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穷荷战略(第1 / 2页)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东岸人去年通过援助法属北美殖民地,已经取得了在罗亚尔港(安纳波利斯罗亚尔)开展商业活动的权力。这是由法王路易十四亲自签署命令同意的,代价是三千吨小麦。
法国政府开具的许可范围比较模糊。而越是模糊,越意味着东岸人可以在其间大做文章。比如,他们现在已经在那儿设立了一家小型船舶修理厂、一座加煤站,这是隶属于海军的财产。国营企业国家储备粮库也过来了,投资兴建了食品储存仓库,专门收储附近法国农民生产的粮食、水果和蔬菜。私人投资者则建起了小型的海产品加工厂、磨面厂、榨油厂、罐头食品厂、木材加工厂等等,这都是消息灵通的,知道这里有大搞头,于是纷纷前来卡位,待日后脱手给别人赚一笔。
基础设施搞起来后,海军先来,随后便是南海渔业公司了。这家企业一口气派来了十条现代化鳕钓船,与那些驾驶着几十吨、一百吨小渔船的欧洲渔民争抢渔业资源。嗯,针对的主要就是荷兰渔船,他们是损失最大的群体。此外,因为就近设立了海产品加工厂,英法西葡等国的渔民也开始习惯将鳕鱼、鱿鱼、龙虾等产量最大的海产品出售给东岸人,以快速回笼资金,同时也有钱采购急需的生活物资,尽快开始下一轮渔业捕捞活动。
1713年8月1日,纽芬兰海域,阴风怒号,洪波涌起。
在这样一种相对恶劣的海况下,你仍然可以看到,目力所及范围以内的海面上,星星点点的帆片到处都是。这都是来自欧洲的捕鱼船,即便已经过了渔汛期,但他们依然执着地航行在海面上,寻找着在欧洲能卖上一个好价钱的鳕鱼群。
“呜——”一艘悬挂着上百根吊杆的钓船招摇地驶过海面,留下了滔天的白浪。在这艘船周围,几艘百来吨的小船匆忙避让,仿佛动作稍微慢一点就会被人浪翻了一样。
“驾驶这种小船出来钓鱼,荷兰人都不要命了吗?”船长轻佻地将一根烟头扔进海里,指着那几艘悬挂着联合省国旗的小渔船,问道。
“大概因为死的不是荷兰人,所以他们不怕吧。”有人应道。
确实,联合省如今依然是全欧洲渔船保养量最大、捕鱼量最大的国家,波罗的海、北海、纽芬兰等,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不过以他们二百多万人口的体量,这船上骨干还好说,普通水手绝壁是从外界雇来的。以前是法国人、苏格兰人,现在则变成了南尼德兰人、德意志人甚至是波兰人。没办法,穷,都要生活,而出海当水手从来都是快速致富的不二法门。
或许有人会说,高收入的水手职业只有殖民公司才能够提供。这话也对也不对,殖民公司确实提供了最多的水手工作岗位,并常年都在招募人手,但其他领域,比如捕鲸或捕鱼,同样利润丰厚。船东雇佣水手出海捕鱼,支付完船只维修保养及一路上的食水费用,还能落下大量利润,给水手开高工资一点都不困难,毕竟鳕鱼可是欧洲人的刚需食品。
纽芬兰渔场大概聚集了此时大西洋一带数量最多的渔船了。荷兰人在其中独占鳌头,拥有最大份额,英格兰人近些年追赶很快,加之此地离他们的北美殖民地很近,诸多便利,因此渔船数量已经不比荷兰人少多少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英国人船虽多,但捕来的海产品大部分还是卖给了荷兰人,这就涉及到市场销售渠道的多寡了,阿姆斯特丹至今依然是全欧洲最大的海产品批发市场,纽芬兰的财富,注定要流入到荷兰人的口袋。
东岸人的大举入场打碎了这个利益格局。南海集团下属的南海渔业公司每年也捕捞大量的鳕鱼,但以前主要是在宋河河口、巴塔哥尼亚台地近海以及西南非洲近海捕鱼,产品以无须鳕为主。现在因为高层政策的变化,东岸国营渔业集团也要大举进军北美了,以捕捞其丰富的银鳕鱼资源。
其实以前东岸也有渔船在纽芬兰一带捕捞,但以民间私人渔船为主,南海渔业公司这种行业巨擘只是偶尔去一下,船次很少,钓具不足,并没有对欧洲人造成太大的影响。撑死了一些专门收购海产品的“口袋船”过去,给英法荷西等国的渔民造成了一点混乱,但也改变不了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