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最牛的学生(五)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最牛的学生(五)(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是不是很玄?

但放在郑朗与王安石这个层面,一点也不玄。

“为什么我说它不可?”

“诸经义中却有许多错误,解元也曾指过,郑解元又说过类似的话,不能将前人的〖言〗论全部膜拜处理。”

“是有许多错识。并且远不是我与欧阳永叔指出那么一点,但不能说出这一句话,天下多少书籍,看一看杂书就知道大道所在了?天下有多大,不说党项、吐蕃与契丹,就说我们宋朝,天南地北,风俗各有不同。一个人眼睛能有多大,能看到过多少百姓,能听到他们多少心声?翻一些书籍,与一些百姓交谈,就可以明道了?”

“……”

“看书与实践结合我很赞成的。我所说的儒学,也是将它还归本原,放于实用当中,这才是夫子本义,用他的学问治国救民。是不错,先王时与后世异也,先王之道不能全部用于后世,选其优。节其劣。可什么样的人,才知道这天下的所需之道?我所悟的道,仅是修养自身,至今未想出来,况且是天下乎?”

这句话表面没有问题的,若放在二十一世纪,定会有许多人为之鼓掌。我是儒生,但不仅读儒家的书籍,诸子百家也读,郑朗也说过类似的话。可不会象这样吼得彻底。

不但读诸子百家,连一些杂书我都读,并且还察于行,看到农夫女工,要上去盘问一下,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反思。然后去掉所短之处,保留所长,明吾道也。

这样的xiōng襟是不是很远大?

确实,此言一出,正好宋朝诸大家们,将许多伪经义翻将出来,一一打倒在地,听到此言后,立即附庸,为之喝彩。

但当时,也有许多人感到不安,又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只好说他披圣人衣,行他家法,甚至主要是法家法,仅说中了皮毛。记住了,这里是十一世纪,非是二十一世纪。

“但总要有人去做。又是很蛊huò人心的话。你也保自身,他也保自身,这个国家怎么办?

因此郑朗抛出王安石这句名言,正是为了察看他的心xìng。

十二岁。一个可有可无的年龄,若是醒悟得晚,心xìng没有长成,自己可以教一教,权当再次报答一下小皇帝。若心xìng长成了,自己有作弊器,也未必有办法教导。别忘记了。他当初变法之时,有多少人相劝,有对他有恩的半个座师,有自家的兄弟,可谁能阻挡住他的步伐?

结果让郑朗很不满。这小子“醒悟”了。

“我问你,为什么欧阳永叔在辨析《易经》时刻意说了一句,《易.系辞》繁衍丛脞,非圣人所作,乃汉初谓之大传也。又说故学经者皆有大传,不可废也?尊重耳!前人智慧,后人可以对其增补,不一定非要圣人。记住,这是增补,非是打倒,若一切打倒,用在治国救民上,必然统统颠覆,胆大妄为,会有什么结果?这个国家制度的完善,也是一点一滴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步改进的。没有尊敬畏惧之心,要么实施法家,此非我所愿也。要么离经叛道,更非我所喜也。更不要说尊师重道了。还有何道可悟!汝去吧。宋伯,备马,将他送回京城,若他父亲离开了京城,直接送往江宁!”

事实宋明在削继相权的同时,也在削弱皇权。某些时候,皇帝是有权,也非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的,象征意义渐渐大于实用意义。大家需要的是一个皇帝维护 这个秩序,这个统治,至于谁做皇帝,不要紧,只要他有法理xìng,不引起国家动dàng,大臣就会立即认可。

但不能走远了。什么君主立宪,什么资本主义,什么共和制,此时出现必然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包括一些学说。

“我曾说过养中,与为万世开太平等语,你有没有读过?”

“读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