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南北和谈(四)(第2 / 2页)
满清政府虽然昏庸,但在钱方面从来都看得很重。大量东岸布匹销售过来,肯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金银流失,这是他们极度避免的。因此,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殷扎纳、隆科多、图里琛三人真的寸步不让,反复纠缠,直到马冲急了,扬言终止谈判时,他们才勉强表示,可以上奏皇帝“圣裁”。
谈完了布匹,马冲还与殷扎纳等人开始了盐、糖、香料、热带木材等商品的生意。这简直又捅了马蜂窝了,还是那句话,清国缺外汇,对任何可能导致贵金属大量流出的贸易行为都十分警惕。况且盐这种东西还是他们重要的财税来源,根本不可能拿来谈的,想要从这方面打开突破口,难度可想而知。
糖、香料、热带大木、鲸制品、宝石、珍珠、海产品等等,都是远东诸藩以及马来亚、第乌等地的拳头出口商品,这方面清国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但还是老问题,清国非常担心富裕阶层大量消费此类商品,造成金银流失,因此犹犹豫豫,始终不肯松口。哪怕马冲讥讽他们要“过原始生活”时,依然不是很情愿。到了最后,还是老办法,马冲威胁之前答应的工业品出口条件作废,这才迫得对方话语松动,表示要回去“请示皇上”。
这场谈判,毫无疑问双方都在纯商业方面做文章,下意识地忽略了边境冲突带来的紧张局势。本质上来说是一场交换,清国获得物美价廉的工业品,东岸为本土及远东诸藩甚至是南洋各殖民地的商品打开了销路,各取所需,可谓双赢。如果要算输家的话,大概就是英格兰、联合省、法兰西和葡萄牙这四个国家的商人了吧。清国大概率不会取消他们的全部订单,但利益大受影响是肯定的。
而且通过这次谈判,马冲也算是摸清楚了清国的底线,他们非常注重实际利益,手腕很灵活,不是特别注重面子。只要对他们有好处,哪怕与虎谋皮,都可以尝试一下。就像东北和漠北发生的军事冲突,如果换成明朝,绝壁不可能视而不见,别说做生意了,不把你使节抓起来就不错了。但满清就有那么一种唾面自干的本事,康熙之前赐宴、赐茶搞得气度森严、辉煌大气,一度把马冲震住了,以为是个多了不起的天朝君主呢。现在看来,也就那么回事吧,两国的和平谈判可以继续,生意也要继续做,基本就是这个基调了。
这帮黑心的商人!
马冲盘点了下清国拿出来谈判的机械、零件的内容,虽然很多商品不知道具体采购数量,但总贸易额超过五十万两银子却是没问题的。按照清国官银的成色、重量,以及如今的金银汇率,折合下来差不多也五十万法币了。这还仅仅是政府采购的工业设备方面,考虑到民间的消费品需求,清国一年进口百万圆的商品还是很有可能的。当然为了平衡贸易,东岸也会采购他们大量的商品,大头是农产品,估计六七十万圆还是有的。
这贸易额可相当不得了了,若是给几家贸易代理商吃下,那么足以造就一个巨无霸贸易企业。怪不得家里长辈千叮咛万嘱咐呢,本土商业竞争实在太激烈了。清国如此落后,偏偏还在缓慢地改革,对外界有巨大的工业品需求,如果把握好了,足够奠定家族基业了。
不过,满清提了这么多要求,自己也让了一些步,对方是否也该拿出相当的诚意呢?
“贵国纺织品市场,到底是个什么章程?按照我国外交部、贸易部的要求,贵国必须至少开放五个港口,允许我国纺织品合法、正当地销售。这一条若是不能满足,本使也无法向上面交代,之前谈的一些出口商品,在最终批准时怕是也要遭受波折。”马冲义正辞严地说道。
天津、杭州两个贸易口岸估计是不够的,最好多开两个。一年一百万的出口额、两百万的贸易额,肯定也是不能满足的,最好翻个倍。这谈判啊,还得继续深入!
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品,纺织品的市场总额从来不是什么小数字,无论欧洲、亚洲还是美洲皆然。东岸在远东销售的纺织品,大概分两类:其一是本土生产的印花布、染色布,以颜色鲜艳、外观美丽著称,穿起来感觉也不错,细密光滑,一点粗糙之感都没有,尤其夏天穿着时,感觉十分透气、凉爽;其二是宁波生产的棉布,质量比起本土同类商品就要差上一截了,但胜在价格便宜。
不过说真的,宁波布的定位有点尴尬。以顺国市场为例,他们面临着两大竞争对手,即顺国本土纺织企业和数量庞大的农村手工织布业。顺国企业有本地优势,农村土布有价格优势,虽然穿起来感觉很粗糙,但坚固耐磨,可以补了再补,春夏秋冬都可以穿,一套衣服打天下,可以说非常契合国情。宁波布目前主要的销售市场,其实还是远东五藩及朝鲜、日本部分地区,甚至都不能全部抢下来,因为不少市场还被顺国、清国农村土布给抢占了——别笑,这是真事,东岸底层劳动者也喜欢这种能补了又补的耐磨粗布,当工作服非常不错。
宁波布在顺国的销量,说难听点,可能还没东岸本土远渡重洋运来的高价布大。那种布虽然贵,但至少鲜艳、漂亮、细密、透气,对于富裕阶层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毕竟人家又不用亲自干活。
清国的情况也大同小异,据有关市场调查,清国大概只有1%的人穿东岸布,其余人不是穿着农村土布就是绫罗绸缎。当然,他们现在也从英国进口了大批纺织机械,自己生产16支到20支纱的棉布,这又挤占了本就不多的东岸布销售市场。
总之,目前可怜的市场份额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清国必须开放更多的窗口,削减进口关税,让东岸布匹能够大量销售过去。宁波布、染色布、呢绒什么的,老子都想卖,一年贸易额做不到一百万圆就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