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分裂与判断(第2 / 2页)
1672年12月中旬,李晴不得不中断了在奥斯曼帝国长达半年之久的外交和商务活动,乘坐一艘阿姆斯特丹商站的船只返回了联合省。
“谢谢您的提醒,我会注意的。不过这些短期内都不重要,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看起来已经迫在眉睫的战争。”德维特议长最后说道。
李晴估计,目前大概第一批波兰奴隶已经运抵克里米亚半岛了。有高文刚和马拉提两名还算干练的部下在那儿处理奴隶交割的事情,他还是比较放心的,一般误不了事。至于他自己,还是先赶快回到阿姆斯特丹吧,接下来一段时间这里才是整个欧洲的风暴中心,他可不能缺席了。
“我热爱和平,不喜欢战争,但联合省的邻居们却都不是什么好兄弟。他们试图联合起来,用武力毁灭我们这个和平、富饶、繁荣的共和国,这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德维特议长回应道:“法兰西、瑞典、明斯特、科隆,也许还有英格兰,这些国家对尼德兰虎视眈眈,妄想瓜分我们的国土和财富,奴役我们的人民,我们必将与他们战斗到底。”
这些劳动力,对东岸未来的发展还是挺重要的,因为国内的伐木场、矿山、砖窑场、采石场、农场、种植园、建筑队等机构如今正对劳动力如饥似渴呢!受限于政策的因素,他们无法对每年移民到东岸本土的海量明国人、清国人做什么,但对于贩卖而来的黑奴、白奴什么的,他们使用起来可就没有丝毫心里压力了。
“作为这个世界上不多的共和国家之一,我谨代表华夏东岸共和国支持贵国抗击侵略的正义行为。”李晴立刻说道:“为此,我国政府已经正式决定接受贵国的提议,派遣部分军队以雇佣军的形式加入贵国一方作战,捍卫共和。另外,物资方面也将敞开供应,且价格公道,全力保障贵国的物资储备。”
对于此,李晴是乐见其成的。他没有太多的圣母情结,对发生在波兰东南部地区的所谓人道主义灾难也没什么触动,与这些相比,他更关心的是克里米亚鞑靼人够不够给力,能不能在波兰人反应过来之前搜集到足够的人口,然后统一后送到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哈吉港与东岸人进行交割。
“很感谢贵国的帮助。”德维特议长的脸上泛起了笑容:“您在荷兰也生活多年了,知道我们国家的一些事情。原本是反抗西班牙人统治时期军队中间的市民兵,如今他们的战斗力确实大不如前了。或许他们仍然忠诚热忱,但毫无疑问他们的战斗意志和战斗技能退化了很多,已经不足以再经历高强度的战争了。因此,贵国的帮助恰好是雪中送炭,非常及时,如果他们能够尽快抵达的话就更棒了。”
占领了这个要塞后,波兰东部重镇卢布林就彻底暴露在了土耳其人的兵峰之下,并且周围已经没有什么成建制的抵抗力量了——从本世纪以来的历次战争都可以看出,波兰是个一盘散沙的国家,且无常备军,因此在战争初期总是被敌人长驱直入,土耳其人是这样,当年俄国人、瑞典人都是如此,也就战力低下的勃兰登堡-普鲁士人连“封印”状态的波兰都打不过——据李晴离开伊斯坦布尔前得到的消息,艾哈迈德大维齐统率的大军前锋已于三个月前进占了卢布林这座重要城市,整个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东南部基本已经沦陷,来自克里米亚汗国的数万骑兵就如同闯入了羊群之中的虎狼一般,开始了大抢特抢,而这同样也是奥斯曼苏丹和大维齐许诺给克里米亚的格莱大汗的“礼物”,以作为对他们出兵助战的奖赏。
“你们是雇主,你们说了算。”李晴闻言哈哈一笑,说道:“反正从出发那天起就是你们在支付费用了,既然已经决定要他们快速抵达联合省,那么我马上就安排人写信过去,相信在明年春季的时候,就能分批抵达荷兰省了。不过,议长先生,我希望等我国的军队抵达时,能够分出一小部分出来保护您和您的家人的安全。我注意到,您出入大街要么是单身独行,要么只带一两个仆人,这是远远不够的。您知道的,由于您在联合省兢兢业业二十年的工作,享有了巨大的声望,一些阴谋家如果不扳倒您的话,肯定会睡不着觉的。而从政治上扳倒实在太难了,因为您即便一时落选也可以东山再起,这让他们始终无法放心,因此这些人可能会做出一些狗急跳墙的举动,危害到您的生命安全。请相信我,议长先生,我这是为了您和您的家人考虑,因为您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值得我们这么做。”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10月份的时候终于开进了波兰境内,并且第一时间对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卡梅尼察要塞进行了围攻。守卫要塞的波兰士兵并不是很多,只有一千多人的样子,另外还有少许德意志雇佣兵及临时募集起来的农兵,因此尽管要塞颇为坚固,但奥斯曼近二十万大军并没有费什么力气,只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就彻底攻拔了这座要塞,然后将其夷为平地。
“那么你们是判断有人要对我不利了?”德维特议长轻声自语道,他没指望从李晴那里得到什么回答,实际上他自己非常清楚,要对付他的只有那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