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六部分化(第1 / 2页)
其实,讲武堂在各地的司务处不仅要分担大明税局的职责,而且还要负责大明商局的事宜,两者都要依靠讲武堂各地的司务处来运作,这也是李云天之所以要成立各地司务处的一个重要原因。
朝会结束后,六部堂官皆面无表情地离开了太和殿,内阁阁老们则谈笑风生,双方的境遇可谓泾渭分明。
此次朝会内阁在与六部的较量中大获全胜,不仅夺得了两淮盐务的掌控权而且还拥有了大明的税收大权,再加上潘兴民、张韬和秦克三人分薄了六部的实力,进而一举扭转了内阁先前对六部的劣势。
自此,内阁与六部之间逐渐形成了均势,双方很难再将对方在朝堂上压制。
李云天被众人簇拥着出了太和殿,此次朝会李云天的收获最丰,不仅官职得以升迁而且还得以执掌大明新组建的商局和税局,风头一时无两。
虽说大明税局划归在了内阁的名下,但满朝文武都清楚内阁的阁老们并不善于商务上的事情,毕竟阁老们一直在京师任职没有担任过地方官,组建税局的事情自然而然要落在有着丰富地方治理经验的李云天身上。
“皇上圣明,高瞻远瞩,臣自愧不如!”就在太和殿上一派沉寂的时候,一个洪亮的声音忽然响起,只见大殿右侧队列前方的福王冲着宣德帝一拱手,躬身说道。
“皇上圣明,臣等自愧不如!”听闻此言,现场的文武百官纷纷回过神来,齐刷刷躬身恭维宣德帝,很显然宣德帝心意已决户部被分权的事情已经无法更改,六部的那些堂官唯有被动接受。
“来人,将这些账册搬到殿外焚毁!”宣德帝环视了一眼殿内的文武百官,嘴角流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随后面色一整,伸手指着那两筐账册沉声说道,“往事已逝,朕不想再翻什么旧账,希望诸位爱卿明白朕的苦心。”
“臣等惶恐!”殿内众臣很显然没有料到宣德帝会烧了那些账册,先是一怔随后再度躬身说道,很显然宣德帝不想再在两淮盐道一事上纠缠,也是给诸位官员一个警醒。
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宣德帝的这一招恩威并施可谓恰到好处,即便是六部的官员对内阁分了户部的税权感到不满也无可奈何,倘若此时提出异议的话岂不是逼着宣德帝彻查那些账册?
李云天不仅担任过江西九江府湖口县的知县,而且将偌大的交趾治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交趾的海外商贸每次上缴的商税抵得上大明国库一年的税收,故而李云天是组建税局的不二人选。
再者说了,李云天有着协助内阁阁老们处理公务的职责,现在也已经是左春坊大学士,是不折不扣的内阁人员,内阁将税局交给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尤为重要的是,大明税局是一个直属内阁的新衙门,不归地方衙门管辖,这意味着要组建一套新的行政运营体系来负责税局的事务,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是一项无比复杂的工程,即便是现在大明国库里有钱也很难将事情办成。
李云天除了在内阁中任职外还是讲武堂的总教官,讲武堂现在已经在大明全国各地开设了司务处,司务处的人员几乎全部都由讲武堂六大学院毕业,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政务培训,其中就包括税收方面的事宜。
因此,内阁要想在最快的时间里使得大明税局投入运营,那么必须要借助讲武堂在各地的司务处。
换句话来说,随着那些账册被焚毁的不单单是六部官员在两淮盐务上的那些龌龊事,与此同时税权也将正式脱离户部,这使得六部官员们心中是五味杂陈,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等那些账册在殿外的台阶上被付之一炬后,大殿内里紧张压抑的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宣德帝让司礼监秉笔太监宣布了北征鞑靼的时间,他将在四月中旬率军十五万御驾亲征,随行的文武百官名单也被公布。
宣德帝离京期间,内阁首辅杨士奇、吏部尚书蹇义和忠国公周征将协助太子监国,小事裁决,大事派八百里加急奏报。
在平定汉王叛乱中立下大功的兴平侯赵勇被宣德帝任命为此次北征的先锋官,届时将统军三万给宣德帝在前方开路,永平伯杨威担任押粮官,率军两万确保大军的粮草供应。
英国公张辅和内阁次辅杨荣率领百余名文武大员在宣德帝身旁护驾随行,其声势之浩大远超李云天当年随永乐帝的最后一次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