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六百九十六章 三关(三)

六百九十六章 三关(三)(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交趾已被宋军歼灭好几万人,军队损失了一半,有什么能力敢随后追击?

这一战动用了三十万人,正规编入军中达到十万军队,其他的是民夫伙夫。负责押运后勤供给的。现在,交趾同样也动用了数万百姓做为民夫,当然。这些人不能计入军队。

回来只有一半人,非是牺牲,真正战死沙场的只有几千人。其他的全部倒在疟疾之下。

果然对这一结果,赵顼不满足,他以为交趾是一个小国家,既然能打得西夏、吐蕃抱头鼠窜,大军一到,对交趾还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此要求郭逵速战速决,迅速灭掉李朝,将李乾德送到开封。实行中国长久以来的郡县制,重新将北越纳入中国怀抱。可是郭逵居然在大功即将告成之时,从交趾班兵回国了。因此郭逵贬谪,赵禼降职。正是赵顼的轻敌,后来总攻西夏,终于以惨败收场。

当时真要渡过富良江,进攻升龙城。会出现什么结果,不得而知。不能否认郭逵的军事才华,可也证明了郭逵用兵保守。

因此熙宁战争让郑朗在前世困惑。

直到成长后,郑朗才明白交趾是大败的,有几个史实可以分析,一个是交趾自战后,很长时间内不敢侵犯宋朝,做乖孙子。若不是吃了大亏,何必如此?第二个郭逵撤军后,仅留少数兵士驻扎谅山等交趾领地,交趾只是软求宋朝,不敢出兵收回。

郭逵的撤兵,有几个原因,带的全是黄河一带的禁兵,天气越来越热,许多人中了疟疾而死,这些兵士将是抵抗契丹与西夏的jīng英,现在死在对宋朝没有多大利益的南方,有些不值。(有一诏书,安南行营至邕州四将下诸军,九月上旬死病近四五千人,此乃将副全不约束,恣令饮食北人所忌之物,以致生疾。可火急严戒励,仍切责医用药治之。也就是郭逵军队到了邕州还未战,便死了四五千人,交趾所谓的瘴疠更严重,非是战死,而是病死)

大败交趾,完成了初步任务,诸位将士战意不旺。再战,便是灭国之战,交趾会不会负隅顽抗,自己在将士死亡惨重,战意不烈的情况下,孰胜孰败,不大好判断。

因此说道:“吾不能覆贼巢、俘乾德以报朝廷,天也!愿以一身活十余万人命!”

另外有一样东西没有用好,这样东西便是郑朗此次胜利的最大筹码,最大的法宝。不过郭逵是北方人。也不能完全怪他。

再说其他诸将,赵珣在史上因被俘没有放出更大的光彩,是一个不错的人才,总体平均,有文武才,有智谋,与张亢颇类似,但总体比张亢稍逊一筹。

种谔作战凶悍勇敢,可自私心比较重,论智谋也不及其父种世衡。

杨文广是谦谦君子,做人低调,不喜争功辨解,因此很长时间默默无闻,到他终于绽放风彩时,已经是人老珠黄,美人迟暮,英雄白头。这种低调同样成了杨文广的缺陷。

倒是另外两个人让郑朗很看重,郑黠与郑肃,也许这两人呆在自己身边,受自己影响,喜欢看一些兵书战策,开始脱变。某些方面说,他们军事才能已经远远超过当初的赵忠赵胜等女真蕃将。与前几将相比军事才能稍稍不及,不过他们的凶悍弥补了军事上的缺陷。不能做名帅,可隐然有了做名将的风范。

知道回去没有好下场,也要强行见好就收。

做出这一决定后,郭逵接纳交趾的降表。可是陶弼仍坚持己见,说道:“三州之民,无辜屠死者数万!今举士马十万众,贼已在手而纵之不取,以遂贼,使国家威灵不畅,三州之冤不复,沮一方之心,有可痛,无可贺者!”

这一说,诸将不敢作声。

毕竟兴师动众而来,居然连交趾都没有歼灭,回去后不能交差。因此郭逵再次做了一件有争议的事,率先领中军从富良江北岸撤回,中军一走,大敌就在南岸,余部慌乱而逃。

这才是真正熙宁之战的真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