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 第529节(第1 / 5页)
当时韩六娘还笑话他是重女轻男,怎么儿子就得吃苦,女儿便要好好呵护?越人瑾还振振有词:臭小子怎么能跟香香软软的女儿比?
“你怎么有脸回来。”
了了问。
每一个字都是那么冷淡,充满讥讽之意。
越人瑾没想到女儿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会是这个,他愕然不已,“秀秀……”
他也想方设法给她寻了个人品才貌都无比出众的未婚夫,想让女儿后半生幸福,对很多人来说,这已经是极好的父亲了。
“六娘。”
越人瑾朝妻子摇摇头,“秀秀与我数年未见,感到生疏也是理所当然的,这都是我不好,你别说她。”
母亲斥责孩子时,父亲往往会充当这样一个和事老的角色,从而轻松获得孩子的心,得到“爹比娘好,我更喜欢爹”之类的评价。原因很简单,母亲承担了绝大多数的育儿工作,而未成年的孩子总是麻烦不断,这些麻烦,大都会由母亲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与孩子会不停地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而避开这些矛盾的父亲,则刚刚好成为救世主。
怎样使用筷子,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怎样学习,怎样为人处世……稚嫩的孩子会一次又一次犯错,母亲因此不得不斥责或是惩罚,她们对家庭付出的越多,在家庭中就越难占据主导地位。
“如果不是旁人介绍,我都认不出你。”
了了打量了一番越人瑾,“你没有羞耻之心吗?”
摆出一副要与她好好相处培养感情的模样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以为她会是他想象中那种乖巧可爱崇拜父亲的女儿?
在不知道了了是自己女儿时,越人瑾输给她,会有一种极强的颓丧感,但在知道她是自己的女儿后,身为父亲的权威似乎能够盖过之前的失败,越人瑾道:“你怎么能这样跟爹说话?”
“这些年,爹是对不起你跟你娘,但——”
孩子是很机灵的,孩子很容易察觉到在这个家里谁的权力最大,与权力相比,贡献不值一提。
更别提许多如韩六娘这样的母亲,将之认为“幸福”。她们一马当先的为丈夫与儿子冲锋陷阵,生怕有人危及他们的利益,反倒对自身的失权毫无察觉。
果然,在越人瑾开口后,韩六娘不再数落了了,她看得出这对父女之间的生疏,于是主动给两人创造相处机会:“我去看看药煎好了没,秀秀,你陪你爹说说话。”
韩六娘一走,越人瑾更觉尴尬,他不知要对女儿说些什么,他想,也许女儿并没有认出他,所以才会那样对他?可她分明会使修罗刀,那应该也认得出他的刀法……
妻子怀孕时,他便与她一同畅想过未来,若是儿子,他便教他习武,传授给他修罗刀法,若是女儿……越人瑾可舍不得女儿吃苦受罪,练武是极辛苦,又很难得到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