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命运(六)(第1 / 1页)
“呵呵,所以咱们得拿出让人刮目相看的东西啊。”周少尉道:“首先得从乌尔格一带再度组织起第二波攻势。几个月前的那次战斗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效果,明年开春后,我认为可以发起第二波进攻。喀尔喀蒙古能有多少存粮、弹药和器械?怕是今年这个冬天都很艰难吧。咱们开春后就先搞几把小的,江河化冻,船队将物资运齐后,再搞一把大的,就从乌尔格向西打,往西北方乌梁海的地方压,先接触到乌梁海人再说。他们依附于杜尔伯特部,但俄国人新设的这一系列堡垒,有截断他们与北疆联系的苗头,再加上南边乌兰固木一带有清军在屯田,两面是敌,搞不好就被满清拉拢过去了。咱们若是行动快一点,抢先与他们接触,搞不好还能在其穷困潦倒的时候予以收编,岂不是一大助力?”
“收编乌梁海人,还是要慎重一点。万一杜尔伯特人对此有意见,搞得策妄阿拉布坦那里不愉快,就是个麻烦事。”张先生摇了摇头,道:“准噶尔汗国还是很有价值的,可以作为我们执行很多战略的重要支点。不过你有一点没说错,向西打就对了!打到乌梁海,打到科布多,将蒙古高原的局势彻底改变!俄国人,也太嚣张了,四处扩张,简直不把欧亚大陆的人民放在眼里嘛。自己西边还一屁股屎呢,居然也不忘在东边扩张,这次咱就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唯一让俄罗斯人吃了大亏,将吞下去多年的土地又吐出来的,可能还是黑海北高加索那一片了。当然那次是遇到了历史机遇,俄军南征土耳其惨败,一路溃逃,地方上空虚无比,于是被卫拉特蒙古钻了空子,将北高加索吃下,并在东岸人的支持下维持至今。
所以你看,能让俄国人吃瘪的,要么是在东岸人的支持下,要么干脆就是东岸亲自下场,不然你别看俄国人老被西欧嘲笑,但人家拿捏你东方游牧、渔猎民族还是很轻松的。哪怕一时遇到挫折,但在强大的国力支撑下,人家总能快速恢复,最终战而胜之。
准噶尔汗国如今就遇到了这个蛋疼的局面。斋桑泊堡明明已经遭受过重创了,远近的俄军也在七年前损失惨重,数年来只能处于守势,任由蒙古骑兵抄掠四野。可准噶尔人抄着抄着,却发现人家居然慢慢恢复过来了。虽然路途遥远,但人员、物资、器械一点点从各个地方发了过来,恢复了这片总计十余个堡寨。
如今的局势,对准噶尔汗国相当不利。他们的两个大敌,满清和沙俄,就军事实力而言,都比历史上要强很多,工业实力也要强不少,但他们却无法接收外界的先进技术,导致实力差距越来越大,非常困难了。科技实力,在这个变革的年代,不仅仅意味着军事实力的变化,同样意味着国家生产力的提高。当年乌兰布通之战,当清军拿着老旧落后的火枪、大炮上阵时,却被噶尔丹那来自沙俄的先进火枪大炮给打得稀巴烂。现在人家进步了,你却还原地踏步,甚至因为沙俄的制裁封锁,得不到先进的武器装备,这战斗力如何维持?之前啃不下俄军堡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俄军又聚集了大队人马,东边清军还从科布多方向不断蚕食、拉拢其蒙古部众,准噶尔汗国确实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策妄阿拉布坦能与我们合作吗?”翻身上马后,两人稍稍避着跟在身后的蒙古骑兵,低声讨论了起来。
“那里就是俄军营地了吧,周少尉?”1712年12月4日,冰冷刺骨的北疆草原上,张先生手持高精度望远镜,看着远方立在皑皑白雪中的某处营地,问道。
“应该是了。”周少尉依然端着望远镜没放下,口头回应道:“但里面的应该不都是军人,俄国人还没那么阔绰,应该夹杂着大量民兵。看营房数量,总有几百人的样子。”
“那本来就是哥萨克保护的村子,有职业军人哥萨克,自然也有垦荒的农民。俄国农民的战斗力,怎么说呢,依据各种资料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张先生道。
“嗯,按照俄国官方称呼,大概是一百个军役人员,外加三百来个冬季征发过来的民兵吧。这些俄国老爷们,可真是狠哪,对别人狠,对自己人也狠。征发的丁壮,能有几个钱?还不如自己窝在家里做点手工活收入多,明年开春还要缴税呢。”周少尉终于放下了望远镜,道:“没什么好看的了,估计过阵子俄国人要发动突袭,老传统了。”
张先生也赞同周少尉的观点。虽然前些年俄军与清军相约,一同进军北疆,后来因为清军大帅费扬古病逝,大军退走,导致他们南下的军队遭到重创,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恢复,实力尽复,边境活动开始频繁了起来。
“咱们连喀尔喀蒙古都没能完全搞定,兵锋没抵达西面之前,策妄阿拉布坦又怎么可能相信我们。”张先生笑了笑,道:“不过口头上的结盟还是有相当可能的。又不用付出什么,说漂亮话又不用花钱。”
“确实,不打到科布多,策妄阿拉布坦不会重视的。”周少尉也笑了,道:“北疆的杜尔伯特部我们是不是可以重点经营一下?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行文本土,让北高加索卫拉特汗国的杜尔伯特部派几个有身份的贵人,携带信物和阿玉奇汗的书信,到这边来一趟。有他们做中间人,事情就好办很多。”
“嗯,杜尔伯特人向来在额尔齐斯河流域放牧、屯垦,对于俄国人在此设立的一系列堡垒可谓深恶痛绝。他们的实力我还没摸清,但人数应该很多,算上依附于他们的乌梁海人,凑个几万骑兵应该不成问题,甚至更多。”张先生缓缓说道:“不过,唉,这些个牧民啊,战斗力确实不行,早一百年前就不行了。之前看过他们训练了吧?低水平的战斗,战争模式也很差劲。这副模样,遇上结阵的俄罗斯步兵,那真是像老鼠拉龟,一点办法没有。甚至不用俄罗斯人了,就换上伊州的满清新军第七镇,这些年打了好几次了,可占到过一点便宜?”
