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南北和谈(一)(第1 / 1页)
东岸陆军第二混成团目前已在月港一带登陆。福建郑氏砸锅卖铁筹集了一批军事物资送过来,求爷爷告奶奶让他们尽快西进。郑克臧对东岸陆军的战斗力非常有信心,五千精兵,正面会战可以轻松打败任何一支顺国兵马,基本上可以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了。同样的,顺军对东岸人的亲自下场也感到心惊,他们本来就是军事冒险,想一鼓作气将战线推到海边,造成事实,逼迫东岸人承认他们的战果。无奈这不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先期投入的主要赣州党金堂部一万多人马,以至于三战三捷后,因为缺乏足够的后续援军,没法抓住宝贵的时间窗口冲入漳州府。后面见到有便宜可占,开始加大投入,结果人家也缓过来了,各路援兵次第开来,双方都打成了添油战,场面难看无比。
现在东岸陆军亲自下场,这对顺国而言不啻于当头一棒。他们在福建西部部署了接近五万人马,对面的各路明军加起来七万多人,外加已经在月港登陆的第二混成团五千人,确实已经很难有机会夺得出海口了,不如就此停战。党金堂其实倒有点想和东岸陆军掰掰手腕的意思,无奈这事他做不了主,顺国还承受不起与东岸全面撕破脸的代价。这次东岸人介入得实在太坚决了,可能他们吸取了当年南明被灭的教训吧,该出兵干涉就直接出兵,非常果断。顺国下不了全面战争的决心,犹豫之下,第二混成团已经在月港成功登陆,最后的机会也失去了,战事一下子便僵了下来。
战局明朗之后,差不多就是外交官出马的时候了。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北京那边马冲正在与康熙谈判,南方本来挺安稳的,结果长沙这边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和平谈判。中国大地上两个最强大的割据政权,几乎在同一时间与东岸外交系统接触,说起来还真是白衬衫们的高光时刻呢。
而借助这次长江大水,宁绍开拓队也主动释放了善意,以招工的名义弄走了不少灾民,减轻了顺国的压力,同时还给他们运来了大量灾后重建继续的物资。顺国朝廷默许了这一切,这或许也是一个隐晦的信号,表明他们无意与东岸继续对抗到底,这便给达成停火协议奠定了基础——说白了,东岸人也不想和顺军打,党金堂部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如果主力被第二混成团重创,对南北对峙大局而言无异是一种损失。而且顺国的青年军官对东岸也是有一定好感度的,毕竟这是个强大的国家,又是华夏文化,历史上也帮了顺国很多,实在不愿意刀兵相见。与其死在这种毫无意义的战场上,还不如北伐鞑清,恢复中华呢。
不过从这次冲突而言,所有人都看出了福建郑氏的虚弱。他们的舰队实力或许不错,但陆军的战斗力就很堪忧了。党金堂部还不是顺国银枪效节军那种精锐主力呢,就能以少胜多,打得福建陆军丢盔弃甲。这以后要是再出个什么状况,还有机会守到外部干涉势力抵达吗?东岸顾问甚至怀疑,如果顺国方面加强地下工作,策反福建地方文武官员,兵不血刃拿下几个州县,很容易就能推到海边,造成事实,让东岸人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左右为难。
八月的长江流域暴雨成灾,从荆州到九江,四处决堤,大片城镇、农田化为水乡泽国,百姓流离失所,嗷嗷待哺。
作为两国对峙的第一线,长江及其支流河段的大堤确实很久没有得到投资了。国家财政自不必说,都用来养军队了。地方财政也大差不离,甚至更惨,除了支应军需物资外,还要定期派出壮丁健妇去修缮堡垒、道路,徭役沉重。毫无疑问,繁重的劳役又极大影响了地方的生产,农田没有得到良好的照料,单产明显下降。留守的老弱病残也没有足够的精力饲养牲畜,做手工制品补贴家用,作为国家基础的农民阶层的经济水平明显恶化。总之生活非常困难,丰年还过得去,平年日子就艰难了,荒年简直就活不下去。
今年很明显就是个荒年。洪水摧毁了荆州、岳州、常德、武昌等地的农业,商业口岸沙市、老河口、汉口、巴陵等地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对外贸易一度中断,商人们看着泡在水里的棉纱、粮食欲哭无泪,地方官员对着空空如也的库藏黯然神伤——为了获取宝贵的贵金属收入,大顺常年出口粮食到宁绍、黑水等地,搞得自己国内几乎没多少粮食储备。
