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 楼仓之战(一)(第2 / 4页)
我听说,楚王先祖季连,原本是黄帝之后。
我亦久闻先生之名,知先生有大才,可定国安邦。数次相邀,却未能见先生一面,实乃憾事。”
陈婴一怔,露出一抹笑容。
他那能听不出,刘阚这是客套话。
定国安邦?也许吧……可实际上,若非自己此次随项籍出兵,渡过淮水,刘阚未必就能知晓他的名头。当然了,当年辞官之后,刘阚数次派人邀请陈婴,也让陈婴颇有些感动之心。
目光不由得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他冒然出手,杀死了陈婴,弄不好会让楼仓内部,先出现不和谐之声。
不过,既然陈婴来了,刘阚也不会示弱。
当下离开城头,登上了一辆两轮轻车。城门大开,刘阚亲自驾车而出,和陈婴打了个照面。
“君侯,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雄。”
陈婴倒是挺佩服刘阚。不管怎么说,刘阚发明程公纸,创隶书的名声摆在那里。作为一个读书人,陈婴可以对任何人不屑一顾,但却不能对刘阚表示不敬。原因很简单,刘阚所做之事,大利天下读书人,那是了不得的事情。即便是已故儒门先贤孔鲋,也需尊一声:刘生!
陈婴轻叹一声,“能得君侯看重,实陈婴之幸。然则……道不同,不相为谋!”
你看重我,我很感激。可我们不是一路人啊!
你属秦,我归楚,秦楚之间的仇恨,决不可能随意的抹去。
刘阚,又何尝听不出陈婴话中的意思?
“先生,秦人、楚人,就真的这般重要吗?想当年,周天子得天下,天下共归大周,以周人为傲;若追溯而上,商汤夏启,武帝三皇……三千年前,天下一家,何来楚人、秦人之分?
古人的用字,非常讲究。
‘子’、‘生’之类的字眼,是不能随便使用。
陈婴此来的意图,非常明白。
他希望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使楚军可以顺利攻克下邳,占领泗洪、淮汉之地。能绕过刘阚的楼仓,自然是一件好事。否则消耗大量的士卒性命,战果嘛……却未必能尽如人意。
刘阚一拱手,“可是陈婴先生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