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51章 东归(八)

第451章 东归(八)(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非常大。”瑚毕图用肯定的语气说道:“顺逆也需要银子,他们也不想所有商品的出口渠道都被东朝把持。一旦火车能开到韶州府罗家渡,那么湖南、江西南部与广东接壤处就热闹了,商队的数目怕是要翻几番,黄沙码头十有八九也要继续扩建。嗯,周围的稻田估计就要彻底铲平了,正好拿来建新的船只泊位,都现成的。”

“听说广州李氏麾下有将近四万新军,老夫以前还不信,现在看来,怕是不假啊。”隆科多看着一箱又一箱往船上装运的货物,心情郁闷地说道:“我大清举国之力,不过堪堪养了十万新军,这李保仁不过靠了几个府,就能撑起这么大的架子,简直不可思议。”

“铁路、商业、轮船!老夫似乎已经把握其中精妙了,待回京后,一定要劝皇上把这几样弄起来。”隆科多深深地吐出一口浊气,道:“上次议修京张铁路时,朝中有人认为与其花大价钱搞北边,不如修一条从京城通往襄阳的大铁路。老夫以前觉得这样很费钱,国力有所不济,但如今看来还是非常值得的。铁路一通,调兵方便,商业也全盘皆活。走吧,瑚毕图,我们去黄沙火车站看看。”

隆科多对此其实也持同样看法。不过作为臣子,有些话自然不能公开说出来了。京张铁路是当今圣上力排众议交给英国人的,算是一种千金买马骨的政治行为,和商业并不怎么搭边。康熙所看重的,可能还是英国人能够毫无保留地向大清出售更多的技术和设备,增强他们的国力,以更好地面对外界竞争罢了。

“大人,可以下船了。”随着数艘从东岸引进的蒸汽拖船将“东岸巨人”号又推又拉地弄到泊位上靠定,瑚毕图立刻向隆科多提醒。

这里额外说一句,黄沙码头其实挺现代化的。不但装备了许多从东岸进口的蒸汽吊杆,就连蒸汽引水船、蒸汽牵引船都一应俱全,吞吐效率不低,眼看着未来就是广州港的第一商埠了,前途不可限量。

隆科多仔细叮嘱了其余几名侍卫老实待在船上,然后便带上挎包,与瑚毕图一起上岸闲逛去了。当然在走之前也通报了一下马冲大使,不过人家也不在意,只是叫他们注意安全,不要随意与人发生冲突。

隆科多不笨,当然知道广东是南明小朝廷的地盘,一旦被他们发现自己来自清国,虽然不一定就会出事,但总之是个麻烦,万一遇到民族主义热血青年呢?广东这些年来新式学堂可办了不少,民族意识觉醒的年轻人那是相当多。

不过再危险,也挡不住隆科多上岸刺探情报的热情。广东不比欧洲、美洲或印度等遥远的异域,那是九州的一部分,是“中国”这个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一个执着于“金瓯无缺”的君王必须要征服的地方。在这里获得大量的一手情报,回去后禀报给皇上,那功劳自然是极大的。

黄沙码头上人潮汹涌,摩肩接踵。不仅仅是广东商人,还有很多来自海外的商人,朝鲜人、越南人、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都有。大家操着各种语言讨价还价,时不时有一笔生意成交,买卖双方都笑容满面。

码头上交易的货物不仅仅是广东的,事实上还有许多来自明国福建,顺国江西、湖南、广西的货物,最远的甚至来自蜀中,让人有些惊讶。隆科多面色不渝地看着热火朝天的交易场面,微不可觉地叹了口气。这便是东国人所说的“贸易中心”了吗?即便不是同一个国家,但广州港依然对周边各省的货物产生了极大的虹吸效应,商人们或乘船、或驾车、或雇佣马帮,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把这些货物运过来,就为了能卖个好价钱。隆科多和瑚毕图二人都不用看广州府的账目,就知道他们从这种贸易中获利巨大,难怪能以残缺不全的一省之力,就养得起几万新军呢。商业,果然是致富的不二法门!

“大人,顺逆千方百计想拿下广东,看样子也是有原因的啊。湖广、江西、四川自古富庶,又有水系通往南粤,广州确实是他们贩卖货物的良好选择。小人觉得,若不是东朝开通了长江轮船货运航线的话,这广州的商贸还要更加发达,还会有更多的银子流入。”瑚毕图小心地扶了扶头上的鸭舌帽,低声说道。

“黄罗铁路你也看到了。如果这路修起来,你觉得对广东意义大不大?”隆科多突然轻声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