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的还是东岸人,虽然他们援助的方式让大顺朝野诟病不已。宁绍开拓队政府在八月下旬,低调地派出了十几艘大船,装运了很多灾后重建的物资,卸到码头上后,又以招工的名义运走了至少一万以上的各府灾民。这还是第一批,预计九月中旬还会有一支规模更大的船队抵达,除了给顺国运来相当的物资外,还会通过台湾银行汉口分行转给顺国政府三十万银元现金,名义上是洪灾捐款,实际上根本不干涉这笔钱的用途,你拿去赈灾也好,养军也罢,一概不过问。作为交换,顺国政府也默认宁绍开拓队在灾区的“招工”行动,当看不见。
长沙朝堂上有部分官员提出异议,认为任由外国掠取国民,有损朝廷威望。大顺皇帝看了看紧张的财政,最终还是驳回了这些奏章。穷国弱国就是这么无奈,稍微出点事就财政失衡。倒不是真的拿不出一点钱赈灾,实在是其他方面的资金需求太大,养军是第一大开支,引进工业设备和技术是第二大开支,还有与军事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真的处处用钱,财政入不敷出,维持得艰难无比。
露了破绽,让人瞧出了你的虚弱,汀州府目前还被人家占着,福建郑氏,确实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而且他们现在还与福建郑氏发生了武装冲突。赣州的党金堂率军突入福建,黄公岭之战,大破汀州府万余兵马,趁势攻入府城。郑克臧闻听噩耗,急忙从台湾调集精锐人马回援,同时也将驻延平府的福建新军一个师调过去增援。这个师全套东械,装备好、待遇高,是福建陆军几大王牌主力之一,结果在走到连城县以南区域的时候,遭到党金堂部的伏击,损失惨重。不过他们到底比旧军素质高,行军途中遭到突然袭击,最后还是且战且退,以伤亡三千人并丢失全部重武器的代价,败退到了漳州府。党金堂解决这个最大的麻烦后,又马不停蹄率军北上,击溃了从邵武方向过来的援军数千人。
三战三捷,毙伤俘福建新军三千人、旧军万余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党金堂的名字,也传遍了汀州、邵武、延平、漳州诸府,成了令小儿止哭的凶神恶煞般的人物。长沙政府看到有便宜可占,立刻向江西方向调拨物资、集结兵力,打算投入更多资源,扩大战果。而郑氏也着急忙慌地请求东岸“爸爸”支援,武器、物资、金钱甚至直接派兵干涉。与此同时,他们也疯狂地从各地调兵,向赣、闽边境一带集结,与顺国军队连番大战。
一开始他们低估了顺国军队的战斗力,野战连败两场,损兵数千。后来,在东岸顾问的建议下,决定利用多年来修建的堡垒,以及福建山区本身复杂的地形进行防御作战,以拖垮、耗死敌人为主,避免因为浪战而被顺军歼灭大量有生力量。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对双方而言都十分恶心的作战方式,在山沟沟里爬来爬去,消耗大量物资和金钱,纯粹属于消耗战。但仗打到这种地步,双方都已经很难收手了,顺国在占了汀州府后,想顺势直下漳州,取得梦寐以求的出海口,而福建郑氏为了自保,拼尽全力也要将顺军打回去,双方都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厮杀。
东岸政府在斡旋失败后,第一时间中止了与顺国的一系列合作。两国刚刚回暖的关系惨遭重创,除了有特殊渠道的大发永航运公司能够有少量船只驶往宁波定海外,长江航道几乎完全断绝。另外,广东陆军第三军军长李忠信也率六千余人北上支援福建,南明小朝廷虽然万般不情愿,但在宁绍开拓队的严令下,也组织了万余兵马进入福建西北部,攻击顺军侧翼,缓解福建方面的压力。甚至于,刚刚返回梧州修整的东岸陆军第二混成团也已经乘船前往福建,打算加入战团——各方都很默契地把战场局限于福建,以免战局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顺国方面在福建战场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这或许便是其无力赈济灾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场战争真的有点无厘头,本来是党金堂个人挑起的边境冲突,居然慢慢发展到了数万人规模的混战。而在各方加强动员之后,目前在福建西部交战的顺、明双方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二万,已经是一场大规模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