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威名(第1 / 1页)
什么叫威名赫赫?这就叫威名赫赫。从七十多年前着力经营新华夏岛开始,就注定了华夏东岸共和国在印度洋说一不二的地位。有时候他们甚至都不需要动手,只需传达一个讯息,表达一个意思,各路牛鬼蛇神就会惊慌不已,人人自危,锡兰岛的现状就是最好的证明。
印度,早晚没别人什么事!
荷兰人同样投资了许多种植园。亭可马里这么多年,只搞了一家肉桂加工厂,是英国商人投资的,但在荷兰人这边,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加勒、科伦坡、贾夫纳内,各类工厂数以十计。因为当年与葡萄牙拉锯时期杀戮过重,统治区人口不足(据悉只有四十多万)的缘故,他们还从海对面的印度次大陆上抓来了大量泰米尔人奴隶,投入种植园内工作,生产丁香、肉桂、生姜、辣椒、棉花、土豆、稻米等各种农产品,同时还饲养牲畜家禽,给公司员工提供肉蛋奶等农副产品,经济体系搞得非常不错,利润很高。
荷兰东印度公司似乎满足于目前的状态。他们要的不是土地,而是利润。只要能控制岛上绝大部分商品——主要是香料——的进出口,他们不在乎那些土地到底是控制在自己手上还是别人手中,都没有关系,只要给自己提供利润就可以了。
本来这不是什么问题。葡萄牙早就被他们打得如同惊弓之鸟,法国人和英国人还有矛盾,明里暗里斗得不亦乐乎,消耗了很多资源。亭可马里那港口虽然不错,但也不是一定就要完全控制在手里。以前花费了那么多资源没打下,现在那地方更不好打了,放着就放着吧,一切以利润为重。
不过在东岸人悄悄进入亭可马里后,荷兰人顿时有些不淡定了。他们派人去那边秘密侦查了一番,发现东岸人买下了一座葡萄牙人的武装商站,同时雇佣土著大肆扩建。以其规模和型制看,完全是按照正规军事堡垒来设计的,可以屯兵千余人,威胁非常大。另外,他们也涉足了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胃口相当之大,这让荷兰人非常恐惧。
东岸人的实力,别人不清楚,东印度公司还不知道吗?这些年,吃他们的亏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福尔摩沙岛怎么丢的?东京河贸易(越南)怎么大受影响的?马六甲城左近如何被东岸势力渗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对此太清楚了,而且他们还不敢反制,一是来自海牙方面的压力,二是自己权衡利弊,发现完全没有挑战东岸人的可能性。他们在大西洋、印度洋的布局太强大了,势力也非常惊人,说断你航线就能断你航线,你还得赔笑脸,否则作为公司根基的东印度群岛就会迎来大麻烦。
温暖湿润的气流给大地带来了充足的降水。锡兰岛东部的亭可马里港郊外,一群身披雨衣的东岸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地里。
这一片都是他们买下的土地,总计三百多公顷,长满了杂草、灌木,看样子已经撂荒好几年了。热带地区,植物生长那是非常之快的,一块农田如果撂荒,后果可以自己想象。
买田的人自称来自第乌,其实都是著名的新华夏粮油公司的代理人,为这家实力强大的集农业生产、加工、运输、批发于一体的康采恩企业囤地——获取更多的优势热带农地,生产更多的商品,将企业做大做强,是他们永恒的追求。
亭可马里的情况比较复杂。这里理论上属于僧加罗人为主体的高地王国的领土,但外国投资者非常多。最初是葡萄牙人,后来英国人、法国人也前来此处,最近又来了东岸人,大家都在此修建商站、货场,兴建种植园,与僧伽罗王国展开贸易。或许,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外国势力插手,才令亭可马里这个天然良港始终没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据,成为了锡兰岛沿海低地区难得的乐土吧。
荷兰东印度公司曾经试图占领过亭可马里,但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已经控制了加勒、科伦坡、贾夫纳等沿海港口,将内陆地区留给僧加罗人自己管理,但亭可马里是这个沿海低地包围圈上唯一的缺口,多年来一直想彻底拿下,盖因那样便可以完全控制锡兰岛的贸易,让这里的丁香、肉桂、胡椒、红木、象牙、棉花、粮食、宝石等主要商品被他们操控,牟取巨额利润。
