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制裁(第1 / 1页)
“派人去荷兰,带一封我的亲笔信。”彼得郑重说道。
1712年9月25日,圣彼得堡,晴。
“从里加最新得来的情报,东岸大使赵贵召集了很多与他们有生意来往的英国人,非正式地要求他们不得再与我国进行贸易,库尔兰的商人同样接到了这个要求。”多尔戈鲁基小声说道:“非正式的告诫,没有任何文字,但很多人都害怕了。但泽那边也有流言,说波罗的海国际银行在未来三年内,都不会审批任何有俄罗斯业务的企业或个人的贷款申请,也不会给他们提供货币兑换、清算、担保等方面的服务。这虽然被认为是流言,但有极大可能性是真的。波罗的海国际银行的业务拓展非常迅速,已经开设了里加、米陶、温道、哥德堡、但泽、柯尼斯堡、斯德哥尔摩、华沙等多家分支机构,在那边做生意,若是没有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确实非常不便。”
纳雷什金家族的奥列格在东岸的成功,如今已经传遍全俄贵族圈子。即便沙皇和几个老派大公三令五申,也无法阻止年轻贵族的哈东热潮,以及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深深鄙视。不过还好,虽然喜欢东岸的生活方式及其他东西,但这些年轻贵族们倒也不至于为此背叛国家。上了战场的话,彼得还是可以信任他们的,毕竟他们的家族利益都已经与俄罗斯帝国深深地绑在了一起,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么说,事情很严重喽?”彼得转过身来,皱着眉头问道。
你看,东西好还是硬道理。即便现在东、俄两国在政府层面上是不公开的敌国,但就民间而言,俄罗斯人民对东岸的观感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那些读过书见过世面的贵族子弟、商业家族成员,非常崇拜东岸,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汉语,平时互相写信,若不夹杂点成语,那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本事,一如他们的父辈喜欢用拉丁语装逼一样。
“就商业层面而言,确实是一项很严厉的制裁了。东岸货币‘圆’已经是波罗的海流域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记账货币,波兰、瑞典及德意志地区很多邦国的货币与其挂钩,用一个固定的汇率结算,甚至一些业务根本就是用东岸法币来交易的。如果波罗的海国际银行对与金圆券挂钩的某种货币币值提出质疑,并下调其评级的话,他们商业上会遭受相当的损失,在信贷市场上也会遇到一些麻烦。”多尔戈鲁基尽量用浅显的语言向彼得解释。
彼得其实隐隐约约知晓,英国人还是很有雄心壮志的。他们的工业发展很快,在欧洲首屈一指,海外还有很广阔的殖民地,因此很自然地滋生了野心。这种野心在通过纵横捭阖打败了大陆强国法兰西后,几乎已经达到了顶峰。伦敦的一些阔佬们,如今有种盲目的乐观,觉得东岸商界很多人与他们关系很好,有这种共同的经济利益作为纽带,那么东岸共和国就很难下定决心对英国动手。只要他们不严重挑衅东岸人的底线,那么大家就都是“安全的”,不列颠也是“安全的”。彼得只能说英国人过于幼稚,商人思维浓厚,觉得自己是在刀尖上跳舞,只要足够小心,就总会没事的。但作为旁观者,彼得很清楚在控制西班牙,法国、荷兰实力又被大幅度削弱后,战争中攫取了最大一份好处的不列颠,如今已经在东岸人的遏制名单里自动上升,保不齐很快就要遭受毒手。
其实彼得很多时候都很纳闷,以如今东岸共和国的战略,不列颠如此支持俄国,难道就不怕东岸人的报复吗?少数商人的利益,真的比得上整个国家的利益吗?是,从俄罗斯运粮食、毛皮、木材、焦油、蜂蜜、鲸脂、蜡等传统商品回英国,再从英国运来呢绒、棉布、武器、钢铁等商品,确实很赚钱,但这些利益,真的能够覆盖全英绝大多数工厂主、矿业投资者和海外贸易商人的利益损失吗?还是有侥幸心理!
