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中南半岛(第2 / 2页)
1711年2月22日,越南锦谱港,一行人正在吃饭。
不过让他们退出也是不可能的。中南半岛面积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无论从哪点来看,东岸越南公司都没有退缩的理由。这个生意,我们抢定了!
宗义伦对这些越南人的行为很是理解,因为如今日本也是这么个状况。连续数次海上冲突,无论是地方大名还是幕府公方,都在朝鲜人手里吃了败仗,对马岛至今无法收回,可谓是所有人的胸中之痛。试看如今的江户、大阪和京都,又有哪个心怀忠君报国之志的人不在苦思冥想,钻研那强国之道。
“正是。”松浦卓也点头道:“宗君是想安插几个人?这事好办,不过最好知会一下吉田队长,他才是负责人。”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被工业强行改变的村镇。外来人的涌入带来了全新的理念、技术和知识,越南人大吃一惊,以前看荷兰人就觉得颇为先进了,现在看东岸越南公司,那简直就是惊为天人。有识之士,甚至还组团前往鸿基、锦谱两地观摩,看看能不能学到点什么东西,改变自己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
帮外国政府整训军队,是东岸人最喜欢的军援项目,盖因这是发展间谍、提升影响力的绝佳机会。以前东岸人对越南没太多想法,撑死了做点生意,但现在东岸越南公司成立了,那么政策也就需要有所转变了。怎样才能做大生意,确保源源不断的利润?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控制并影响一国政府,令其为东岸利益服务,这才是大生意中的大生意,比什么垄断贸易都要强,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东岸人在城里当干部、当会计,在矿上当工程师;日本人则是他们忠实的狗腿子,整整三个百人队全副武装,随时听命;朝鲜人和越南人是最基层的矿工,当然也有区别,从朝鲜北部招募来的有煤矿工作经验的朝鲜人担任各级工头,越南矿工就纯粹是卖苦力了,挣点辛苦钱。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越南人在附近充当农民、码头苦力、服务人员,他们挣得没挖煤的同胞多,但在大规模消费需求的刺激下,收入依然暴涨,比以前那种死气沉沉、没有任何变化的农业社会强多了。
南北越两个政权能不能被控制?这事很难说,但东岸越南公司决定试一试,故从现在开始就要布局。发展生意伙伴为线人是一回事,培养亲东岸军官是另一回事,未来如果可能的话,还要请越南政府派遣学生到烟台学院留学,以培养合格的现代政务官员——当那些越南学生到了烟台后,国家情报总局有几十种方法设置圈套,拿捏住他们的把柄,然后将其策反为间谍。
锦谱港原本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渔村。被东岸越南公司租下成了煤炭输出港后,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几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岸人、越南人、日本人、朝鲜人疯狂涌入,将这么个小地方塞得满满当当,一下次从安静的小渔村变成了喧嚣的工业港口城市。
对了,鲜为人知的是,东岸越南公司的业务范围其实很广,并不仅仅局限于南北越。事实上,按照政务院的有关训令,整个中南半岛都是他们的专享业务范围,别人无法插手。因此,在海防、会安、鸿基、锦谱四地安置了据点,并成功向外大批出售煤炭、粮食、生丝,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后,目前公司已经打算派人前往暹罗,试探性地开展业务。
说实话,即便已经离开了日本好些年,但宗义伦依然不太习惯东岸人的饮食方式。大碗肉、大碗酒,满桌子望去,竟没有一个精致的小碟子,分量大得惊人,让习惯了少量精食——呃,这肯定不是指宗义伦在朝鲜大牢里那段时间——的他很是无奈。不过手底下跟他从日本一起过来的人看起来丝毫不介意,他们吃得很欢,毕竟精致的梅子饭团真的不如大鱼大肉顶饿。
这事可能需要台湾银行帮忙,或许荷兰东印度公司也能提供帮助。不过后者丢掉福尔摩萨岛后,允不允许东岸越南公司深入暹罗与他们抢生意,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暹罗那边还有英、法等国商人的利益,复杂得很,东岸越南公司作为一个后来者,如何操作,真的要好好思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