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汉武挥鞭 > 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

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少府的钱不是白来的,为帝国科学院付出,肯定要索求回报,故帝国科学院的大多数科研成果,都会交由少府付诸实用,从中牟利。

皇帝刘彻对此喜闻乐见,然少府现今拥有大量先进技艺,隐隐有技术垄断的趋势,长此以往,反会限制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提升速度。

五年内,一万架蒸汽机车!

造车工坊不足,造成工匠更是严重不足!

虽说现今的蒸汽机车构造简单,最费工的部件,也就是蒸汽锅炉和气缸,不似后世的汽车产业,还要整甚么发动机和电气设备。

然现今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效率亦是低下,光靠少府的有限人手,五年内或许能勉强造出万架蒸汽机车,但绝对无法再派出足够人手,提供甚么“售后维修”了。

刘彻身为穿越众,自然知晓重工业乃是工业发展的基石。

非但朝廷新设了证监司,便连各郡县都须增设证监局,丞相府正加紧拟定官制,核鉴任官,争取在今岁年节前,将各郡县出的官缺尽数补全,遣官吏前去就任。

如此多的官缺释出,世家子弟和寒门士子皆可受益,政经官学近年传出的相关课业,倒也没凭白用心苦读,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御史府亦为此事增补了不少巡察御史,顺势要求调高去年岁末提报的公务预算,大农令孔不禁眼角抽搐。

现今的三大公府中,御史府的员额已然超过三千,甚至超过了丞相府,更遑论太尉府了。

三千员额,还是只算“官”,未算“吏”,显见皇帝刘彻对监督机制是何等重视。

现今的大汉,钢铁、冶金、机械、能源、化工、材料,样样都不是民间商贾能自行发展的,绝大多数都掌握在少府手中,盖因少府与帝国科学院早已形成了产学合作的严密共生结构。

大农府每岁拨给帝国科学院的经费,甚至都不到少府“捐赠”的一半,否则帝国科学院如何能为辖下诸多研究所提供动辄百金千金的高额科研经费。

要晓得,大多科研项目都不是能短期就出成果的,尤是偏重理论攻关而非付诸实用的研究所,那是纯粹往里砸钱,却又不可轻忽。

旁的不提,元素周期表上的诸多元素,大汉博士们至今都没能解析出半数,若是搁置不顾,工业发展早晚会遇到瓶颈,到时再来着急,怕是要后悔不迭的。

目光放长远些,不就是砸钱么,砸啊砸的,砸多了也就习惯了。

不论何时,各郡县必然都有巡察御史在明察暗访,且巡察御史间是互不辖属的,也没有固定负责的地域,多是身着微服,信马由缰,走到何处查到何处,虽没有执法权,然见得官员舞弊渎职,一道奏章进京,自有御史府和廷尉府联手遣官前来彻查。

皇帝刘彻为贯彻施行证监律,闹出这么大阵仗,除却要为日后稳定金融秩序预做准备,亦不乏现实需求。

为了推动大汉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刘彻毅然决定,拆分少府名下的部分重工行业。

是的,拆分!

东风客运的大笔订单,虽是让少府卿陈煌乐得眉开眼笑,却也不免有些犯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