所以,在一得到东岸资本进入亭可马里的消息后,荷兰人立刻行动了起来。他们先是派人前往第乌,询问东岸人到底意欲何为,结果被第乌管委会以个人投资为由敷衍了。投资自由嘛,人家看好亭可马里的商业前景,非要去投资,我们政府部门也没办法啊。
巴达维亚方面压根不相信这种托辞。随后他们又通过秘密渠道,联络那几位东岸商人,结果人家的说辞与管委会方面一般无二,根本没有透露新华夏粮油公司(大股东)和东非运输公司(小股东)的背景,但荷兰人根本不敢赌,生怕一旦采取强硬手段捅了马蜂窝,更何况他们在亭可马里的影响力相当有限,实在搞不了多少事情。
就这样,在半遮半掩之下,东岸势力终于伸入了锡兰岛。葡萄牙人非常乖觉,东岸人想要买什么,根本不讨价还价,直接出售。甚至东岸人不想要的,他们也积极推销,抽身而退的意图相当明显。这就是聪明人了,小国实在不该掺和这种大棋局,能及时变现退出,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锡兰岛贸易,对实力不足的他们来说,变成负资产的可能性相当大。
与葡萄牙人相比,英国人、法国人就有些舍不得了。他们在这里有种植园,有贸易站,只要操作对路,运气不差的话,那么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尤其是新来没多久的法国人,他们连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那段最难熬的时光都挺过去了,实在没理由现在退出。英国人的野心则更大,甚至打着击败荷兰人,独霸锡兰岛的梦想。
不过伦敦的上层脑子还算清醒,知道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打败荷兰人东印度公司了,而是如何面对东岸人全占岛屿的野心——虽然目前他们才只有一个商站和几处种植园,看起来也不是政府在主导投资,但不列颠人研究了东岸人殖民的各种案例,判断此次表面上是民间投资,实际上有很深的官方背景,因此建议不再增加亭可马里的新投资,维持既有产业即可,静观其变,必要时甚至可以将资产转售给东岸人退出。
但葡萄牙人的抵抗非常坚决。他们原本控制着整个锡兰岛的对外贸易,结果在西葡合并时期,被荷兰人趁虚而入。这帮红毛,真的太让人恼火了,四处盯着葡萄牙的殖民地使劲,巴西、锡兰、印度都是如此,甚至就连中国的贸易,若不是东岸人快速崛起的话,多半也是荷兰人独霸天下,葡萄牙人连澳门都保不住。所以,面对咄咄逼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人是真的火了,果阿总督特地从莫桑比克等地调集了上千名黑人火枪手,同时在印度招募士兵,与荷兰人大战。
呃,好吧,大战的结果十分惨淡,葡萄牙人失败得非常彻底,丢失了一座又一座沿海城镇,残余力量龟缩到了亭可马里,并得到了东岸人的贸易支持,以及英国人直接的武装援助——在印度洋,英国人同样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打压得很惨,与葡萄牙人组成“失败者联盟”,其实也很好理解。
荷兰人针对亭可马里发起了数次规模不一的进攻,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时候运气好能拿下,但总是用不了多久,就又会被他们夺回,港口反复易手,情况十分复杂。东岸人甚至还提供了一笔贷款,让葡萄牙人得以采购大量东式武器,然后转售给高地上的僧伽罗王国,令他们能给荷兰人造成更大的麻烦——在此之前,这个控制着大几十万人口的王国,只有大概千余人知道如何使用火枪,火炮更是寥寥无几,军事力量弱得可怜——延缓东印度公司的攻势。
荷兰人久攻不下,英法葡等国的殖民者又纷纷聚集于亭可马里,到最后他们也放弃了,转而老老实实经营起已经占领的沿海低地。他们投入大笔资金,将科伦坡从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了自己的统治中心,巴达维亚委任的副总督就常驻于此。加勒堡那边也有一个副总督,指挥着公司的舰队,动不动就北上印度东西海岸,给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制造麻烦,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贸易。
荷兰人还拆除了葡萄牙时代的很多建筑,主要是天主教堂,不过房屋、仓库、军营、炮台、贸易站等设施没有动。不光没动,还投入大量资金修缮、扩建,由僧加罗人、泰米尔以及马来人组成的军队规模也日益扩大,成了岛上最强大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