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召见,山东于七(第2 / 4页)
“你们就先说说在山东受的苦,又是怎么逃难到北京的。”顾应慧在旁提点道:“殿下宽仁,你们实话实说,不要害怕。”
一路上。这个情报局的职员便没停嘴,絮絮叨叨地讲着礼仪。讲着注意事项。李茂林兄妹一个劲儿地点头,想拼命地记在心里,可紧张的脑子却有些转不动,迷迷糊糊地似在梦中。就这样迷迷糊糊地到了地方,迷迷糊糊地交出身上的武器,迷迷糊糊地被搜身。迷迷糊糊地进了朱永兴宽大的办公室。
“还不拜见殿下千岁。”顾应慧有些无奈地提醒着迷迷糊糊的兄妹俩。
“草,草民拜见殿下。”李茂林身子一震,赶忙跪倒叩拜,“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英梅也跟着跪倒,只是叩头,却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免礼,赐座。”朱永兴简短地吩咐,然后笑着对顾应慧调侃道:“紧张了,定是你派的人没交代清楚,倒把他们吓着了。”
“好吧,就听你的。地方呢,就不用换了吧!”朱永兴苦笑了一下,纳谏如流。
……………
进了广州,李茂林兄弟便被顾应慧派人先安置到了驿站,他得先去情报局报到,然后去述职。
在驿站安顿下来,李英梅便拉着哥哥出去看看。因为她看出哥哥情绪不高,便想借着别的事情分散下注意力,顺便散散心。
李茂林自然知道妹妹的好意,看她满怀歉疚的眼神,知道若不答应,恐怕她心里会更过意不去,便强笑着和妹妹出了驿馆,在街头闲逛。
“殿下威名远播,在北方都传说您三头六臂,战神下凡,他们自是害怕。”顾应慧是打趣,也是恭维地回了话,转身对兄妹二人说道:“起来吧,殿下问什么要好好回话。”
兄妹二人又叩头,才局促地站起来,顺着顾应慧手指的位置,小心翼翼地坐了半边身子,低着头等着问话。
朱永兴习惯了,可也很无奈。身边的近人还好,那些初见自己的,别说是平头百姓,即便是马上要赴任的官员,都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这种封建等级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绝不是他表现得随意亲和,便能改变的。
“嗯,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朱永兴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就是想问问你们山东的情况,还有,你们知道山东的于七吗?要是知道,就说说对他的印象。”
李茂林的头微微转了转,不知道是在思索,还是想看看妹子。
广州光复已有一年,又通海贸,自然不比滇省身处内6,交通不便,恢复的度更为惊人。虽然李氏兄妹因为不熟悉道路,只在驿馆的周边街道上转了转,可相比北方的凋弊和百姓的贫困,也是极为惊讶。甚至兄妹俩还看到了西夷人在招摇过市,更是眼睛瞪得差点掉在地上。
而一年的时间,也足够光复区的人们重新蓄起头,这让头上裹布的李茂林很是自惭形秽。挺大的汉子竟然有些畏缩。而顾应慧走得匆忙,也忘了给两人留下些钱,从北方带来的碎银和铜板自是不能花,不时闻着不知哪里飘来的香味儿,兄弟俩肚中更感饥饿,匆匆赶回驿馆。想先吃上顿免费的晚饭再说。
“你们俩跑哪去了?”驿馆门口,急得满头大汗的一个顾应慧的手下上来便是埋怨,“快,跟我走,殿下要见你们。”
啊,李茂林兄妹大吃一惊,一时间光剩目瞪口呆,傻了一般。
“啊什么啊,快跟我走。”顾应慧的手下不耐烦地一指旁边的马车。“上车,上车,你们真是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份儿,竟能蒙殿下召见。那个,顾大人可说了,见了殿下老老实实的,可千万别冲撞了殿下。若是象上次那样,顾大人又得被你们牵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