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翻脸与翻书(第2 / 2页)
1682年6月的法兰西王国,已经慢慢恢复了一丝往日的繁华。在这个国家的心脏巴黎城,法王路易十四刚刚结束了一场奢侈的宫廷宴会。作为华夏东岸共和国驻巴黎时节,林定之也受到了邀请,他携带自己的夫人参加了这场宴会,并包括科尔贝尔、卢瓦在内的诸多路易宠臣进行交谈。
拉布吕耶尔这话说得林定之心有戚戚。在他看来,奥斯曼的陆军确实因为来源复杂、机构臃肿、信仰不一、战术落后、装备简陋而极大影响了战斗力,如今虽然他们刚刚在匈牙利取得了一次胜利,但那是建立在奥地利人步步退缩收缩兵力的基础上的。如果他们不见好就收的话,天知道后面会怎样,不过这却不是东岸人能左右得了的了,希望他们运气不错吧。
今天凡尔赛宫内表演的是莫里哀经典剧目《吝啬鬼》,这部描写守财奴阿巴贡的喜剧简直绝了,主角吝啬到甚至连“祝你有个好时光”都不肯说,只愿说“借你个好时光”,诸如此类的讽刺场景被莫里哀刻画得淋漓尽致,受到了各阶层的一致欢迎,出来的前4年内演出了47次,是仅次于《伪君子》的演出频率第二高的剧目。
而在发现与联合省改善关系比较困难之后,东岸人果断调整了外交策略,开始亡羊补牢,尝试与法国和好。而法国人因为在欧洲外交上的孤立(周围都是敌人或潜在的敌人,谁让你想侵吞人家的国土呢……),对于和东岸改善关系一拍即合,两国在巴黎迅速进行谈判,然后达成了一揽子协议,让海牙方面非常不安,甚至就连与东岸人交好的共和派议员们都私下里来信询问,可见东、法之间这种关系的快速转变让很多人都变得极其不适应。
这些冷遇都使得它更加愤懑,开始以更加尖刻和讽刺的语言来批评他看不惯的东西。比如,林定之就听说他打算在写一本描述巴黎上流社会各色人等的书籍,并用“皇家动物园”来形容这些贵族、官员们,挺有意思的。
而东岸在与法国改善关系之后,因为两国都有着共同的盟友奥斯曼帝国,双边关系便更加巩固。东岸在今年年初往法国拉罗谢尔港出口了一大批生产军工器械的机器设备后,法国人便投桃报李地开放了更多的商业市场,反正他们问谁买不是买,受损失的是德意志和意大利地区的手工业者罢了,谁又真正关心呢?
后来,因为孔代亲王的缘故,拉布吕耶尔被其他一些大贵族所看重,获得了出入宫廷的机会,这既给了他梦寐以求的往上爬的机会,同时也使得他这种没什么根脚的人受到了巨大的歧视。而且他这个人不善于拉关系,更不是很擅长阿谀奉承别人,虽然有些才能,但总是冷言冷语的,时间长了自然没多少人愿意给他好脸色,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风言风语。
“现在贵族里面的蠢货太多,不过总算在这件事上做对了一次。”拉布吕耶尔的话一如既往地尖刻,只听他继续评论道:“其实直到昨天还有人提议与奥斯曼帝国解除事实上的联盟关系呢,你说蠢不蠢?奥地利人是我们和土耳其人共同的敌人,本就应该协同打击,但居然有人以宗教因素为借口要求与他们翻脸,这真是可笑。”
林定之知道这个男人,拉布吕耶尔,今年37岁,巴黎小公务员的儿子,家里有点钱,送他学了法律,同时还花钱捐了一个小官。本来拉布吕耶尔的命运就如同巴黎千千万万的官僚子弟的命运一样,每日里互相间勾心斗角而又争相对上司献媚,以求得一官半职的晋升。不过他这个人机遇比较好,因为文武双全的缘故,被孔代亲王看中,做了他孙子的家庭教师,就此开始了发迹。
“你这话可一点都不虔诚,拉布吕耶尔先生,这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就像莫里哀先生那样。”林定之说道。
“陛下还是很怀念莫里哀,虽然他已经去世九年了。”宴会结束后的小憩时光里,一位矮小的中年男人坐到了林定之的对面,评论道。
“像他一样在临终前没有神父愿意来给他做临终忏悔么?呵呵,我并不担心这一点,我的叔叔在教会里做事,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拉布吕耶尔哈哈一笑,用一种戏谑的语气说道:“与信仰异教的国家合作并不可耻,事实上这些年来奥斯曼帝国帮我们吸引了很多奥地利的主力部队,使得他们不能全力体育我们抗争,只能依靠那些一盘散沙的德意志诸侯兵,这自然是屡战屡败了。而我们呢,说实话也帮奥斯曼帝国吸引了不少火力,至少在过去几年内,因为我们与奥地利王国的持续交战,吸引了他们大量的兵力,这给了麻烦缠身的奥斯曼帝国(彼时同时与波兰、俄罗斯起了龌蹉)极大的帮助。现在听说他们因为匈牙利又与奥地利人闹僵了,估计过不了多少日子就会派使者上门来与我们商量,继续帮忙牵制奥地利的主力了吧?反正那些人马还驻扎在我们的边境外呢,吸引也很简单,就是不知道他们能做到哪一步了。不过说实话我不是很看好,因为奥地利军队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弱,虽然不如我们法兰西的陆军,但也绝对不容小觑。即便是一支偏师,我怕奥斯曼帝国那种混乱的军队,也不一定能干得过,除非他们的兵力占据了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