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看你怎么死(第2 / 2页)
如果,跛子大帝依旧如期东来,他倒想看看:“帖木儿到底是怎么死的?”
夏浔在鲁王府待的时间并不长,鲁王对他其实是挺客气的,明初的藩王大多很骄横,哪怕你有朝堂上权力再大,也改变不了君与臣这个现实的区别,他也不需要奉迎你什么,可鲁王不是这样一个王爷。
夏浔微微一笑,说道:“各位尊使身居遥远西陲,此间景致,怕是没有机会再看一次,就放下心怀,四处逛逛,好好欣赏一番吧,请……”
鲁王挽留再三,这才亲自起身送客,起身之际,小鲁王也偷偷地松了口气,对夏浔来说,这种款待是个煎熬,对他又何尝不是。鲁王送到二门,夏浔便躬身致谢,请鲁王留步了,君臣终究有别,鲁王再往前送,那夏浔就算是僭越了,一旦被御使察知,是要弹劾他的。
阿尔都沙等人向他拱拱手,便四散开来,夏浔依旧站在玉皇观前,向一个靠拢过来的侍卫打扮的人低声问道:“德州那边,已经准备妥当了?”
小王爷受了母后吩咐,没敢喝酒,只能以茶代酒,所以才把鲁王府的臣僚都找来做陪客,夏浔举目望去,一个也不认识,这酒又怎能喝得畅快?可鲁王府的臣僚们都已来了,他又不能马上就走,所以只好耐着性子坐着,磨了一个多时辰,看看时机差不多了,这才起身致谢告辞。
“是,遵国公吩咐,尽调各地精兵,德州军营每日操演,战阵已然纯熟,只候国公前去了。”
成吉思汗的确有每征服一处,便霸占那里君主女人的嗜好,被后代史学家戏称为播种机,据估算,目前世界上有一千六百万人与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在成吉大汗的大军征服的王国之中,西夏国受到的屠戮也确实是最严重的,整个王国的一切几乎都被破坏殆尽了。而且这件事虽不载于史,却偏偏在敬畏成吉思汗如天神般的蒙古人中间广为流传。
夏浔听了恍然大悟,没准这徐亦达当初就是燕王府的一个门军,自己出来进去的,与他的确是有过几面之缘。自己救下燕王的事旁人不知道,燕王府的人可是都清楚,他能记住自己模样,便也无甚希奇了。不过……皇上昔日的亲卫,如今竟做了兖王府的护军千户,看来皇上对诸王也是有所警惕的呀。
所以夏浔一直觉得,很有可能,这才是真正的事实真相。只不过,在一个帝王身上发生如此难以启齿的大丑闻,当然能瞒被瞒。历史的真相,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粉饰的面目全非。现在夏浔想到的,是一个让他不能不想,又不敢去想的话题。
徐亦达连忙客气地答道:“当年皇上还在北平潜邸的时候,末将是燕王府的一个护卫,那时候曾与国公有过几面之缘,此后,末将也时常听起国公的名字和种种事迹呢。呵呵,国公贵人多忘事,想是不记得末将了,可是国公的形貌,末将却一直铭记在心呢。”
他觉得自己的想法很荒诞,很疯狂,却又不能不去想:“帖木儿,还会不会像历史上一样死去?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千幸万幸,他当时已经有了一个正妃一个侧妃,正妃当时尚无所出,侧妃倒是给他生下一个儿子,那时还没满月呢,这个孩子就是如今这位小鲁王了。今年年初,小鲁王刚刚受了永乐皇帝的金册御印,继承鲁王之位,今天还是他头一回迎接夏浔这等品秩的朝廷大员,他甚至比夏浔更加的诚惶诚恐,生怕失了礼仪。
“好,离开济南之后,我们便赶赴德州。”
上一任鲁王人也不错,聪慧儒雅,斯文知礼,对地方上从无滋扰之举。不过上一位鲁王比齐王更喜欢仙道一类虚无缥缈的东西,一直想着成仙得道,所以请了一些炼丹士,整天在府里炼丹、服丹、打坐练气,结果刚满十九岁就让丹药给毒死了。
夏浔此番陪着帖木儿帝国的人出来,本来只是打酱油来着,皇帝对这个西方的强大国家十分看重,他却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在他的想法里面,大明和这个在西方正如日中天的大帝国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交集。但是现在他改变想法了,他要尽展大明军威,对帖木儿帝国的“军事考察团”以强大心理威慑,将帖木儿帝国东征的时间无限押后,直至帖木儿病死在撒拉儿罕。
这位鲁王……才十四岁,刚刚继承王位,并且由皇帝下旨赐以护卫。
“哦?”夏浔睨了他一眼,奇道:“将军与我可曾谋面么?”
“我中国有五岳,泰山乃五岳之首。立于泰山之上,东望大海,西襟黄河,汶水环绕,前瞻圣城曲阜,背依泉城济南,以拔地通天之势雄峙于东方,故而又被尊为‘天下第一山’,自古帝王,封禅天地,都要到泰山上,在山顶祭天,报天之功,在山下祭地,报地之功,此乃封祥之地!几位贵使,看这风光如何?”
徐亦达策马靠近夏浔,殷勤地道:“国公爷,多年未见,国公爷英朗如昔呀。”
阿尔都沙站在山顶,眺望着锦绣山河,无限陶醉地道:“美,真是太美了,好像人间仙境一样!”
鲁王止步,尤嫌礼仪不足,眼前这位国公可是皇上跟前炙手可热的红人儿,自己是皇上的侄子,他是皇上的连襟,论起私谊来那是本家的长辈,所以便派了王府护军的右千户徐亦达护送夏浔返回驿馆。这位徐亦达徐千户三十出头,生得高大威武,候得夏浔上马后,这位右千户便也扳鞍上马,领着百余名护军,护送夏浔浩浩荡荡返回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