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504章 财政会议(一)

第504章 财政会议(一)(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其实,之前非正式沟通时,军部的参谋们曾经很坏地给出了一个解决财政问题的方案,那就是扩张。看似离奇,但参谋们的说法倒也可以自圆其说。首先,他们认为打中国大陆的顺、清政权,钱财是捞不到多少的,因为这两个国家都在进行社会改革,花钱如流水,极度缺贵金属,资金方面无法弥补开支。但是可以获得大量人口,送回国内以后,都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当然,短期内会加大政府开支,听起来还是有点坑。另外一个负面影响就是,会让大陆的老百姓产生极强的厌恶感,对政治、商业、外交等方面都很不利,最终导致对大陆出口金额大降,确实很坑。

“在上一个财年,全国财政收入总额约为2.5644亿圆。其中,十四大主力税种贡献了约1.58亿圆的租税收入,罚金规费、特许金、土地出让及租金、国营企业上缴利润等非租税收入加起来约6849万圆,这里面包括了三千万圆的新一批长期国债收入。两亿多的财政收入,地方上分去四成,归属中央不过一亿五千万。而开支呢?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光军费就去掉了六千万,这还是在削减了大部分军事行动基础上的数字呢。”坐在主席台上,财税系统出身的执委会主席黄汉华面容严肃地说道:“当然这不是说军费不该花,相反,该!六千万的军费没有浪费,每一分钱都落到了实处,为国家争取了大量的长远利益。但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是否依然要维持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这个问题需要好好讨论,军队人数可以不变甚至是增加,但开支必须降下来。”

第二,参谋们建议在印度展开扩张。这个国家还是个农业社会,向来自给自足。若不是战争爆发,他们都懒得从东、英、荷、法、葡等国购买军火,也懒得从中东购买马匹、骆驼,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赚到的钱,多半就存在自家“床底下”了。所以,此时在印度扩张,趁着他们的财富还没被战争消耗一空,还是有很大搞头的。

财政,永远是一个帝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帝国的崩溃,大部分都始于财政崩溃。华夏东岸共和国地跨六大洲,殖民地无数,毫无疑问是一个全球性帝国。这样规模的系统,运转起来需要的养料是海量的,军事开支、外交费用、建设资金等等,哪一个不是以千万乃至以亿计?财计,堪称国本!

黄汉华对此有点心动。不过一想到前期要投入大量资金,他就又有些动摇了。这事,他觉得还是等哪天找心腹好好商议一番,然后再把军部的人找过来,大家坐下来一起分析分析,看看到底靠不靠谱。

中央的官僚们现在一定满头大汗,这些年偷偷印制了大量的钞票,其数额远远超过国内黄金库存量,甚至预支了今后好多年的产量。因为刚性兑付的承诺,只要有人拿着钞票来兑换,贵金属管理总局及各大国有银行就无法拒绝——小额的给铸造好的金币,大额的直接给金砖——且为了保证东岸法币的信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与黄金脱钩,因此,东岸金融机构的兑付压力还是很大的。说是国际货币,但人家是冲着你战争期间币值坚挺、同时刚性兑付黄金去的,比起真金,东岸法币的信用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其他的诸如哈乌铁路、羊毛特快等也不会受影响,都是已经确定下来的项目。但后续无疑会受到影响,羊毛特快可是想修到加利福尼亚呢,这个计划必然会受到本土财政政策的影响,如果不能自筹资金,那就只能等了。

现在战争业已结束,没有那么大的资金压力,以黄汉华为首的上层也不太想继续玩七个茶壶六个盖的把戏了。趁着战争期间涌入了大量来自欧洲的贵金属的好时机,及时把这个坑给填上——完全填满是不可能的,能补一部分窟窿就可以了。这其实也是为后面几届政府的货币政策腾出空间,现在收缩了,填坑了,未来一旦需要再度放水,那么就还有操作的空间,不至于搞成经济灾难。

