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393章 资源与移民(一)

第393章 资源与移民(一)(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过始兴、广山两局在看到希平局的爽日子后,当然不甘心。他们联合起来起草了一份报告,指称随着东岸共和国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光靠希平矿务局一家的产量肯定会有所不足,而且容易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他们郑重建议,从扬善乡那边接一条支线过来,通往南部的煤炭产地。这条路不仅可以运输煤炭,也可以运输人员和物资,带动南部内陆地区的发展,不然对刚刚从本土迁移过来的上万移民“不公平”。

应该说,他们的建议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执委会诸公可能不会单为运煤修一条路,但如果说是为了平衡地区发展,给内陆人民造福,那么还是有相当可能性的。这个年代铁路就是发展神器,有了它,生产、生活成本会急剧下降,高技术人才也愿意过去定居生活,不然你让他们花十天半个月的工夫骑马过去?别开玩笑了。

这条铁路距离也不长,大概三百公里的样子。未来如果有继续发展更南方煤炭产区的想法,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比如煤炭、石油资源丰富的波哥大城一带,深处内陆,确实需要这么一条交通动脉来沟通内外,不然真的有些不像话。

1710年7月30日,瓜希腊半岛,大群印第安人只穿着一条内裤,在烈日下装运煤炭。

他们的命运确实值得同情。与那些被强制迁移到海外生活的印第安裔而言,他们的生活简直就是悲剧,那些人可以去海外开荒种地,前期或许会很辛苦,但有自己的地,生活多少有点盼头,但天天给别人挖矿呢?这就不太美妙了。

自古以来,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国家,开矿、治河都是大事,都极有可能引起国家动乱,尤其是在中央控制力下降的中后期。原因无他,就是工作环境恶劣、体力劳动沉重,后勤补给也谈不上充足,导致整体死亡率很高,很容易就会引发事端。

华夏东岸共和国的生产力毋庸置疑,那肯定是强的,但开矿对他们而言,也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本土的那些个国营煤矿,矿工的工资都要比社会上其他工作高出一大截,直逼军人的薪酬水平。非如此,就没人愿意到狭窄逼仄、潮湿闷热的矿洞底下去干活,承受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的危险,干着沉重到极致的体力活。什么?你说现在私人开的煤矿更愿意招募非国民劳务工下井干活?好吧,这确实是事实。但就非国民们的整体收入水平而言,下井挖煤的依然远超干其他活计的,这就是现实。

在原圣菲波哥大检审法院区几个煤矿采煤的工人,很显然也是“非国民”,但却不是从外国过来的,而是原本就世代居住于此的印第安人和梅斯蒂索人。他们很不幸,因为开矿需要,被东岸政府强制编组成了若干个支队,下辖大队、中队、小队各级编制,分别开赴各煤矿、石场、伐木场干活,为东岸人源源不断地生产各类建材、煤炭,并负责运输到终端的希平港——这是一个大型煤炭输出港,目前还处于建设之中,但已经有部分泊位可以用了。

采了煤炭,当然也要运输了。就目前重点开采的希平煤矿而言,该煤田四个矿区之间需要用一条长约150公里的货运铁路串联起来。这条路已经开工建设快两年了,同样是动用了海量的印第安劳动力。而为了赶工期,其间发生了很多不忍言说的惨事,甚至还出现了一起筑路工人暴动事件,不过都被快速镇压下去了。总之,这条铁路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已经在三个月前开通,重载货运列车一次就可将数百吨优质煤炭从各个矿区运往希平港的大型煤炭堆场,然后由印第安劳工将其装船,输往海外,眼前这批赤着上身干活的人就是了。

而因为煤矿所在地的因素,希平县这个全国第252县也在火车开通前成立了。该县下辖希平镇(玻利瓦尔港)、大公乡(乌里比亚)、元海乡(里奥阿查)、扬善乡(迈考)四个乡镇,不算印第安裔的话,目前共有六千多东岸人定居着,主要就是为了煤田服务。

说实话,希平县全境的土壤都挺肥沃的,降雨也不少,应该说具备很不错的农牧业潜力。但问题在于,全县地下埋藏着海量的优质煤炭,不去开采这种黑金矿物,谁吃饱了撑着去种田啊?粮食肉类、瓜果蔬菜什么的,让邻近的农业地区提供嘛,我们付钱就是。这叫什么?这叫比较优势,很高深的经济学问呢。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希平县靠着煤田,可不就是吃煤矿么?都是正常的市场经济啦。

所以,当人家可以舒舒服服地靠矿业挣钱时,你让他们搞一些比较辛苦的产业,自然是不现实的。圣菲波哥大检审法院区的煤炭,后世直到2020年,哥伦比亚仍在向中国大量出口,是第七大进口来源国,看样子人家的好日子仍然能过好久。

目前开采希平县煤炭的是新成立的希平矿务局,煤炭部下属大型国有企业,与南边同样新成立的广山矿务局、始兴矿务局并列。但后两个局目前只处于小规模试开采阶段,短期内也没有大规模提高产量的计划(交通运输困难),因此希平矿务局当真是圣菲波哥大优质储煤带的带头大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