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印度的加速(第1 / 2页)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控制其人民的一切,才是真正的暴利。你以为从中国运一船丝绸到欧洲售卖,那就是暴利了吗?或许是吧,但那才几个钱?真正的暴利,是让上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民众辛辛苦苦地为你打工,他们产出的财富让你拿走大部分,只留下一点勉强生活,这才是真真正正、旷古烁今的暴利!
姚同姚主任也参加了这场法会,并宣布捐赠两百圆现金作为表率,随后,他便在警卫的扈从下回到了管委会,一片位于第乌河北岸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是新修建的,之所以迁到通过展界协议获得的新土地上,也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决心,即第乌管委会对河北岸地区发展的重视,他们绝对不会放弃这片新得到的土地,任何情况下都不会!
姚同姚主任如今就在仔细审视这些流淌着黄金的贸易。他看得很仔细,每一项都不漏过。第乌管委会能有如今这么宽裕的财政,这些贸易才是主因。换句话说,这是他们管委会立足的根基,是他们富裕和幸福生活的源泉,是他们可以肆意干涉阿拉伯半岛、印度次大陆和东印度群岛局势的最强大武器,不能不慎重。
第乌管委会派了数十人在巴吉的地盘上充当顾问。他们之前侧重帮助其整训军队,培养官员,现在地盘稳固了,开始分出一部分精力,帮助其发展经济了。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东岸人帮助巴吉发展自己地盘的经济,这是多么深沉的“父爱”啊。不过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说法,东岸人投资这么久,终于可以开始收割利润了。巴吉控制区的生产恢复越快,出产的财富越多,东岸人的利润也就越大,其百姓被第乌管委会间接盘剥的程度也就越深。毕竟,双方之间可是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的呢,巴吉地盘上出产的一切商品将由东岸人包销,他们的进口商品也是一样——准确地说,东非运输公司及其旗下代理人们掌握着这个国家最根本的经济命脉。
而在印度这样乱世苗头已经非常明显的国度,有人有枪就是草头王,就没人敢于轻视。因此,巴吉自被艾哈迈达巴德总督招安后,官越做越大,目前已经控制着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七十多万人口,实力强劲无比,无人敢于招惹。随着拉杰普特地区大量军队被德里方面抽调,到马拉塔高原一带作战,巴吉的三万大军在当地愈发重要,总督阁下想要动一动,都得费很大劲,成功的可能性也很低。
去年(1704年),巴吉这个穷兵黩武的家伙为了支付一批武器的进口货款,就在辖区内大肆征粮,共出口了超过四万吨当地盛产的大麦、小麦、玉米及各类蔬菜水果到第乌港,且价格非常可怜,总共只拿到了不到五十万圆的资金。这些食品,部分由第乌、浅岛两县的居民就地消耗,有效维持了他们较高的生活水平(食品开支减少),部分转售到新华夏岛、吉布提、层拔岛、巴林岛等地,为东非运输公司赚取了不少的利润。
与拉杰普特共和国成功的故事差不多,另外一位拉杰普特人巴吉也已经成了印度西北部诸多新晋军阀之一。他麾下的军队目前已经扩大到了三万多人,虽然只有一万多条枪、三千匹马,但训练程度不低,和相同数量的敌军打起来胜算颇大,就是对上一般的五六万印度军队,也有一战之力。
另外,巴吉还向第乌出口了大量牲畜(好吧,没有神圣的白牛……)、宝石、椰子、虫漆、蜂蜜、蜡、芝麻油、生丝(旁遮普生丝)、香料等等,几乎什么能换钱就卖什么,而且还没有定价权,不知道多少利益外流,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至于日后他们会不会向阿拉伯半岛的纵深区域进军,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短期内应该不会了。他们这个新生国家已经欠下了第乌管委会官民总计八十余万圆的贷款,继续往沙漠腹地进攻,意义不大,花费却不少,对他们而言负担过重,不值得。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里,拉杰普特共和国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发展地方经济,并制定还款计划。东岸人给的贷款利率可不低,若不加紧偿还的话,利滚利之下怕是会吃大亏。
东非运输公司现在甚至已经有了几个在新华夏、义成、河中等地畅销的品牌,比如第乌香油、浅岛茴香、印度宝石、拉杰普特虫漆等等,每年获利巨万。若是让巴吉地盘上的那些印度商人们了解到,不知道会不会羡慕得口水都流下来。小贩们深入农村,一点一点辛苦收集,小批发商再从小贩手里拿货,然后卖给大批发商,大批发商则和第乌、浅岛的东岸人对接。一种商品在东岸本土的售价,往往十倍甚至数十倍于印度农村最初的价格,这其中的利润大头最终被谁赚走了,不言而喻。
攻取敌国首都后,拉杰普特人正式宣布成立拉杰普特共和国,然后不断对逃散的阿曼人进行追剿,占领了阿曼湾沿岸大片水草还算丰美的土地,将敌人彻底赶进了沙漠之中。目前,该国的正规军事力量共有约两万六千人,编有三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已经不是阿曼人所能够抵抗的了。驻马斯喀特的东岸军事顾问团团长介绍,拉杰普特共和国大概只需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彻底扫清残敌,取得最终的胜利。
印度人,也就赚个辛苦钱罢了!
土地上原本生活着两万多印度人,这些年来已陆续搬迁到了阿曼湾一带,即拉杰普特人控制的地区。至此,先后迁移到马斯喀特苏丹国境内的拉杰普特人总数已经超过了十五万(含多年来因为经济原因非法入境后又被遣送过去的印度人)。他们经过卧薪尝胆,再加东岸人在武器弹药、军队建设以及海上运输等方面的支援,终于在围攻两年之后击败了马斯喀特的阿拉伯人,成功占领了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