家属,基本上就撑起了当地社会的架子。
未来的话,玛埏河的发展只会更好,这是毫无疑问的。满蒙标准轨铁路四期(宁古塔—玛埏河)段一百多公里的铁路差不多六月下旬就可以通车,这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针强心剂。铁路可以拉来人,拉来货物,拉来技术,拉来资本,这是满蒙大地上的百姓们早就熟知的事情。前面已经通车的双城子、绥芬河、宁古塔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玛埏河作为离哈尔滨最近的一站,理论上也将获得快速发展。
当然了,在满蒙标准轨铁路五期(顺利的话,将在1710年下半年通车)完工以前,这条铁路还不是完全体。只有当满蒙的首府中心城市与最大海港城市连为一体,这条铁路的价值才能最大化。尤其是之前的长春厅之战,满蒙新军获得了大量清国战俘和垦荒百姓,这些人多半都在安置在了哈尔滨县左近,充实人口。而哈尔滨的人本就很多了,再经这么一补,实力更上一层楼,不将其连起来,说实话这条铁路的效能只能发挥一半,可能还不到。
而说起长春厅的战事——好吧,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按照《号角报》的官方八股文就是:“在我忠勇的满蒙新军万余官兵的奋战下,1708年全年共打退猖狂的清国陆军三次反攻,毙伤俘敌绿营官兵六千余人。四平县之战,歼灭敌奉天新军官兵千五百人,击毙管带以下军官二十余人,取得了空前大捷……敌既胆寒,各项生产恢复工作有条不紊,各族人民安居乐业,载歌载舞,喜迎新时代的到来……”
好吧,你得学会从官八股文章中提炼有用信息。事实是,清军在去年尝试过反攻,但均遭失败,毙伤俘数字没太多水分。但官八股文章报喜不报忧,它没有指出满蒙新军现在也是强弩之末了,受限于物资、财政及补给方面的问题,再加上侧翼威胁也未完全解除,他们已经转攻为守,以稳固防区,消化战果为主。
玛埏河,位于后世黑龙江省尚志市境内。明朝初年曾设玛埏河卫,以女真人为戍兵,是奴儿干都司在关外设置的诸多河卫之一。
其实从明朝的国防军事角度来考虑,玛埏河卫这种地方真的是可有可无。盖因他们在关外的土地集中在辽宁中南部,人口也差不多聚集于此,边墙以外,奴儿干都司的辖区,基本都是土人羁縻地,明朝真没啥利益,了不得也就一些贡赋贸易罢了——是的,还真是“贸易”,土人送点貂皮、熊皮、狐皮、人参、鹿茸啥的,你还得回赐一堆礼物,是不是赚钱,还真的挺难说的,姑且算双赢吧。
也正因为如今,奴儿干都司基本上慢慢废掉了,玛埏河卫这种地方,也渐渐和中原减少了联系,贸易时断时续,在女真崛起后更是完全断绝。如果不是晋商有门路的话,明朝官商阶层恐怕是难以享受到各种高级毛皮以及老山参等药材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华夏东岸共和国的殖民军队携现代化技术强势突入,将北满大地的各路原住民们整治得服服帖帖。交不交税?出不出丁?服从不服从中央?自己好好想想,血淋淋的例子摆在那里,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
玛埏河卫附近本来生活着几个大大小小的野女真部落,总人数在千人上下。好吧,说野女真也不合适,人家早在黄台吉年间就被收编了,隶属关外八旗,有名分的呢。不过在东岸、满清争夺北满的时候,他们没有响应宁古塔将军的命令南撤,而是留在原地,这在东岸人看来,就是表明了态度,站了队。很好,非常好,识时务!
