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战后社会(一)(第1 / 1页)
非国民劳务工生下的婴儿,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东岸国民移居海外所造成的人口流失。东岸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如果他觉得较为富裕的海外殖民地需要他,能给他提供更好的生活,那么没人会拦着他离开。新华夏岛、宁绍、登莱、澳洲、第乌等地生活着大量此类所谓的“逆向”移民,他们一般都是专业人员,收入很高,可以在城市里住着相当不错的别墅或宅院,自己的工资可以轻松负担得起请佣人的费用,生活品质是非常高的,对年轻的工程师很有吸引力——以第乌岛上的东岸工程师为例,只要你精通机械结构,会修理蒸汽机,那么雇佣两三个印度女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不比在平安、铁岭等工业城市里挤通勤列车上班,下班后住在小平房里舒服多了吗?
巴拉圭在南美其实算有点历史的了,嗯,也就是“有一点”。当年西班牙人试图殖民拉普拉塔河口地区,结果因为土著的强烈反抗,损失不轻。不得已之下,丢失了大量物资和牛马羊等牲畜,然后乘船往上游逃窜。后来,巴拉圭殖民地便建立了起来,首府亚松森一度是整个大拉普拉塔地区的统治中心。布宜诺斯艾利斯跟它比,根本不算什么,小弟弟。
东岸本土的官老爷们也不太在乎这些人离开。只要现有的人口增长态势可以维持下去,以本土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完全是轻轻松松的事情。有些人,想要离开就离开吧,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况且海外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有数的,不可能所有人都被吸引走。只要本土人口仍然维持着正增长态势,且没有任何老龄化的趋势,那么这些人的离开可能还是好事呢,能够让更多的东岸人开枝散叶,扩大在全世界的存在——当然这是站在政府内那些满脑子“帝国主义思想”官员的立场上,就资本家的立场而言,他们还是希望本土人口越多越好的,最好增长速度略略超过工作岗位增长的速度,这样有助于他们压低工资水平。
1713年2月9日,巴拉圭,晴。
人,是社会的基石,这在中世纪时是如此,现在也是这样,未来同样不会有错。蒸汽机、电动机的出现不但没有减少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反还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未来会如何,东岸政府官员们也不清楚,城市里就这样了,幸好他们还有个农村压舱石。人口的增长,还是有保障的!
而有人口流出,自然也有人口流入。因为巴拉圭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也极为方便,早在战争爆发前就有大量东岸人越境垦殖,现在直接拿下了,移民过来的人更是多。大概五年前,当时筹备设县的纯德一镇六乡,就有了约1.5万移民,与其同期筹备立县的天凤县一镇三乡有约万人。如今两县境内“匪患”已经完全清除,印第安人更是全部迁出,正式立县的批文也已经下达(分别是全国第272县和第273县),两县的人口更是双双突破四万,发展已经走上快车道。
这么一算,人烟稠密的巴拉圭差不多就去掉一半人口了。考虑到未来几年东岸移民部、国家开拓总局的工作重点仍将聚焦在巴拉圭的对外移民,因此,这里人口大换血的结局可能比谁预想的都要来得早——估计也就在1725年前后。
像燕舍、广仁这几个战前就设立的乡镇,每一县人口都接近了五万,且各种公路、水库、大堤等设施齐全,因地制宜的鬃岗农业搞得有声有色,基本的生活是有保障了。而且,你别看这些地方穷,垦荒种地累,而且安全方面也不如南方工业城市,但说实话,东岸政府还是很喜欢这种边远农村的。资源丰富什么的都不说了,单就一点,这里的人生育率远超城市,就值得上头的大老爷们欣喜了。
