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时明月 >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59章 替他人做嫁衣?(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赵兴与其他人谦虚几句,正口不应心的说着,刚才离开的程爽又匆匆返回,他凑近赵兴,有点慌乱的说:“老师,梦溪先生的夫人去世了,梦溪先生疼苦不堪,投水自杀。”

商业的繁荣刺激了运输业的发展,由于杭州的道路经过大力整修,即使在雨季,人推着小车运输货物,也不觉得道路艰难,所以,杭州的车马行也开始兴起,连带着,鳅栈也开始扩大。

“一片繁荣啊”,这年秋末,秦观这厮终于关注了一下政务,他举着酒杯在青瓦台的楼顶用望远镜眺望着城堡附近的码头,感慨说:“离人,你这码头又扩大了,今年一年就扩张了三倍,这码头现在前后有八里了。”

赵兴有点愁眉苦脸,他晃着酒杯抱怨:“无偿的啊,修这码头花了我一千贯,都是商会的人强逼的,他们说有这城堡照顾,盗匪不敢来打劫,所以硬是要求我扩建码头……其实这码头也不安全,每年都有大潮,大潮期间不能使用,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高俅在旁边晃着腿,回答:“他们要求,你不许就行了,可你怎么肯了?一定是拿了人钱财。”

秦观乐呵呵的说:“当然,我听说凡是新设的厂子,离人都占一成股份,拿了钱怎能不出点力。”几个人正聊着,王夫人跟廖小小爬上楼顶平台,一见这三个人,马上笑着斥责:“你们三个人怎么到这里躲清闲,政务呢,我记得今天可不是圩日,也不是什么节庆?”

诸位也知道,府尊明年任期就满了,所以广济院的事情我不想别人插手,我打算以后由杭州商会接管。商会里都是些杭州富绅,乡里乡亲的,总不至于亏待了乡亲吧。何况每年还有五分的红利补贴,我想如此一来,杭州百姓必然感谢诸位的恩典。

有人说拿了这些图纸,可家无余资开办作坊,没问题,你家里有空余的房间就行。我悄悄向大家吐露一个内幕消息,据说有几个大海商正在筹备建立联票行,通兑通存。各位没钱,有地方,票行可以给各位贷款。……贷款不知道?让我解释一下……”

等赵兴解释完,乡绅们已经坐不住了,他们趴在桌上,挨个研究每份图纸,甚至为某份图纸而争抢起来,赵兴再度将会议拉回正题。

“诸位,请安静一下。杭州商会成立的目的,就是统一我杭州商界的力量。为了防止商会内部的恶性竞争,商会会统一协调每个人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数额……当然,这都是商会成立后的工作了。现在,我们首先是把商会成立起来,而后投票选举执事,以后内部的事情由执事作出,而执事首先要做的是设立规章,以便我们每个人按规章执行。

很抱歉,我需要说明一下,因为凡是拿走图纸的人我都要占一成五的股份,当然,我并不是白占这份股份,因为我需要教会大家怎么操作,怎么使用机器。

赵兴与高俅跳了起来,秦观那厮还坐着,只是把姿势坐正点,高俅连忙解释:“杨祖仁杨大人在哪,今日是押钱纲起运的日子,这事由杨大人主持。”

自今年开始,大宋将税赋分为春秋两季征收,每季征收的税赋编成一纲,由各州的不管事的通判负责发运,如此一来,在押钱纲发运的日子,其他官员都需回避,这就是赵兴他们躲到楼顶晒太阳的原因。

程爽这时也爬上台来,悄悄塞给赵兴一个小纸条,王夫人没注意程爽的举动,继续问:“今年赋税情况怎样?”

赵兴将纸团捏在手心,抢着说:“不是小好,而是大好。老师上任前,杭州一年的时宜税才八万余贯,可今年半年,时宜税已经上升到十二万贯,不过,冬季到了,人们足不出户,怕是时宜税要少点。”

王夫人冲众人做了个揖,说:“这都多亏了大家的努力,尤其是离人,多谢了。”

所以我就不客气了,我不在执事里面担任职务,但商会的会计应该由我指派,这一点没得商量。”

大厅里的乡绅立刻坐了下来,开始拉帮结伙推举执事……

苏轼的奏章被递到两浙路上,两浙路一点没有耽误,快速将奏章送到汴京,汴京的批复也很快,高太后对自己的偶像有求必应,立刻答应了苏轼所有的要求。等奏章传递到杭州,杭州商会也正式成立,连带着,兴业银行也正式开业。

由于有银行与商会的支持,二十万厢丁被迅速分流,五万多厢丁被分流到各处,剩下的两万人则被富绅吸收为庄丁。二十万厢丁中抽出来五百名经擅农活的人,他们住进了赵兴在以色列村附近设立的农庄,正业是与那些非洲、马来黑奴饲养鸵鸟,还要组成各个农艺小组,辅导那五万做农活的厢丁掌握农耕技术。

杭州这年的夏季在一片鼎沸中匆匆度过,十几万人洒下去,整个杭州到处是大兴土木的人,他们整齐的用砖瓦翻新了自己的住房,并在自家的园子里建设了小作坊,星罗密布的小作坊快速投产,它们生产的商品被赵兴的鳅栈迅速吸纳,而后输送到全国各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