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看你怎么死(第1 / 2页)
这位西夏王妃害死成吉思汗的手段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她是下毒,另一种说她是侍寝的时候一口咬掉了成吉思汗的生殖器官。
夏浔似笑非笑地瞟他一眼,问道:“那又怎样?”
就算成吉思汗自己的妃子,侍寝时也是要赤身裸体受到检查的,何况是被俘的西夏王妃,两手空空的西夏王妃下毒一说不太可能,她最致命的暴力手段恐怕只剩下“咬”了。
夏浔暗暗寻思着,没有说话,那徐亦达有心巴结,见夏浔笑了一下便沉默不语,忙又找起话题来:“末将听说德州一线正在集结精锐之师,准备候着国公您去操演武艺呢,据末将所知,异国使节来我大明,朝廷为此大动干弋,演军习武的还前所未有,如今这般炫耀军威,莫非是有仗要打了?”
由此,夏浔忽然想到了与帖木儿极其相似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死因同样有着重重迷团,元人修的史书中说,成吉思汗是打猎的时候堕马跌伤,当夜便高烧不退,暴卒。从幼年时就生长在马背上的成吉思汗会堕马受伤?好吧,就算是堕马受伤,顶多流血过多,再不然就年纪大了,摔个骨折,怎么会当夜便高烧不退?
夏浔哑然失笑,打个哈哈道:“不可能的,德州阅兵,并非是要打仗,你不要胡思乱想啦,就算帖木儿王国真的要打,也不会……”
明朝修《元史》,方孝孺的师傅大儒宋濂只用二十个字交待了一代天骄的死因,“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徒之行宫。”说他病重而死,一句“不豫”了事,死因还是不清不楚。
他的声音放低了些,说道:“昔日若非国公有勇有谋,整个燕王府都要被炸平了,哪有今日天下、哪有今日的皇上啊,国公您功勋卓著,最受皇上宠信,前番五省总督,剿倭战绩可圈可点,若真要西征,没准儿这大元帅就是国公您的!”
出使蒙古的罗马教廷使节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其所文章则说,成吉思汗可能是被雷电击中身亡的,不知道这种说法宗教意味是不是重了些。
为了东征,他从洪武初年起,便不断派人赴大明纳贡称臣,实则窥探虚实,东征之前,又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先大肆营建撒马尔罕,稳固自己的大后方,然后以七十万之众,驱数百万牛羊为军粮,浩荡东来,这样一个既大胆又谨慎的统帅,如果他的身体已经病弱不堪,他真的敢以倾国之力冒此奇险?
本来夏浔担心的只是自己的出现,改变帖木儿东征的时间,由着这个想法延伸开去,突然又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另外一个疑问:帖木儿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他从一个弱小的部落酋长,渐渐吞并金帐汗国,东征西杀,比起‘灭国四十’的成吉思汗来,战绩也毫不逊色,最终统治了西亚、中亚、和南亚无比广袤的领土,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主。
他如此慎重的安排,分明是把大明当成了他最强劲的对手,这样一个人,应该明白他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征服大明,应该明白如果他这个最高统治者在东征途中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哪怕是重病不起,都足以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
如果帖木儿东征提前一年,那么他的大军就能杀到大明边界,双方必有一番血战,将有多少将士战死沙场,大明帝国将蒙受多么重大的损失。如果自己的出现促使帖木儿将东征时间押后,那又是一个怎样的局面?不等帖木儿东征,他就病死了,帖木儿帝国内乱,战争危机迎刃而解。
如果他在东征之前已经有了病重之兆,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会好好的守在撒马尔罕,确保他的政权顺利交接,他的王国继续下去呢,还是会像史学家们那诗人般的浪漫想法所言:什么垂垂老去的雄狮必欲谋求最后辉煌而执意东征,哪怕他的所有精锐葬送在东方,他的一生基业付之流水?
徐亦达喜道:“这么说,是真的有仗要打了?哈哈,有仗打就好。国公何必自谦呢……”
马可·波罗则说成吉思汗是中了西夏人的毒箭而死,照理说,当时成吉思汗已经六十多岁,再加上那种地位,不太可能亲自冲锋陷阵了,箭的射程又有限,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夏浔笑道:“朝中自有骁将,如果真要打仗,也未必轮得到本国公啊。”
至于最后一种说法,则根本不载于史,正史上没有,野史上也没有,而是流传在蒙古人中间的一个口口相传的传说,说成吉思汗征服西夏的时候,俘虏了西夏王妃,见她年轻貌美,便要她侍寝,结果被这位刚烈的王妃害死。
徐亦达兴奋地道:“国公爷,末将有个不情之请,若是国公能挂帅出征,可千万莫要忘了末将呀,末将本是一个武人,如今做了这王府护卫,清闲倒是清闲,可是闲得骨头都疼,末将还是喜欢冲锋陷阵,战场厮杀,国公若是挂帅出征,千万要给末将一个机会呀,纵是做一马前小卒,末将也心甘情愿。”
夏浔并不记得帖木儿大帝东征的准确时间,他想的是,如果因为自己的出现,让历史出现哪怕一点小小的偏差,比如说……促使帖木儿东征的时间提前,本该半道暴病身亡的帖木儿还会在半道上就病死吗?
一丝阴影,悄悄地爬到了夏浔的脑海里:“如果帖木儿没有半途暴病而卒,那么他一定会兵临大明国界。鞑靼和瓦剌不会成为帖木儿的盟友,却也不会援助大明,很可能他们也要发兵南下,分一杯羹。狮虎肆虐之下,大明就算能胜,那得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
徐亦达刚刚说到北平燕王府险些被炸的事,这时又提起帖木儿,一个古怪的念头便不可遏止地浮现在他的心头:“如果没有我,朱棣早在北平就炸死了,北平永远也变不成北京,世上再无永乐大帝,现在依旧是朱允炆当国,那么……帖木儿大帝东征,半途暴病而卒的事,是一个必然还是一个偶然呢?”
夏浔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帖木儿……到底是怎么死的?”
“真的打到咱大明边境上来!”这句话尚未说出口,夏浔的声音忽地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