这个时候,第乌管委会应当庆幸,他们之前报批的几个项目,又是扩军又是大搞基建的,若不是已经得到批准并下拨了第一部分资金,估计还有变数。不过也难说,这钱有相当部分花在海外,按理来说不至于对国内造成太大影响,但也确确实实消耗了财政资金,上头想砍的话,还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现在中央政府决定设立一个为期五年的财政收缩计划,将政府开支降低到一个他们认为合理的程度,首要目的是让收入与开支持平。不然的话,又得到金融市场举债,或者直接印制钞票,两者都不可取。

大伙济济一堂,当然不是来叙旧攀交情的,而是切切实实地研究中央政府目前在财政上的激进政策是否需要调整。

当然这种“以毒攻毒”的招数带来的利益是远水,要想救近火,还是得从现有的财税体制上下手。说人话就是,黄主席想搞税制改革了,名义上说的是“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但直接原因就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这是一次高规格的全国性会议,由执委会主席黄汉华支持,参加会议的囊括了财政部、税务总局、贸易部、贵金属管理总局、海关总署以及归于其管理的地方分支机构的领导干部。

开源和节流,可是同样重要呢。之前以十四大主力税种为基础的税收体系,已经运行很多年了,现在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当年也有些不一样,有些税可以取消或降低(×),另外可能还要增加新的税种(√),总之确实到了需要改(加)革(税)的时候了。

1713年4月3日,东岸全国财政会议正在洛水之畔召开着。

议一议?好吧,以黄汉华的强势,其实没什么好议的了。他在财税系统工作多年,辗转多个部门,威望素著,说一不二。在场的官员们,不知道多少曾经在他手底下干活,很清楚他的行事风格。既然已经这么说了,那么适时退出激进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就已经成了定论。已经批准的项目没问题,会继续执行下去,以免前期投资打水漂——话说这也意味着接下来2-3个财年的投资总额依然十分浩大——但想要再批新项目,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势必要经过一番激烈的私下博弈,才有可能得到批准。

黄汉华其实真心想削减军事开支来着。尤其是陆军,足足十万人,一年开支两千多万,如果能削减三分之一,外加海军削减10-15%,这一年就能省下一千多万圆,可以做很多事情了。不过他也知道此事必定是很难的,东岸军费开支大是有“历史传统”的,早年军费常年占年度预算的六成以上,现在降到不足三成,你还想怎么样?

“最近三个财年,政府执行的是激进的货币扩张政策,并在去年达到了顶峰。今年投入市场的法币数量虽然不及去年,但也相去不远。各位,这是要造成一系列经济问题的,部分行业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过热迹象,这对长远发展不利。”黄汉华说道:“当然,比起投资退潮后可能产生的过剩危机,政府的财政可能会更早崩溃,恶性通货膨胀也迟早到来。所以,积极扩张的货币政策该适可而止了,投资的节奏要区分重点。非重点区域,可以稍稍停一停,减轻财政压力。重点区域,到了这份上,也没法退出了,先完成既有项目再说。大家都议一议吧,咱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必须精打细算,货币也不可能无限超发,迟早会酿成恶果,给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

想都不用想,军部肯定大力反对。这次不光陆军了,海军也会难得地与他们站在一起,共同抵制。现在是全球帝国了,节省军费本来就不是什么靠谱的事情。对外干涉要军队吧?殖民地镇压需要军队吧?维护航线和贸易需要军队吧?展示国家影响力需要军队吧?方方面面都需要,太多了!而且大伙并不认为目前的军队是负资产,你削减了20%军事开支,短期内一时半会可能还没明显的影响,但时间长了,给经济造成的损失绝对不止这点钱。有些人啊,就是善财难舍,看见账单上那一堆红通通的数字就头疼,下意识地就想做点什么。

说到这里,黄汉华停顿了一下。今天参加会议的并没有军部的人,几乎全是与“钱”有关行业的官员,如财政、金融、贸易、税收等等。他在这里喷军部,也就是个隔空放炮,意义不大,因此在提了提之后,便闭口不谈了,转而说起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财政政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