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66章 红河—查尔卡斯(二)

第366章 红河—查尔卡斯(二)(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当然开工厂,劳动力人口是关键。宜泉县这边,肯定是不允许印第安人或梅斯蒂索人留下的,目前已经迁移了一部分到海边,剩下的一部分在修路,死伤、逃亡甚众,需要不断补充人手。不过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比如三千米以上,目前政策有些反复,无论是政府还是军队内部,都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可以保留部分原住民。原因也很简单,东岸人很难适应那里的环境,高原反应非常难受,再加上那边实在太过贫瘠,尤其是四千米以上的高原,说寸草不生可能过分了,但一片荒芜是真的,放牧都不大搞得起来,能有城市(波托西)存在本身就很离谱。

外界输入查尔卡斯的移民,一般来说多安排在三千米海拔以下的地区,比如宜泉县五乡,比如石河河谷路上的各交通节点,比如科恰班巴盆地一带刚设的北涧(科恰班巴)、叶榆(克利萨)、博南(帕罗塔尼)、蒙舍(卡皮诺塔)、漾水(科洛美)、沙壶(萨卡班巴)六乡,都是查尔卡斯不多的可以开展种植业的地方,海拔低,气候湿润、温暖,水源充足。目前安置了一万多顺国驱逐的前明遗民,同时两大军管署也在内地招募有志青年上山,为祖国垦荒拓土,你别说,成效还不错,上述这些适合移民垦殖的定居点,几年内陆陆续续招来了四五千青年男女,让军管署的头头们喜出望外。

其他海拔低的山区盆地、河谷地(大部集中在高原东北部),目前也在积极引进外界移民,前明遗民、转正非国民、本国青年甚至是少量欧洲难民,有一个算一个,他们全都要。只要你肯来,房屋、农具、种子、牲畜及其他生产生活物资,免费补贴的形式发放一部分,无息贷款再给一部分,前五年免税,第二个五年减半征收,条件可谓十分优厚了。

而西部海拔普遍在三千五、四千以上的荒漠地带,军管署的意见是,除了少数矿业城市,如金属矿、盐矿之外,原则上不送新移民过来,尽量留用当地的印第安人、梅斯蒂索人甚至是西班牙人,即改变目前的对有原住民血统的人强制迁移的政策。军管署认为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外来人不适应当地环境,当地也没太多有价值的东西,让印第安人原地放牧好了,反正他们世世代代都住在那里,维持一定的人口规模,方便将来科研考察、军事调动、矿产勘探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

反正这破地方谁爱去谁去,中央军团的弟兄们在上面作战这么久,一个个脸上皮都晒脱了,因非战斗因素死亡的远超战斗死亡的,早就苦不堪言。你没看第七混成团最近一直驻扎在科恰班巴盆地那个好地方么,四千米高原上边基本都是保安团的民兵,整天气喘吁吁,度日如年,掰着手指头算回去的时间。反正大家都不愿意在高原长住,以后要怎么统治、整合这个地方,都是挠头的问题,势必要花费大代价。

梁强东有时候觉得高原上的生活也不错。当然这是有条件的,像宜泉县这种一千八九百米海拔的就可以,如果是四千米的波托西,对不起,俺可不去,老人家的身体受不了!

作为一个成立不过三年的县份,宜泉县五乡目前共有约一万五千人,一半居住在县城宜泉镇,包括近两千名克里奥尔人、半岛人,比例大约为四分之一,故这是一座西班牙风情十分浓郁的城市。

梁强东最初租住的宅子就是一座西班牙风格的别墅,属于一位半岛人官员。来这边开办建材厂后,他干脆在城里买了块空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大兴土木,搞起了一座东式宅院,加上装修什么的,总共耗资四万余圆,堪称奢侈。

一座宅子花了四万,梁强东这老小子确实是有钱了,这与当初听从强小满的劝说,把仓库里囤积的物资高价卖掉,然后招募技师到宜泉县办厂分不开。梁家在这里的产业,如今计有一座砖瓦轮窑、一座水泥窑、一座石灰窑、一座水泥预制板场和一座木板厂,在如今这个大基建的热潮下,可谓是下金蛋的母鸡,每天都在给家族贡献海量的现金,价值无可估算。