所以,被他们这么一搞,巴拉圭的人口飞速下降也就在清理之中了。根据官方公开的统计,数年间通过向外强制移民的方式,他们已经搞走了大概20-22万巴拉圭瓜拉尼人、梅斯蒂索人,1713年的力度更大,计划强制移走五万人左右,为此需要调集二十多艘大小船只。除此之外,东岸官方还有秘密统计,即因为战争和强制劳动死亡的人数。好吧,现在强制劳动死亡的人数已经停止统计了,官僚们都将其归入了战争,包括因为战争引起的疾病、饥荒等灾难事件。这部分人,据信不会低于20万,甚至可能接近25万,非常惊人。
根据民政部的相关统计,在巴拉圭一带,从设立最早差不多已有九年的乡镇来看,人口出生率大概维持在千分之40以上,与南方大城市千分之22的婴儿出生率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你说,以如今东岸劳动力紧缺的现状,老爷们能不喜欢这样高人口出生率的群体吗?像城市里,出生率22‰,死亡率15‰,人民普遍不愿意生小孩,猴年马月人口才能增长上去?要知道,如今的城市在扩容,工厂需要工人去填满,服务业也需要大量人员流入,你不生小孩,经济是无法运行的。
战争爆发后,东岸陆军如摧枯拉朽般击破了这个殖民地。除了亚松森围城战费了些手脚外,其余的基本就只是治安战斗了。不过有一说一,教士们经营巴拉圭一百多年,根基那是相当地深厚。在巴拉圭乡村征粮、拉丁的保安团士兵们,一定和那些圣保罗旗队成员们有很多共同语言了。被洗脑的教徒们充满仇恨,虽然不敢明着反抗,但暗地里庇护、资助游击队员之类的行为却很多,而这无疑也招致了东岸人对他们的屠杀——东岸正规军以年轻人居多,荣誉感、纪律性都比较好,但保安团那些三四十岁的老油子们,动起手来一点情面都不留,经常出现整村被屠杀的骇人听闻的惨剧。
所以,东岸政府喜欢把人往农村赶是有道理的。东岸的人口增长,完全依赖在城市人看来较为贫穷、混乱的农村,尤其是那些新来的较为贫穷的东方移民。说起来也是怪了,他们整天工作,忙得几乎没自己的时间,累得跟狗一样,但即便是在城市里从事低端工作的东方移民,婴儿出生率也奇高无比,让诸多大城市里生活“精致”的中产阶级们愧煞。
在战争爆发前,巴拉圭基本上就已经是东岸的经济殖民地。因为他们在地理上相对孤立,除了沟通布宜诺斯艾利斯将军区之外,就只有几条林间小路可以上查尔卡斯高原。这些路的实际情况,不提也罢,反正骡马队走得都很费劲,根本就无法承担起正常的经济交流。于是,他们也只能用东岸货了,将木材之类的基础产品出口到严重匮乏此类物资的潘帕平原,然后购入日用品。这种交易固然令西班牙商人无利可图,亚松森将军府也损失了很多税收,但又能怎么办?你有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封闭边境,不让东岸商人过来可办不到,人家是真的会用枪炮打开你那扇破门的。
对了,我们也不应忘了东岸境内还有另一个维持着高出生率的群体,那就是非国民劳务工。1711年东岸政府曾经做过一次摸底调查,据报告所述:那一年侨居东岸的非国民群体出生的婴儿数量高达七万,多数是法籍胡格诺教徒、意大利裔和波兰裔——在报告的最后,调查组组长指出,非国民中出生率最高的是葡籍犹太人,是其他民族的三倍之多,不过他们人口基数极少,目前还无法改变非国民的人口大格局,而且他们所诞生的后代,很可能会失去被认证为犹太人的资格。
另外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因为教会大量介入殖民事务,巴拉圭地区的原住民活下来的很多。那些神棍们的目标只是信仰,然后凭此为政绩获得身份地位,与科尔特斯那种眼里只有黄金的兵痞、冒险者完全不是一路人。他们非常明白,自己放牧的牛羊越多,长期收益就越丰厚,因此不但有效保护了巴拉圭印第安人的生存权,比如弄来火枪大炮,还组织印第安人对抗肆意捕奴的圣保罗旗队。此外,教士们还给当地的瓜拉尼部落带来了许多旧大陆的知识、种子、牲畜、药品,这使得巴拉圭在发展多年后,成了一处人口极丰的所在,鼎盛时期甚至逾百万人,在秘鲁总督区内都是一块非常富庶的殖民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