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冲击(第1 / 1页)
10月10日,正在“建康”号铁甲战舰上写日记的隆科多,接到了华夏东岸共和国驻欧全权特使、海峡管委会主任盛德鸿(一般而言,地方事务由副主任处理)的邀请。他在新落成的摩洛哥大饭店顶楼餐厅内订了一个包厢,想请清国使节隆科多小酌一番。
“铲了这么久的煤,终于记起我是大清使节了?”隆科多有些苦笑,不过依旧好好拾掇了一番,然后换上官服,准备慨然赴宴。
船队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抵达了哈吉港,他们将在这座城市修整两天,然后护送一批返航的商船前往丹吉港。隆科多运气不错,获准在几名海军士兵的看守下,到县城里逛逛。
哈吉城现在差不多已经是黑海第一名城。隆科多在城里转了转,真的是大开眼界。他第一次见到了包着大头巾的土耳其回教徒,第一次见到了据说是蒙古后裔的克里米亚鞑靼人,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打遍欧洲无敌手的法兰西人,第一次见到了在清国被待如上宾、却在哈吉城里谄媚讨好东岸官差的英国商人。这世上竟有如此多种类的人,竟有如此多种类的货物,竟有如此多的人在经营买卖。别的不谈,光码头上的粮食、盐、布匹和铁器的贸易,一年光收税就能收个几十万两银子了吧?
隆科多心情黯然地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几位海军官兵烦躁地跟着,他们本来是想去城里的花街柳巷乐呵乐呵的,结果跟着这么个糟老头子,一会进茶馆看看,一会去餐厅瞧瞧,跑到最后,居然到了哈吉著名的风俗区,结果却过门而不入,让这几个精壮小伙子着实气歪了鼻子,心里直呼晦气。
当傍晚时分回到位于半山腰的海军招待所临时投宿时,隆科多站在栏杆前,注视着夕阳余晖下哈吉县城。哈吉宾馆、黑海大酒店、综合批发市场、联合工业信贷银行总部、东岸保险公司大楼、海军大厦、黑海债券交易所、哈吉纪念医院、导航灯塔等大型建筑组成了城市完美的天际线,高楼上的玻璃反射着暗金色的阳光,马路上街车轰隆隆驶过,一街之隔的港湾内,某艘大型轮船冒着黑烟缓缓离港。
此情此景,让隆科多足足愣了半个小时。
乘坐铁甲战舰出行,不光对隆科多,其实对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新奇的体验。高大的船体、坚实的装甲、威武的炮管以及飞快的航速,这简直就是一头可以横行四海的战争巨兽,是这个世界水面战舰中的顶级捕食者。英、法、荷等国的所谓一等战列舰,在“建康”号面前就像个小孩一样,只要不陷入近距离的缠斗,基本上可以将其无损击沉。这一点,路易十四知道,海因西乌斯知道,安妮女王也知道,因此暂时无人敢于挑战东岸的海上霸权,也是其得以挺进地中海、波罗的海施加影响力的最关键因素。
隆科多对海战没有太多的概念。虽然他不会可笑地认为海战就是两船相接,然后枪炮、弓箭齐飞,士兵们挥舞着战刀,互相砍杀,但在他的认知中,海战依然是一种需要双方船只抵近,然后互射枪炮,互相投掷火油的战斗。但他当抵达赛罕港军用码头,见到“建康”号铁甲战舰的威武雄姿时,一下子就迷惘了。
这船——浑身上下都包着铁甲,看样子坚不可摧,很多传统的战术怕是无法使用了。另外,太高太大了,跳帮也极其困难,根本够不着。船头好像还配备着一种锥形装置,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以拿来狠狠地撞击对方船只。当然最令他震撼的还是那十门大炮,太长、太粗、太大,射起来肯定地动山摇,这要是挨上一炮,绝对尸骨无存。
“建康”号铁甲战舰,直接就把大清国所有水师舰只都比下去了。隆科多只觉得嘴里发苦,想想皇上呕心沥血,不断延聘西洋人才,采购西式大炮,才攒下了那么一点可怜兮兮的水师舰船。整日东躲西藏,要么在旅顺基地内猫着,要么躲在大沽口,偶尔才在辽海上巡弋一番,但当靠近登莱海域时,又忙不迭地打转返回。这是何等的憋屈,何等的无奈!花了那么多钱,结果养了一群废物!东朝什么都不用做,就派一艘铁甲战舰过去,就能将海面上遇到的所有他国军舰尽数击沉。
与铁甲战舰一起西行的还有两艘轻巡洋舰、一艘护卫炮舰、一艘运兵船、一艘弹药补给船,他们将集体前往丹吉港进行补给维修。这倒不是说黑海这边没法做,事实上哈吉港那边设施齐全,无论是例行保养还是船只大修,都可以做。但凛冬将至,尤其今年的气温下降非常快,特别寒冷,李纯少校考虑再三,还是打算将停泊在港口的船只悉数撤离,到丹吉港那边去过冬,等明年开春后再回来——毋庸置疑,陆军肯定要拿此事大做文章,认为由海军军官担任警备司令不合适云云,但谁管你啊,老子海军就是牛!
