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471章 命运(一)

第471章 命运(一)(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1705年,在宁绍开拓队政府的支持下,多家东资银行将汉口的业务合并,联合成立了交通银行,这是一家以黑水所铸银元为货币单位的金融机构。七年以来,他们凭借着东岸政府的强势,吞并了大量顺国钱庄票号,已经在长江中游一带拥有了统治性地位。任何一项大宗生意,基本上都避不开他们,张绍宗投资的裕大昌纱厂就在交通银行内开设了账户。就连当地的顺国海关都通过这家银行结算,可见被深入控制到了什么地步。

“还好,没影响到纱厂,不然老夫损失可就大喽。刚换的东朝新式机器呢,若是泡了水,哭都没地哭去。”张绍宗笑着应道。

张绍宗作为著名大买办,眼界甚广,信息来源也多,对此中情况当真是洞若观火。但说实话,他无力改变什么,因为就连顺国政府都在不断向东资银行借钱,对东国金融系统的依赖程度很深。出于良心,他也只能提醒几句,但扭转不了大势,便也只能和光同尘了。

另外,东岸那个谈判大使可能还忘了夷陵州、刘家隔这两个贸易口岸。夷陵州在荆州府长江北岸,驻有清国襄阳大营的人马。刘家隔在长江以北的水网密布地带,是清军从河道上转运物资的重要节点,时间长了以后也成了一个商业重镇。

张绍宗也听闻东朝正与满清谈判,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初知晓时,他一度哑然失笑,东国人何必舍近求远呢?沙市这么一个繁盛的贸易港口,虽然没有明着开埠,但实际上根本没人管好不好?这个港口吸纳的货物,再通过各种渠道运到清国内陆地区销售,关税都不是一直有人在收,你还想怎样?

夷陵州东岸人确实有生意,但自己的船只不去,长江航运委员会规划了一条崇明沙—夷陵州的航线,交给大发永航运字号经营,但规定了每年需销售多少东岸货物,规模当然比不上沙头市,且清国管制较严,不过多少也有点销量就是了。

“覆盆子”号的船舱内装了不少棉布,既有定海纺织厂生产的棉布,也有东岸本土运来的高级货(棉布、呢绒),此外还有大量钢条、五金工具、南洋及印度特产,总货值超过了十万圆。

刘家隔就要遗憾一些了。襄水条件有限,东岸人的船只过不去,大发永公司也不敢上,怕被清军劫掠。只有一些胆大的民间商人敢过去行商,他们从顺国控制上的商业口岸汉口、武昌拿货,然后转卖到刘家隔。这些货物中,大部分都是顺国自产商品,但也有一些需求量较大的东岸商品——比如黑水生产的优质农具,价格便宜,钢口还好,经久耐用,是市面上的抢手货。

沙市在此番长江发大水之前,年贸易额已经达到了八十多万两银子,是荆州、钟祥、德安、襄阳诸府的主要商业门户。号称“三楚名镇”,夜晚时“蓬灯远映,照晃常若白昼”,“列巷九十九条,每行占一巷,舟车辐辏,繁盛甲宇内,即今之京师、姑苏皆不及也”。这样一座地区中心级商业口岸,无论是台湾远洋还是大发永航运字号,都不可能不开辟航线。今天张绍宗乘坐的“覆盆子”号机帆船,便是台湾远洋下属的一艘千吨级机帆船,也是长江航运委员会批准的定海—沙市航线的主要运营船只之一。

顺国境内被东岸商品大量“入侵”的贸易口岸也不少,从东到西一字排开,即湖口、武家穴、武昌、汉口、巴陵等地。与清国相比,顺国实在无力抵抗,对东岸商品更不设防,长江航运委员会霸道地控制了大江主干道的运输,从而也掌握了大宗物资的流向,掠夺了大量的经济利益。

沙市目前处于清军控制之下,但基本上是长江上的非军事区。东岸炮艇每隔一段时日,就总会过来巡航一下,驻守在沙市的百来名清国巡检只有长矛弓箭,当然不会自讨没趣。而在沙市西边,江陵县的防守可就稳固多了,那里驻有六千余名绿营官兵,还有江防炮台,是一等一的要地。历史上这里曾经多次在清、顺两国之间易手,自1674年最后一次被清军攻占后,他们已经控制这座城市长达38年。设立过水寨,但被顺国长江水师摧毁,随后就一直龟缩在陆地上,战略意义减小了很多。

熟习经济史的都知道,航运中心催生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又会衍生出金融中心。长江航运委员会如此强势,自然想让哪里成为中心就是哪里了。他们目前选定的是汉口镇,台湾银行之前已在此开设分支机构,后来随着汉口贸易额的不断扩大,其他银行也纷纷前来。

裕大昌纱厂,位于岳州首府巴陵县,下辖纺纱厂一间、织布厂一间,皆黑水进口设备,是顺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纺织企业,由裕大昌布行老板黄伯超、大买办李难先、张绍宗三人合股经营,生意还算不错,产品已经占领一些大城市,与乡间土布展开了激烈竞争。不,与乡间土布竞争可能有些不太准确,他们定位的对手,应该还是江上运来的宁波棉布,虽然略处于下风,但整体上还能维持,应该说成本控制得相当好,宁波那帮大爷工人们工资高得实在离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