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最牛的学生(一)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最牛的学生(一)(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时郑朗花心血从定州雇人过来,刘掌柜不是很认同,若进刻丝,直接到定州订货就可以了,花这代价不值。今天才知道是这个天资异赋的小主人英明之处,每次刻丝从郑家庄送来,观者都会将店里面挤得水泄不通。

这个价也高,虽然要抛去小主的才气,刻工高昂的薪酬,但还有呢,仅招揽的生意就无法计算。

郑朗却看着那幅《葵石蛱蝶图》苦笑了一下,原因不是原来的好,他修改得不对,因为此图是标准的世俗味很重的宫廷画。若让郑朗选择,他多半不会选择此幅画,而是选择《桂石图》,那种静谧的诗意,静谧画面,这才是他喜欢的画趣。

别想更多了,这个速度已经是郑朗传授了一些流水线的模式才取得的,否则更慢。然后放在布帛店中,也卖,可郑朗提前说过,每一个月仅在月底根据情况,售两到三幅。他人的画不好意思去讨来刻,自己又没有多少精力用在绘画上,越往后画作会越来越少。虽说是刻丝,可刻过拓过几遍后,整幅画作颜sè墨迹皆会安到影响,最终会报废的。

其实当作了一个揽生意的招牌。

主柜的后方正悬着四幅刻丝,一幅仿戴进的《葵石蛱蝶图》,此图最妙之处是蜀葵对空间的占领与蛱蝶的趋向,但做了一些修改,在这处增加了一些隐隐的晚景。为了不影响主题,晚景很淡,于是变得更有层次感,画面不再象原作略过单薄。

一幅是偏吕纪的工笔画《桂菊山禽图》,这幅图图案、颜sè的分配用作刻丝效果会很好,郑朗几乎没有做任何改动,直接“粘贴”上去。

还有一幅是仿周臣的《桃源问津图》,另一幅是仿王殷详的《桂石图》,这两幅图也分别加入郑朗对绘画自己的理解,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除了画之外,还有郑朗自己写的跋文或者小诗。

“郑解元回来啦。”

看郑朗的眼光皆不对,郑州传翻了天,说他如何的忠义,刘娥一死,哭得天副地暗,事实是郑朗仅滴了几滴眼泪,有些难过的,可能哭得天副地暗吗?那还不知让范讽怎么上纲上线呢。但不这样传,如何显得郑朗忠义?

又说如何驳斥八大王的,又如何让小皇帝醒悟的,甚至里面还有一些天上的大神,地下的小鬼,都来到人间冒泡。郑朗对此无语,也不想辨解,就象有人说真理越辨越明,错,当真有真理这玩意儿?所以不能辨,越辨是越糊涂,没有明白的。但也不会故作清高,很温和的与诸人拱手,算作行礼。

他很艳羡佩服范仲淹的高洁,做不到!

郑朗也不知,他这种温润之气,也非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比起范仲淹那种高洁,这种温润之气更招人喜欢。

这也是郑朗眼下绘画能力的现状,开始尝试着加入自己一些想法,但想画好一幅画,还是脱离不了摹拟阶段。

将刘掌柜喊到一边问道:“这段时间店里面的生意如何?”

“很好,比去年增涨了一大半,大郎,要不要我将账册给你看?”

“不用了,刻丝有没有人问过?”

“大郎,来了很多客人,还有一些外地的客商,大多数都来看刻丝的,上月卖了三幅刻丝,最贵的一幅刻丝卖了八百缗钱,最便宜的还卖了五百缗钱。这幅葵石蛱蝶图又有人订了价,出价一千两百缗。

同样是一种高洁,只是与范仲淹流于相反的方向,xìng质却是一样的,以干净为内核。

然后看着店里面,主要看刻丝的,与家里时常通信,正月过完,定州的人过来了,在客栈里郑朗大约的说了一下。然后这些人一起到了郑家庄。中间还有一些手续的,可沾到郑家的事,那一个官员还怠慢?人家不是与你玩的,玩的人是八大王,是诸相,是小皇帝,自己算那一门子?若以为他仅是一个举子,那才大错特错。

不由得他们不这样想,看看阎应文,作为小皇帝身边心腹大太监,都有些戚戚,况且这些地方官们?

因此,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迁移。

按照郑朗的方法,终于在三月末刻成了四幅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