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三百十二章 逃

第三百十二章 逃(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喏。”

几艘快船成扇形冲过去。

船是快船,又随着cháo流,数帆全部张起,就象几道利箭一样,很快扑到眼前。站在船头,韩琦能看到沙滩后面一个简陋的村庄里人影窜动,有的情急之下,想往船上逃,有的向后面树林中逃窜。

半山岛地势险恶,四周luàn流湍急,岛上西边地形平坦,东边却有四座大山,正中的山峰高达三百余尺,十分险峻。不但如此,整座岛上长满了密集的树木,仅有东北角处水流平缓一点,勉强停泊船只。岛上还有十几户渔民,也让张大亮收买下来,一边捕渔一边协助他走sīsī盐,或者走sī商品。此次逃跑,除了一些大亭户外,还有一些走座力夫渔民,几名官吏,十几名牵连进去的大户,一起躲藏在这个岛上。

也是韩琦抓捕的重点对象,因此他自己亲自过来指挥。

韩琦强势的将案件接手过去,不然郑朗也想过来看一看。

看的不是抓捕过程,而是宋朝军队的战斗力。这支伪海军练军练了很长时间,武器在郑朗的苛求下,装备jīng良。这次任务结束后,会给予士兵丰厚的薪酬,让他们轮流出海。借着贪污,让郑朗换了一批将校,这些新的指挥使、都头全是郑朗观注很久的,有的是直接从士兵提拨上来,比如站在韩琦身边的新指挥使祖仲孺,两次科考不中,身体素质好,进入军中后又读了一些兵书,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原来担任十将,治军有方,让郑朗越级提拨成指挥使。这些将领的提拨,给军队带来朝气,又让下面的士兵看到希望,刺jī了士兵的积极xìng。

也就是说该有的全部有了。

第三百十二章逃

天sè临近黄昏,夕阳给大海染上一片金sè,海鸥归巢,鸣声阵阵。器:无广告、全文字、更

韩琦虽在泉州出生,是第一次在海船上出海,在船上很不适应,让làng头颠得七荤八素,只是为了仪态,忍住没有吐,艰难地问身边的指挥使祖仲孺:“到了没有?”

“快到了,韩知谏,这一带cháo流湍急,我还是扶你进船舱休息吧。”

“不用,”韩琦扶着船舷笔直的站着。

但放在实战中会有什么表现,郑朗无法预料。后人多笑话宋朝士兵软弱,但仔细看史书的记载,非是如此,最强悍的是西军,可西军大半也是禁兵组成。

想看一看,然而想了一想韩琦的为人,郑朗没有吭声了。

太阳在西边的天际时浮时沉,眼看要到太阳下山之时,祖仲孺道:“韩知谏,到了。”

韩琦抬头看去,在一片礁石丛中,一个大岛现出身来,西边是金黄sè的沙滩,后面便是茂盛的树木,此时也染上了一层金sè的光辉。再后面便是那四座山,象四个高矮不一的牙齿,诡奇的耸立在绿岛上。东北角处停了几艘小渔船,祖仲孺道:“那些是渔户的船,有时张大亮用它们来装盐,这段时间我们查得紧,sī盐出得少,这些渔户便重cào旧业,用它们来打渔,但这时所有船都归了航。”

“驶过去!”

越往里去,水流越急,两边不时有獠牙一般的礁石,似是擦着船身一闪而过,船破开bōlàng,时不时有lànghuā高高的飞溅,狠狠地扑上了甲板,连韩琦身上都溅上几片lànghuā,湿粘粘的贴在身上,在傍晚余热下,让韩琦感到十分难受。

清剿的船分成了两队。

一队去往大阁岛,名字中有一个大字,面积没有半山岛大,它四周是平礁,中间象馒头一样凸起(,但不呈圆形,而象一个方盒子,或者一间大房屋屹立在礁石上。岛上的树木稀疏,此岛又孤悬于海外,到了这里,岛屿也变得很少。所以这个大盒子看上去十分引人注意,这才是它名字的来历。

但它有一个湾口,吃水深,两边又石礁拱卫,形成一个天然的良港,再好的良港,放在这里没有作用,然而对张大亮却有作用,他在此驻扎了一些船只,伪作渔船,以便调动。不过因为地形的缘故,这里人不多,韩琦分去几艘船与一指挥军队,缉拿人犯。实际这边捉拿的过程中很轻松,几艘船围了过去后,岛上连一个藏身的地方也找不到,很快三十几人就投降了。

另一边是主攻方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