毫无疑问,这种现代风格的城市对他冲击极大。在他传统的概念里,一座“好”的城市,大体上应包括衙门、商铺、菜市、军营和城墙,可能有些乱,也有些脏,但却足够热闹。但眼前的哈吉县是座什么样的城市?隆科多有些迷茫,高楼大厦,商铺林立,但却非常整洁,规划很好,城市里也没那么脏,街道上连一丝马粪的臭味都没有——是了,人家用街车运人,不用马车。
和哈吉县比,大清的城市都得扔啊!最繁华的南、北二京,有天际线吗?
船队在两天后准时启程。隆科多又一次回到了底舱干起了他的司炉工,可能是因为加快了航速的关系,这次铲煤的频率要快了很多。隆科多干着干着,就觉得双臂麻木,仿佛不长在自己身上了一般,为此还遭到了身边那位军士的喝骂。
呵呵,隆科多自嘲好歹也是练武之人,向来自诩身体强健。没想到干起铲煤的活计,一样受不了。这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不简单啊。这东国人如此富足、强大,大概就是因为将这三百六十行都钻研到了极其精深的程度吧?这两天逛下来,他们似乎对每一行都不怎么歧视,没有所谓的贱业,各行各业都欣欣向荣,我大清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船队离开哈吉港后便没有停留,一路经黑海、马尔马拉海、白海(爱琴海)、地中海,最终在半个月后抵达了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的丹吉港。一路上隆科多除了铲煤外,便是在奋笔疾书和画画了。之前在哈吉港海军招待所的那次夕阳晚眺真的是极大震惊了他,哈吉城的天际线至今仍深深镌刻在他的脑海中,恐怕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忘掉了。他总觉得,如果还能回到大清,自己一定要将路上的所见所闻如实禀报给皇上,这个世界很大,太大了,东国执世界之牛耳,自是有其原因的。
隆科多带着两个随从,被分配到“建康”号铁甲舰的轮机舱,负责帮司炉兵往锅炉里铲煤。天可怜见,隆大人啥时候受过这种罪啊,打小含着金汤匙出身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漂亮的衣服还不穿,不可口的饭菜还不吃呢,结果你让我来铲煤?别,别打,爷们干了!隆大人脱下了威严的官服和顶戴,穿着一身东岸海军夏季作训服,挥舞着铲子,跟着司炉兵们一起,有节奏地往锅炉里铲煤。
几位轮换休息的司炉兵坐在一旁看戏。他们调侃隆科多白白胖胖的,不是干活的料。又说现在船只是以巡航速度在航行,如果是战时的话,蒸汽机马力全开,隆科多怕是要累死在炉前。
隆某人闻言也只能暗暗苦笑。自己何等身份,结果虎落平阳被犬欺,居然让几个兵丁给嘲笑了。不过谁让把柄落在东国人手里了呢?既然要演戏,那么也只能咬牙受着了,不然将来回去后怕是不好交代。
就这样,隆科多白天在轮机舱里铲煤,晚上可以到甲板上放风休息。而且他和随从们分到了一个小房间,房间内有张桌子,几个箱子拼一起算是一张床。海上就这条件呢,隆科多也没心情计较太多了。还好东岸人发还了他的个人行李,里面东西一样不少,因此他可以趁着天气晴朗的晚间,伏在窗前写写画画,将自己这一路上遭的难都点滴记录下来。听到的、看到的趣闻也都写了下来,甚至他还用身上的一块玉佩从某位军官手里换来了一份黑海海图,包括洋流走向、季节风及周边港口示意图——当然是在舰长李纯少校的默许下。
说实话,这些知识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任何一个跑惯了黑海的商船船长都能说出个一二三了,并不比海军掌握的差多少。但怎么说呢,隆科多不知道啊,他还觉得那位军官利欲熏心,贪图他的宝贝,将这等机密文件私下卖给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