“短期内是不可能提高了。满清那边搜剿得紧,咱们过来一趟不易。若是派个百十人规模的军官、工匠和外交团队过来,这目标实在太大,万一半途被满清俘虏,魏长官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周少尉仰天长叹,道:“其实那些蒙古兵我看着就生气,吊儿郎当的,没有纪律,顺风仗一拥而上,逆风仗四散溃逃。蒙古帝国覆灭后,这些子孙确实堕落得不像样。军队最重要的纪律,他们完全不记得了。不知道噶尔丹时代的漠西蒙古士兵纪律如何,应该比现在强很多吧?不然也不可能在漠北与清国耗那么些年。”
“光靠你和小李两个人是无法整训那么多军队的,况且策妄阿拉布坦也没完全相信咱们。你看,表面上说不干涉我们的行动,可以四处查看、游玩,但身边还是缀着大批人,摆明了不信任嘛。不过其实也很正常了,换我也不会推心置腹,待以上宾的,甚至我会连对方的身份都怀疑,哈哈。”张先生笑道。
在北疆一带,俄军活动的据点是斋桑泊堡。七年前的时候,五千俄军步骑经此南下,一路浩浩荡荡,直奔准噶尔汗国北疆属地而去。惨败而归后,这里又遭到了蒙古辉特部、杜尔伯特部的围攻。因为蒙古人不擅攻城,策妄阿拉布坦随后又从中亚、南疆调集了大量步兵参与攻势,结果俄国人拼死守卫,未能得逞。但尽管如此,野外来不及收拢的大量物资、人员被准噶尔人掠去,教堂被摧毁,农田则被大量驼马践踏,可谓损失惨重。
经此一战后,斋桑泊堡元气大伤,原本三千多垦荒俄人锐减至一千,其中部分被准噶尔人掠去充作奴隶,部分在战斗中死亡。战争结束后,托博尔斯克军政长官又往这边补充了大量牲畜、粮食、农具以及整整六百名来自彼尔姆省的移民,由一百名哥萨克护送——自从卡尔梅克人从伏尔加河流域离开后,在当地驻留大量哥萨克似已无必要,故除留下少许防备波斯的军人外,部分西调至顿河流域,部分往东,为沙皇征服中亚的大业服务。
这里我们不得不吐槽一下。俄罗斯这个老大帝国真的挺让人无语的,对土地永不满足,即便是一些烂到极点的地方。可恨当地人文明水平太落后,人口也稀少,根本压制不住俄罗斯人的野心,以至于他们往往派几百个哥萨克就能控制好大一片土地。
就像东北亚那一片,若不是东岸人投入资源,生生将其打回去的话,他们能占着那片土地始终不走。虽然是苦寒之地,但山野货、木材、药材、皮革、鱼的资源那是相当得丰富,后来东岸人又发现了金矿和煤矿,也开始垦荒种地,海边又是世界第一大渔场,还有丰富的海兽及鲸,不用多少人,就能收获地球母亲数万年积累下来的资源,人均收入一点不比南方发达地区差。这种地方,靠康熙投入那可怜兮兮的几千兵能拿稳?你开玩笑呢。
在中亚这一片,俄国人同样是吞地吞得不亦乐乎。也不管当地居民的文化、信仰什么的是否一样,也不管自己能不能消化,总之先吞下来再说。而且他们的运气也相当不错,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去波斯发财了,阿富汗那边的游牧民又处于印度、波斯两方争夺之中,哈萨克人与准噶尔蒙古相爱相杀,被打得损失惨重,分裂了都。所以,俄国人在这里根本没遇到什么有组织的抵抗,当地全是大大小小的分裂部落,虽然战斗力不弱,经常打得哥萨克抱头鼠窜,但始终无法形成合力,在开启了基础工业化的俄罗斯帝国战争机器的碾压下,步步后退,不断丢失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