宜泉县通往外界的道路,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从南边的延福镇,沿着石河(格兰德河)河谷,经群峰乡(博尔坎)、石河场乡(蒂尔卡拉)、南滩乡(乌玛瓦卡)、中滩乡(伊图尔贝)、西滩乡(特雷斯·克鲁塞斯)蜿蜒而上,经进入到高原上的河源乡(阿布拉潘帕)。

梁强东也没有往三千米以上高原地区发展的意思。他就打算在宜泉县一带发展,积累资本,扩张产能。他年纪也大了,如今所做的一切就是为儿孙们铺路。未来宜泉县这边饱和以后,他就往山下的红河—皮科马约河流域发展,届时铁路差不多也修建完毕了,这个面积辽阔、物产丰富的区域便与首都洛阳府联系了起来,经济可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目前他已经派小儿子过去打前站了,打算择址试水投资一下。他还在当地物色了一个合作伙伴,就是曾经在查尔卡斯有过一面之缘的中央军团新编第一团团长金真男。如果谈妥的话,他完全可以大举增资,把金真男计划中的那个小木材加工厂产能扩大数倍。做生意嘛,不能太小气,要搞就搞个大得。洛阳府那么多人,对木材、家具的需求是巨大的,咱们要搞就搞顶级标准,婆婆妈妈、扣扣索索算什么事?

以后梁家四房这一支,生意大概就分三大块了,自由邦的资产、红河—查尔卡斯的资产以及青岛港的贸易、物流资产。自己为儿孙们打下的这些江山,也算对得起他们了,足可以保他们两代人的富贵。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这便够了。

这条路,基本都沿着石河河谷走,起点是安第斯山东麓粮食果蔬非常丰富的延福镇,河谷地海拔一开始也不高,大概一千多米的样子,到了河源乡这边,海拔也不过三千五,可以产点高原农作物,有一定数量的畜群,并不是什么不毛之地。河源以北七八十公里,便是安吉乡(拉基亚卡)了,在这里道路出现了分叉,一条通往西边的盐沼及牧区,一条向东北,翻山越岭通往塔里哈——这条路本来是没有的,还是战争爆发后东岸人抓捕印第安人修成的,极大改善了这边的交通条件。

宜泉县对外沟通的另外一条路线呢,就是沿着第七混成团曾经走过的路线,从合水乡以北的朝阳乡(阿瓜斯·布兰卡斯Aguas Blancas)出发,沿着红河上游河段跋涉前进,最终抵达宜泉县新岗乡。距离并不远,缺点是沿途道路情况不怎么好,开发程度较低,不过在长年累月的军部运输队伍行走后,已经好了太多,成为了承担三分之一高原军需的重要通道。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这条道路将继续获得修缮、拓宽,并且承担更繁重的运输任务。毕竟,铁路都要修到这一片了,红河、皮科马约河流域的开发如箭在弦上,不能让其勾连高原上诸城镇的话,简直不像话。查尔卡斯高原,地势高屋建瓴,俯瞰周边各地,金属资源丰富(不仅仅是白银),同时还是高原下边平原的水塔,无数河流的发源地,焉能不重视?

梁强东家的建材企业,这些年接的订单里,倒有一半是修路、修桥用的。因此,他十分清楚如今波托西、科恰班巴两大军管署的意图,那就是大力发展地方基础设施,恢复金、银、锡、铅等传统金属的冶炼与生产,同时在合适的地方发展畜牧业,减轻点外运食品的运输压力。而基建项目多,那生意自然就差不了了,梁强东对此非常满意,一直觉得当初那一票是搏对了,收获颇丰。

而且现在他也觉得这边的生活挺好的。留在当地的克里奥尔人三天两头拜访拉关系,不就是因为知道他已故的兄长梁寿城是“贵族议会”议员,如今侄儿梁宽又继承了这个政治遗产,在东岸关系盘根错节么?这些个西班牙人啊,地被政府赎买了,心里一堆老火,手里一堆法币,踮起脚尖看有没有投资的机会。梁强东被他们吃请了几次,也有些过意不去,便指点他们重点投资机械加工企业,附近有相熟的衙内们在开铁矿及冶炼厂,你们从他们那里进口钢铁,生产金属工具、农具,不说一本万利,绝对有赚头就是了。实在不熟这行的话,搞粮食深加工也行啊,查尔卡斯高原能种地的地方可不多,这海拔一上三千米啊,很多粮食不能种,上了四千米,尼玛树都不长,能大规模产粮的就那么几块了,宜泉县不搞粮食深加工,那活该你穷一辈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