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圣人

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圣人(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至于梁适……

梁适的感受无人去管,管的人多在心中嘲笑之。

接着京城又发生一件大事。张贵妃薨。

对于这个美妹,许多大臣心中痛恨万分,包括包拯在内,都恨不能将她也拖出皇宫,象尚杨二位美人那样,强行让其出家为女道士。

于是史书对张氏评价是:妃宠爱rì盛,出入车御华楚,颇侵后饰。尝议用红伞,增兵卫数;有司以一品青盖奏,兵卫准常仪。帝守法度,事无大小,悉付外延议,凡宫禁干请,虽已赐可,或辄中却;妃嬖幸少比,然终不得紊政。

让自己怎么做,郑朗什么也未说,但什么都说了,想到这里叹息一声,找到赵祯,说道:“陛下,韩琦调回京城,西北无重臣坐镇,契丹平灭北阻卜之乱,西北局势会产生一些变化。允臣前去西北,以便灵机应变。”

“你是首相……”

“为国者。何谈首相?尽忠职守,报效陛下,才是一个大臣应做的事。”

“这……真如此,朕就准了,让你以同平章事的身份前去知延州,主持陕西事务。”

“谢陛下。”庞籍背上冒出一身冷汗,果如郑朗所料啊。不然皇上不会这么快答应的,幸好幸好,这样到地方。不但实职爵位无损,还捞得一身清名。不然可能折腾下去,是一身臭名到地方去了。

还好,说了一句讲良心的话,未曾乱政。

实际不是这样的,这些年北宋内忧外患,灾害连连。作为一个平庸的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作为一个明君,看到这种种现象,压力会有多大。

并且朝中大臣多不得力,让他们勾心斗角可以,让他们耍嘴皮子动笔杆子,那一朝一代都不及赵祯朝,但让他们怎样使宋朝更富强,却很少有得力的人。一个得力的大臣,吕夷简让士大夫们弄得名声扫地,半个得力的大臣,庞籍,在首相位不久,便弄下台。

赵祯本人三子先后早亡,先后屈辱于契丹、西夏,开心的时光并不多。张氏不仅美丽,而且善解人意,正是张氏的出现,给了赵祯难得的一段快乐时光,也是赵祯巅峰时刻,使国家连连大灾,侬智高反叛这些不好的事接连出现,宋朝却安然渡过。这是张氏给了赵祯动力的源泉。

此事传出去。许多大臣讶然。

梁适大半天未反应过来,他已经准备好了,蓄势待发,却没有想到自己一招还未用,庞籍自己主动退了下去。

成功得偿心愿,按资是枢密使更替首相,不过狄青是武将,那是不可能的。接下来就到梁适了,诏书随后下达,以判大名府陈执中为吏部尚书、平章事。给事中、参知政事梁适为吏部侍郎、平章事。

仅成功一半,是做了首相,不过是两个首相,陈执中再度调回京城为首相,依然班于梁适之上。早朝时,西边狄青站在第一位,东边陈执中是第一位,梁适还是第二位!

富弼与王尧臣等人看着梁适站位,一起默契地一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