怎么能期望自己不被针对呢?东岸人是如此狠毒,又是如此狡猾,他们一个又一个地收拾了欧陆的“刺头”,意大利、西班牙已经成了他们的附庸,法国人现在也乞求他们的粮食活命,瑞典即将成为附庸,放眼望去,还有谁?英国人就像黑夜里的煤气灯一样刺眼夺目,希望他们能有足够的好运气吧。
不过这些都是优先级不那么高的计划了。彼得真正看重的,还是日渐强大的俄罗斯海军,这支从当年的拉多加湖舰队演变而来的海上力量,即波罗的海舰队。他们现在已经有了在芬兰湾压制瑞典海军,运输补给和兵员的能力,这无益得益于英国人的大力扶持。
当然了,从本心来说,彼得是不希望不列颠屈服的,那样俄罗斯在欧洲的环境将急剧恶化。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欧洲人不需要做谁的奴隶。为了自由,欧洲人必须联合一切可能的朋友,共同反对东岸异教徒的征服。在这件事上,俄罗斯可以与不列颠、联合省做得一样好,如果不是更好的话。
外来商船总能够给俄罗斯带来他们急需的东西,比如机床、蒸汽机、高品质钢铁等等,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比俄罗斯自产的强上很多,给俄罗斯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不过呢,话又说回来了,西欧的东西是好,但俄罗斯工业界至今依然怀念从东岸进口的东西啊。人家漂洋过海,花费数月时间及大量运费,但价格居然比英国货还低,质量还更好。什么叫物美价廉?这才叫物美价廉!
“荷兰人就没一点反应吗?这本该是他们的金融主场?”彼得问道。
他在看停泊在那里的商船,数量不少,200吨以下的大概有四十余艘,200吨以上的也有十来艘,绝大部分都来自英格兰与荷兰。因此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的建造,驶往彼得堡的航道被固定住了,而且因为是战争时期,俄国海军检查得很仔细,耽误了很多时间,故这些船只只能远远地停泊在海面上,排队前往彼得堡码头。
“恐怕他们也有心无力。”
沙皇彼得一世一反常态,穿起了一套威风凛凛的法国式装束:一件镶紫貂毛皮的红色大氅,头戴白色假发,手握带缎带的权杖,,目光炯炯地看着远方的海面。
当然俄罗斯人对此似乎也持欢迎态度。他们在这件事上和满清政府一样,政治上不对付,但经济上又忍受不住大量物美价廉的本国刚需商品的诱惑,那么就只能睁眼闭眼当看不见了。再者,彼得一世多年来也一直对库尔兰公国抱有幻想。虽然明知对方有很重大的海外利益,根本无法脱离东岸的掌控,但他一直试图说服自己,还是有可能将其拉拢过来的,比如通过贵族联姻的手段——当年他想把他的侄女、伊凡五世和萨尔蒂科娃皇后之女安娜嫁给库尔兰大公,但被东岸阻止了,现在他想把这位刚刚二十出头、长得五大三粗的公主再嫁给库尔兰的贵族,提升俄罗斯帝国在当地的影响力。
彼得最近已经给他的儿子阿历克谢谈妥了一桩婚事,那就是娶布伦瑞克—吕讷堡—沃尔芬比特尔公爵之女夏洛特为妻。这对罗曼诺夫王室打入欧洲的贵族圈子极有好处,能够显著提升俄罗斯的影响力——事实上也差不多,这个德意志邦国历史上成了罗曼诺夫家族的“婚姻介绍所”,将其与欧洲很多王室联系了起来——这对于联合欧洲的力量(当然是俄罗斯占主导地位了),共同对付狠毒的东岸异教徒非常关键。
如今停在科特林岛外的一大溜商船中,就有两艘来自温道港,满载烟草、蔗糖、钢条、机器零部件、染色布甚至是一些整机设备。除了烟草、蔗糖产自刚果河流域外,其他都是从东岸进口,然后转售给俄罗斯的。当个二道贩子,赚点钱花,反正东岸人又没有反对。何乐而不为呢?
在海边站了一会后,宠臣多尔戈鲁基公爵走了过来。他是彼得近卫军的团长,颇受信重,最近一直与他形影不离,曾经亲赴法国学习军事,很有能力的一个人。
东岸商船如今基本上是不可能来俄罗斯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接触不到东岸商品。作为与东岸关系密切的波罗的海商业国家,库尔兰公国多年来一直维持着与俄罗斯的商贸联系,特别是在他们成功取得此地的出海口后。而这,当然也是在东岸政府默许之下的行为了,挣钱嘛,不寒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