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义工(第1 / 2页)
情之一字,有时真的是不可理喻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汉人与西域百姓信仰不同,无论做什么总是隔着一层,做起事来不免处处掣肘,事倍而功半,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他们对帖木儿东征并没有太大的抵触和畏惧?他们了解帖木儿么?他们接触过帖木儿么?都没有,只因为帖木儿比我们有优势。
“我作证:除阿拉外,再没有神,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
夏浔招呼刘玉珏坐下,轻叹道:“元时回回遍天下,现在回民也许不是遍天下,但是在这里,他们却是绝对的主宰,敦煌重归大明已经四十多年,可是朝廷在这里却始终没有多大的建树,固然,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朝廷对西域的控制,远不及元朝时候对西域的控制,这是事实。
礼拜寺里,夏浔随着大长老的声音,庄重地背诵着这句誓言。接受这一证言,并当众背诵,就是正式的穆斯林了。礼拜寺里没有神佛的雕像和画像,回教反对偶像崇拜,所以里边非常的整洁简单,而仪式较其他宗教也相对简单的多。
夏浔摇头道:“不不不,继续盯着,了解他们的一切动静,会有大用处的,不过,现在还不方便动他们。我在这儿,大约只能待二十来天,等到天气稍暖,就得继续西行,去见见那位刚刚走马上任的哈密王,在此之前,我会把敦煌,来一个彻底大清洗的!”
现在我已经查到有几家豪门,同瓦剌和蒙古斯坦那边的势力接触过于频繁,非常的可疑,至少……我有七成把握,他们即便不是对方的奸细,也与对方是有相当密切的合作关系的。国公你看,咱们要不要动用强硬手段,先把他们控制起来再说?”
“是!”
咱们的人没有西域本地人,同人家一说话,就能被人看出是中原汉人,打听消息之所以吃力,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幸好,西琳和让娜姑娘提供的消息,可以让咱们有的放矢的进行监视和了解,这一来,才算约摸掌握了一些东西。
刘玉珏立即欠身答应,毫无犹豫。
夏浔沉吟了一下,严肃地道:“真正的宗教,其教义都是导人向善的。回回教传至中土后,各地教门的教义教旨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变化,但是它的其本信条并没有变化,清真言中所说的,的确是导人向善的道理。我的好友郑和也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以前从他那里,我对回教多少就了解一些,对该教的教义,基本上我都是赞同的,我既入教,当然要遵守教规。当然,我不讳言,于此时入教,我确实还有一些其它的考虑。”
清真是明末清初才开始流行的称呼,以前它被称为天方教、大食教、回回教,现在最通俗的称呼就是回教,因此这寺庙现在被称作礼拜寺,而非清真寺。
刘玉珏好奇地道:“国公是真心入教么?”
入教仪式虽然庄严,却实在是简单之极,只有各地匆匆赶来进行观礼的众多回教长老,彰显着今日入教信徒有着不同于寻常教徒的身份。入教之后,便成为一名穆斯林,敦煌大长老又召集所有长老公议,公推虔诚的穆斯林杨旭为伊玛目。
夏浔听了刘玉珏的话,笑道:“阿訇么,我怕做不来,不过我既入教,相信诸位长老一定会给我一个相称的身份,堂堂大明国公,怎么也不能当成普通信徒对待的!”
刘玉珏收敛心神,答道:“国公,沙州这地方连结东西,不管是东土的汉人,还是波斯、大食的商贾,甚至东蒙古的鞑靼人、西蒙古的瓦剌人、南边的吐番人,都会经常出现在这里,其中难免有些细作探子,而交往的频繁,也使得沙州权贵同各方势力都保持着相对密切的联系,情形的确非常复杂。
他对夏浔,是无条件的信任,不管夏浔做出何种安排,他唯一要做的,就只是努力去执行。
刘玉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夏浔笑问道:“好了,说说看,你都打听到什么消息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我们要经营西域,除了要让这里的汉人多起来,还要团结这里的回回人,而团结回回,最好的方法莫如与他们成为兄弟,获得他们的信任。宗教的力量有多大,你看白莲教就知道了,对正当的宗教,压制是没用的,应以疏导为上!自古治理边陲,所用办法莫不是威之以武,同之以利,化之以文,我这未尝不是同化的一种手段,当然,入乡随俗,在我们这里,政教分离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