清军也是惊弓之鸟,他们反攻不利,损兵折将,在看到满蒙新军停止攻势后,说不上弹冠相庆,但松了一口大气也是有的,双方很默契地以各自实控线为界,对峙了起来。清军偶尔派一些马队入境袭扰,被吞了一大块地盘兵力非常吃紧的满蒙新军驱逐出去后,也不会死缠烂打。再打,东岸人就要喊更多的朝鲜禁军过来啦,在死光最后一个朝鲜人之前,他们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所以,持续了2-3年的松辽战事就这样了,差不多可以划上一个句号。南面的满清在抓紧整顿部队,修建堡垒、公路,囤积物资,北面的东岸人也在抓紧恢复生产,修建铁路,消化果实。基于这一点,满蒙标准轨铁路就更加重要了。
魏文度上校今年以来,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找了三次南铁公司,强烈建议对方在建完满蒙标准轨铁路五期(玛埏河—哈尔滨)之后,马不停蹄,继续开工建设六期(哈尔滨—扶余)、七期(扶余—长春)这总计不到三百公里铁路,将通往松辽分水岭一带的交通瓶颈彻底打开,令满蒙开拓队获得战略优势。
南铁公司对此大呼吃不消。该公司目前在中国大陆运营着三条铁路,即胶烟线、平荣线、上定线。三条铁路中,除上定线因为在修建支线而导致账面上的暂时亏损外,其余两条铁路其实都是盈利的。但问题在于,你得考虑到人家的负债啊!南铁公司在大陆的发展,一直走的是高负债高发展的路子,财务成本非常高,至今还有近百万圆的债务本息未偿还。满蒙标准轨铁路眼见着四期都快完工了,但真的不挣钱啊!不但不挣钱,还一直亏钱,亏大钱,几乎快成了公司的财务黑洞了。五期顺利修到哈尔滨都谢天谢地谢人了,还继续搞六期、七期?
魏文度对此也一筹莫展。打仗他是在行,消化地方他也勉强有两把刷子,但搞钱真不是他的长处,这怎么办?
满蒙开拓队没有亏待他们,不但给了许多赏赐,还前往那边建了一所汉蒙学校,给当地的孩子进行同化教育。部落里以勇力出名的小伙子也被征募了几十个从军,这些人在部队里摔打几年,基本都成了满蒙开拓队的基本盘。年岁到了后退伍回乡,话语权也非常高,部落酋长也得客客气气的,这就进一步稳固了东岸人的统治。
由此可见,要想有效统治远离核心区的异民族,或者更直接点说,要想顺利殖民遥远的土地,现代技术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是必需的。后世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炎黄子孙整整花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才顺利移民到整个版图上的各个角落——当然你要说殖民也可以,从定义上来说确实没错——汉代三国两晋初步开发珠三角、湖广、江南,但力度远远不够,只能说是预热;隋唐年间花了大力气开发江南、浙北以及江西,排干当地沼泽积水,开垦良田,改造环境,取得了丰硕成果;宋代开发出了两湖,设立城市,安置北方移民,湖广人口激增,开始渐渐成为粮仓;明代在控制元朝攻占的云南的基础上,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同时从内地移民过去,一改以往羁縻政策,开始朝实控推进;清代继续在西南改土归流,为此打的战争都不是一场两场,杀得割据当地的土司头人们那叫一个人头滚滚,还占领了蒙古草原、控制了西域、藏区(含部分青海),同时把满洲归并了进来实控;到了民国时期,中国与俄国、日本在满洲进行了一场移民竞赛,最后中国完胜,1931年那会,满洲有3500万中国人,而日本、俄国却只有区区几十万,不足百万,彻底决定当地人种归属;而本朝呢,西域、青海、藏区的大规模移民展开了,当地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好吧,民国、本朝可以不谈,就谈直至清代晚期前,农业社会的移民开发有多么蛋疼。生产力不改变,那么这个成本就始终降不下来,而成本降不下来,那么就注定财政上入不敷出,难以长期维持。所以,也就只能花两千多年的时间,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来了,一次投入一点点,实控一小块,当条件成熟时,取消当地自治(羁縻),编户齐民,彻底消化——“一国N制”,从来都是权宜之计嘛,嘿嘿。
而华夏东岸共和国则不同。他们太猛了,猛得一比,上来就依托现代技术实行降维打击,当轮船、汽艇、火车等天顶星科技出现在满洲大地上时,就注定了他们可以省略诸多前戏,直入正题,无需顾忌对方感受。
以玛埏河为例,东岸国家储备粮库直接过来圈了大片的地,然后动用数十台工程机械进行平整、垦荒,隔壁黑水管委会的大泊植物园提供了大量牲畜以及精心培育出的耐寒小麦、水稻种子,军队则送来了很多战俘,同时在朝鲜招募农业工人,短短几年间就生产出了海量的粮食——唔,单算亩产的话确实不高,但算人头平均的话,又高得吓人了,这就是工业化的农业带来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