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斗法(二)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斗法(二)(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漠视,圩怎么圈得起来?郑大夫,我明白了,这也是中庸。”

“不是中庸,而是远比中庸更麻烦的东西。”

郑朗看后,很长时间不语。

若是这样上大帽子,麻烦会很大的,几个学生同样也无言,王安石道:“怎么牵扯出来祖宗法制?”

会牵扯的,若自己不作为,坐观事态继续发生下去,十几年以后这四个字会天天讲,时时讲,甚至不久后就要大讲特讲。

说道:“真套可以套用,我开了先例,以后其他各州漠视朝廷,各州未立如立,其一。”

“不会如此……”

王昭明的奏折却直接递到宫中,赵祯看后,莫明其妙,这都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满朝大臣合计着算计朕,算计着太平州,大怒,将几个宰相以及其他的一些重臣召进宫内。

开始询问。

吕夷简说了四个字:“祖宗法制。”

四个字就让赵祯不能说话。

但是几万灾民眼看就要到了太平州,耽搁不得,于是动用快马,非是小青,写了一份旨书,给郑朗,非是你所想的那样,祖宗法制。

“不会如此,为什么灾民前来拒不受。”

“是不能受。”

“都不能受,以后诏书如何执行?”

“郑大夫,你讲的不是道理,是歪理。”

“可许多人会抱有这样想法……不仅如此,未来我开一例,下面各州为了事急从权,全部漠视朝堂命令,又怎么办?”

赵匡胤兄弟留下一些规矩,不杀柴家后人,言者无罪,不杀士大夫,这是最主要的祖宗诏命,还有其他的一些,比如对权利进行层掣肘,不仅是军权,还有相权、臣权,包括太宗的权利,甚至皇帝的权利。

皇权也要进行着约束,若是一封诏书,从知制诰到中书,有一环不通过,这份诏书也通过不了。但也要看,若是皇帝胡作非为,你不同意,朕就换人,一个不同意,就换掉一个,一百个不同意就换掉一百个,那么这种约束力也就失去了效果。可换成赵祯这样的明君,反而苦逼了。

简单的民主有了,利弊却无法分清。全文字无广告

下面知州同样有通判进行监督制约,除了县,县太小,再制约没有多大意思。

旨书很快到了郑朗手中,赵祯让吕夷简四个字吓蒙了头,想又没有想明白,所以用最快速度给郑朗提一个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