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1062章 天上星辰掉落凡间(第2 / 5页)
赵兴手舞着钉锤,一指在场的学生,笑得很自在:“想当初——大约是五六年前吧,程家坳一穷二白,村落周围猛虎徘徊,我就是和学生们一起制作手工,熬过了那段贫困日子。
现在的程家坳,家大业大,雄踞黄州,一声喝令,十万大山的猎户齐声响应。
恍惚之间,几年过去了,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温当初的创业日子,我心甚为宁静。”
在场的学生听了,脸上不由自主的浮出会心的微笑,他们手中的钉锤敲得更专心了。
秦观不觉得有啥好,然而陈慥却一推孩子陈不群,喝道:“去!”
赵兴慷慨说:“这套铠甲送给你了,你再去库房捡几件兵器,安置吧。”
第二天,一大早赵兴让人从库房里抬来两个箱子,开始招呼闲着没事的学生制作手工。那是一堆散架,赵兴亲自动手将几个青铜片用铅锡铆钉铆在一起,从另一个箱子取出玻璃片镶嵌上,眨眼间,一件古朴的欧式马灯出现在他手中。
赵兴在国内待得时间短,在三年航海期间,他利用海上旅行的闲暇,将自己的一些记忆记录下来,并画了相应的图样。这盏欧式马灯是他回国后,命令工匠仓促打制,由于时间紧,只打造出来些散件,便被运来汴梁城,等待赵兴现场组装。
三年时间,赵兴已经顺藤摸瓜,摸清楚了中国玻璃的南海制作窝点。他这时才发现,其实中国早就有玻璃制作技术,并可分为南派与北派。
北派玻璃制作以洛阳附近为主要产地,这一派制作的是浑浊玻璃。北派玻璃是不屑于制作家用物品的,因为他们有更加暴利的行业——制作假玉。直到现代,地摊上卖的那些廉价玉器,依旧是由河南当地制作的,所以这种假玉也被称作“河南玻璃”。
陈师道长身而起,捞起一把钉锤说:“我也学一下。吾爱此灯精美!”
李廌从小困倒,听到赵兴讲述从贫困中崛起的经历,不禁肃然起敬。这那里是奇淫巧技,分明是自强不息么,他跳了起来,捡起钉锤,在学生们的指导下叮叮当当的敲打着,将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全倾泻在手下。
秦观愣了一下,说:“我不跟你们疯,今儿我要去吏部拿官诰,你们忙,离人,接你的马一用。”
晚饭时,后花园的地上已经摆满了做好的玻璃马灯,程夏熟门熟路的拿着一个本子一支笔,挨个登记学生们的产量,并检查马灯的质量。这当中,似乎未受训练的陈不群、陈师道与李廌做的活儿最粗糙。程夏都不收这三人活儿,直接让他们把自己的手工拎回家去……
等程夏检查完毕,赵兴吩咐在马灯里点起蜡烛,把灯放入草丛中。
南派玻璃制作技术时断时续,在历史中忽隐忽现,自宋以后则彻底消失。这一派是仿造水晶的,偶尔也制作一些透明器皿。他们销售很隐秘,但这种隐秘,对赵兴来说根本不算保密。他只要顺着货源物流方向逆向一查,便查找到了南海玻璃的根源。
赵兴用一粒日本珍珠——五万贯的价格买通了玻璃作坊一个管事,获得了玻璃配方,而后这个管事在他的护送下逃向倭国长门,最新的消息是:那厮在长门隐名埋姓,开设了自己的玻璃作坊。而赵兴则在国内,悄悄的研制透明玻璃。
遗憾的是,这份玻璃配方似乎有点问题,制作出来的玻璃发脆,面积一大就容易碎裂。所以赵兴就把它割成巴掌大小的碎片,采用拜占庭索菲亚大教堂式的拼花方法,把玻璃拼叠起来……这件马灯就是他的新作品。
几个学生看完赵兴的手工后,一溜排开,叮叮当当,神态悠闲的装配着马灯。现场显得很温馨。陈慥陈师道、秦观等人起床后,看到这幅场面,忍不住惊问:“离人,你怎么有兴趣玩起工匠的技艺了?”
他们是在指责赵兴玩物丧志,鼓捣奇巧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