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战后社会(二)(第1 / 1页)
这样的情形是如此普遍,以至于东岸政府有关部门调查时,发现郊区较老较破的杂院集中区,平均有4-5人居住,多的甚至有十几人。越是大都市,越是较老的住宅卫星村镇,这种现象越明显。东岸国内的一些报纸杂志对此提出了批评,认为让人们住得过于拥挤,既不卫生,也不安全,更有损全球第一强国的形象。
青岛、平安两县的政府最先开始了行动,随后上海、铁岭、镇海、盐城四县政府也加入了进来。繁荣的南村港是行动的重点,这里居住着大量来自异国他乡的人员,情况十分复杂。南村乡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将更多的农村纳入城市范围,他们拨出资金,兴建通勤列车轨道,然后不断批地,建设更多的住宅,包括低端的平房杂院和高端的公寓楼。就在上个月,南村乡政府宣布,比起五年前,一套拥有五个房间的杂院,其平均居住人口从19.7人降到了16.2人。随着他们工作的持续推进,乡政府认为在未来十年以内,老旧小区杂院的居住人口数量,会慢慢恢复到“合理”的水平。
南村乡政府的成就给了其他城市以很大的压力。特别是拥有相当规模采矿业的铁岭、平安二县,这些人的收入可不怎么高,很多是从非国民劳务工转正而来的。因为挖了多年矿,别的技能并不怎么会,因此即便在成功入籍东岸后,依旧在矿山上谋生。他们的居住条件,说实话一言难尽,并不怎么好。
铁岭、平安县政府一边对外宣布“从来没有任何居住条件过分拥挤的情形”,否认了舆论界对其的批评,一边偷偷拨出资金,兴建大量廉价房屋,即那种只有一间住房外加一间小厨房的单独宅院,以分期贷款的形式出售给矿工。结果后来继续被报界批评,指责其隐瞒实际情况,并拿出了采访证据。两县无奈,只能推说矿工们的收入并不高,他们实际需要的只是这种“恰到好处”的住房,并且“每有两个需要一房一厨的人,就会有十个需要单间房屋的人”,政府正在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些人的困难,并没有不作为。
姑且不论这两地政府的言辞中有多少不实之处,但他们的努力确实也起到了效果,至少从1708年到现在的五年间,平均每年新增3400余套住宅(含公寓楼单元),约9600多个房间,这是要超过当地的人口增长速度的,因此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人民住房条件的效果。报界的批评,他们嘴硬否认,但私下里的实际行动还是有的,这一点必须予以肯定。
1713年2月20日,上海南村港码头,桅杆如林,人流如织。
作为一个港口城镇,南村乡的发展一直十分不错,人口众多,商业繁盛,大大小小的工厂也遍布码头附近的每一寸土地。强劲的经济形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首先体现在收入水平上。据国家统计部门的相关研究结果,南村港的居民平均收入比上海县其余地区高15%以上,中位数收入高10%左右,已经与青岛县的中位数收入相距不远了。
经济发达带来的第二个好处自然就是基础设施的升级与扩张速度要比其他地方快了。一般而言,大型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来投资,比如纵贯多个地区的一等国道、铁路、运河,服务很大一片区域的防洪水利设施、引水供水工程、煤气管道项目,通达全国的电报网络、电话线路等等。而关于重要核心城市的地方基础设施,最常见的则是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出资。这种项目,毫无疑问是需要向上级申请报批的,东岸政府可不是什么小政府,而是家长式的,地方政府也没有太多的自治权利。
不过,如果地方政府愿意提高自己的出资比例,甚至愿意全资的话,那么中央政府也会欣然同意,让这个项目插队,提前批准。南村港的第二条通勤街车轨道就是如此,他们愿意自己全资修建,那么当然从速批准了,没什么疑问。
而随着这条数十公里长度的街车轨道的快速修建,南村港原本已有的人口向城外分布的趋势开始加速。轨道街车的辐射能力是惊人的,它稳定、准时,不会拥堵,因此大大缩短了人们的通勤时间,使得市中心外围出现了专门的住宅区,住满了各行各业的上班族。南村港最核心的内圈城区,夜间不说空无一人吧,人流量大大降低是肯定的,部分街道甚至可以称作“人烟稀少”。
诚然,居住条件不是文明的一个全面的试金石,根据任何官方定义的过分拥挤情形的统计数据也不是居住条件的绝对尺度。但是居住条件不仅具有纯经济方面的意义,而在高于经济的价值范畴内或许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意义。东岸各级政府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往往出于种种因素,比如财政方面的问题,动作非常缓慢。
纯信奉市场经济的人会认为供给和需求起着房屋多寡的决定性作用,但在大都市,这个理论并不完全适用,它往往由多重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政府当然愿意给你一片遥远的远离都市的荒地随意建住宅,但没有工作、生活不便,连矿工都不愿意去。而在临近都市的地方,价格又相当不便宜,市场往往会被市面上流淌的热钱给扭曲,因此这时候就需要动用行政力量了。平安县人民的货币工资收入一直在小幅度上涨,他们是有购买力的,只要政府每年都新增三四千套住宅,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不就是钱嘛,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确实在经济领域有所损失,但在高于经济的领域内,无疑会大大得分,这个道理并不难以理解。
南村港东郊一个名为通天村的地方,自1707年以来,人口增长了30%,目前虽然已经有了人满为患的感觉,但人口流入的趋势依然不改,只不过增速稍稍降低了些罢了。通天村北面靠近宋河的某个叫苹果园的地方,五年间人口骤增40%,甚至在南村乡与邻近乡镇交界的地方,人口也普遍增长了15%以上。这当然是剔除了人口出生的因素,纯外来输入的人口数量。
如果说以上这些现象还无法解释大城市人口外迁及城市范围扩张的话,那么综合工业及民政部门的情况说明可能会令你印象更为深刻。工业部门的一条有意思的信息,上海镇郊区某村原本有两家规模不大的工厂,是当地仅有的能提供非农工作岗位的渠道。其中一家为宝马自行车厂生产配件,另一家专门生产名为“踏步”的本地品牌靴子。七年以来,这两家工厂的经营很是一般,没能在日益扩大的整体市场中分一杯羹,营业额虽然没降,但市场份额无疑是减少了。
经营上的不顺,自然也传导到了其他方面,最直接的便是两家厂子多年来没有新招募任何一名工人。但神奇的是,自从通勤列车在附近经过后,村子里便迎来了一波波的投资者,他们买下土地,兴建住宅,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口大量流入,短短七年间村子的总人口从九百余人激增到接近1200人左右。听说最近又要有投资者来兴建高层公寓楼了,而不再是之前那种平房院子,可以想象这里的人口数量会迎来一波更迅猛的爆发。
“人人都应该各有其居住的房屋”,这是东岸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因此,当核心都市范围内已经不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条件时,人们很自然地将开始向外寻找。一开始市场上只有那种缺乏各类齐全生活设施的平房杂院,但随着人们购买力的逐渐提高,以及对更新式、更现代生活的向往,拥有自来水、下水道、煤气管道等设施的公寓单元楼开始大量建设,市场供应更加多样化,人们整体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市场经济嘛,最终还是钱说话。如果你既没有能力在核心城区的公寓楼里面买上一套住所,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在郊外刚发展起来的卫星村镇买平房杂院,那么与人合买似乎是一个更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那些新转正的非国民劳务工,或者新来的本国或外国移民,他们往往会选择在郊区合买一套杂院,然后一起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