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 登陆澎湖(第1 / 5页)
然而在这个时代,由于日军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全面压倒国防空军的新式战斗机,所以日本在通过各种途径和中国交流着有关飞机方面的技术的同时,也比历史上更加提前的发展了四式这种最新式的战斗机。
九七式战斗机由日本中岛飞机公司设计生产,其它制造厂家还包括立川飞机制造厂和满洲飞机制造厂。历史上的总产量约3386架。由于该机拥有极好的水平机动性,因此也被称为“终极的轻型战斗机”。
这种战机主要是在1938年开始配发前线部队,并参与了历史上的诺门罕战役,在和苏联空军的伊15以及伊16战斗机交战中日本宣称击落了苏联1252架飞机(苏联资料中被击落的飞机仅有200架),而日本陆军承认损失是遭击落与重损共157架(未归还机与被击落机64架,其中九七战51架,53名驾驶战死)。比起苏联,日本的飞行机耗损达到参战机的6成。
至于一式战机则主要是中岛飞机公司于1937年12月在日本陆军的指示下开发的单发单座战斗机。用于取代九七式战斗机。
需要说明的是,零式战斗机在当年的知名度,正确的说应当是‘在海外最出名‘。当时日本国内因为战意宣扬电影‘加藤隼战斗队‘的上映,反倒是陆军的‘一式战?隼‘较为日本百姓所熟知。
至于三式和四式…
看全文首发请百度下()歪-歪-书-库,高速全文字在线阅读!
“怎么可能…”
驾驶着零式战机往在新竹的机场飞去时,三岛依然难以置信的道。
就在不久前,在侦察机部队得到了中**队正在渡海的情报后,早有准备的日军出动了航空兵部队进行截击。
和中国不同,这一时期的日本就和美国一样是没有空军的,所谓的航空兵部队也是分属陆军和海军。
三式战斗机土井武夫设计。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量产的倒置v型汽缸、液冷式活塞引擎战机。最初作战遭遇时,被认为是bf109,后续报告声称是意大利设计,所以美军给它起了绰号tony。
此机设计开发时,日本自德国购买bf109、he110及he112型飞机。并进行了密集测试,此机设计深受he110的影响。此机的弱点,与he110相同,引擎冷却系统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到了太平洋战争末期,许多有经验的工匠被征召服役。也影响了此机的品质。
在历史上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陆军航空队虽靠着九七式与一式战斗机在东南亚取得短暂的制空权,但1942年后盟军的新型战机逐渐代替1930年代的旧机种。日军在飞机性能上开始落入劣势,故急需新战机扳回一成,在此之下1942年开始量产的飞燕成为首选。1942年日本成立了使用飞燕的飞行68战队与78战队,并投入新几内亚战场,不过因为引擎问题因此用飞行转场的2个战队在尚未到达驻地前就损失了3成的飞燕。
而四式战斗机,盟军代号‘frank’,被公认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战斗机。
在历史上四式的研发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12月,中岛飞机公司开始着手为日本陆军设计刚投入实战中的二式单座战斗机‘钟馗’的衍生型,军方要求性能为最高时速680公里小时,装有20公厘与12.7公厘机炮各两门,并可兼顾防空、对地攻击的万能战斗机,相关开发由小山悌团队进行,原先设计为ki44机体安装输出动力2000匹马力等级的引擎,扩大主翼面积减低降落难度,并增加油箱提升航程。
同时也因为台湾的重要性,再加上陆军的战斗机数量多少有些不足,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数量还要分给朝鲜方面,因此这次守护台湾的任务陆军和海军都有承担,也因此在台湾海峡的上空同时出现了日本陆军和海军的航空兵。
这次负责保护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主要有日本陆军的一式战斗机、三式战斗机、九七式战斗机、还有少量的四式战斗机和部分本来应该已经退役了的九五式双翼战斗机,至于海军那边则主要是零式等…
这其中除了双翼的九五式外,其他的战斗机在同时代而言基本上都属于比较不错的战斗机,而九五式战斗机是日本陆军最后的双翼战斗机。
1934年,中岛和川崎争夺作为日本陆军新式战斗机,虽然中岛的ki11单翼战斗机比川崎的ki10双翼战斗机速度更快,但ki10有着更佳的格斗和爬升性能而中标,日本陆军把ki10命名为九五式战斗机,因为1935年是日本皇纪2595年。九五式战斗机可说是九二式战斗机的改良型,大幅减轻其重量和风阻以及采用金属制三叶螺旋桨而成。
至于九七式战斗机则是日本陆军在1930年代末期所开发的一种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也是日本陆军装备的第一种下单翼结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