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二十七章 邵氏

第二十七章 邵氏(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请说。”邵逸夫久居高位,说话间自有一股从容不迫的味道。

“这几个问题比较敏感。”沈冲关掉了录音笔,说道:“邵爵士放心,如果您不同意,我们杂志是不会发表的。”

邵逸夫微微点头,示意他可以提问。

“邵爵士,邵氏去年的电影票房很不理想,在香港电影市场上的占有率持续下滑,面对这样的状况,邵氏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重振票房?”

“有句老话,叫做一动不如一静。”邵逸夫并没太在意,“我做制片业务,已经快半个世纪了,早就看清了,电影这个行业,就和股票一样,有涨有跌,很正常,关键是不能慌,只要稳得住,就没有大问题。”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号逸夫,香港最著名的娱乐业大亨,因为在邵家八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旧上海时代人称“邵老六”,在香港功成名就之后,被尊称“六叔”。

邵逸夫1958年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千部华语电影,“邵氏出品,必属佳品”的广告语在东南亚街知巷闻,其经典电影作品脍炙人口,是一代华人的集体回忆。

香港的城市标签里,如“东方好莱坞”,“娱乐之城”,“旅游胜地”等,大都离不开邵逸夫的功劳。

对这样的人物,沈冲很尊敬,所以这次采访,他亲自出马,一是为了一睹传奇人物的真容,满足身为电影爱好者的执念,另一方面,他想看看邵氏能不能再抢救一下。

如果邵氏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僵化的制片部门,重整旗鼓,再战江湖,而不是在几年后黯然退出电影市场,对沈冲的未来计划有很大的好处——好莱坞有七大电影公司,沈冲不求多,一个邵氏,一个嘉禾,能撑着不倒,就是帮助了。

唉,稳定固然好,可要是墨守成规,就不行了……

沈冲心中哀叹,然后问下一个话题:“最近两三年里,电影市场日渐火爆,独立制片公司到处挖人,邵氏人才流失严重,请问这个情况,邵氏准备如何解决?”

“这些独立制片公司都是害群之马,只图赚个快钱,毫不顾忌行业的规则!”邵逸夫对独立制片公司深恶痛绝,他有些激动的说道:“开三倍四倍的薪酬,把人挖走,弄一些不入流的机器,搭一些乱七八糟的布景,拍出来的电影质量又差,上映之后,票房不好,马上就跑路,老板跑了,下面等着发钱吃饭的伙计怎么办?”

停下来,歇了一会之后,邵逸夫接着说道:“我们邵氏有世界一流的器材设备,一条龙的制片流程,虽然工资不高,但胜在稳定,他们吃了亏,才知道邵氏的好,会回来的。”

采访进行的很顺利,邵逸夫在清水湾大埔仔的邵氏影城办公室里,给了沈冲和罗孚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

编辑们拟定的采访内容,都是些四平八稳的普通话题,毫无风险性和敏感性,沈冲对这些回答套路早就注定的问题毫无兴趣,他干脆让罗孚担任主采访人,自己充当配角,坐在一旁安静的做记录。

可能是接触过不少次的缘故,罗孚没有出现怯场或紧张的情绪,和邵逸夫的互动很自然,转换话题、引导答案等细节都掌握的相当好,用了4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预订采访内容。

当邵逸夫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后,罗孚目视沈冲,请示下一步的动作。

沈冲轻轻颔首,表示满意他的表现,然后合上速记本,轻轻咳了一下,说道:“邵爵士,我能问您几个问题吗?”(注1)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