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七百三十三章 问好

七百三十三章 问好(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旦成为庞然大物,坏账、呆账、假账,贪污受贿现象可能远远超过后世。投资与利润所得比越来越下降。

但郑朗所说的,让大家一起感到担心万分。

郑朗又道:“永叔说的对,想治黄河,就得大治,任何偷机取巧的法门都没有。”

“但需要大量钱帛啊”富弼叹了一口气。

不是一个钱两个钱,若最终选择郑朗的主意,一亿五千万缗钱算是少的,两亿多缗照样能堆在这个无底洞上。

郑朗道:“自侬智高谋叛以来,两广、两湖朝廷拨下去多少款项?朝廷有没有因此缺少钱帛?况且想大治黄河,也非是旦夕之功,需数年时间才能完成,有一个钱帛缓冲过程。我在六塔河时,都有一个构想。”

欧阳修眼中出现一些希翼,但关系到军事,他也不好明说。

郑朗看了他一眼,又道:“北流同样不行!”

不要抱希望了,你的想法也是错误的。

继续道:“一是军事,河北因黄河决堤分流后,多处湖泊变成平原,失去军事作用,其一也。最主要黄河若北流,通量也非常小,又要承受太行山来的诸多河流冲击,若强修黄河,使黄河变得宽深,河水枯水时季河水缓慢,泥沙积淀更快,早晚要出大事。若束河冲沙,河面小,汛期承载不了黄河与太行诸水的水流量,河北会多次泛滥成灾。而且一旦河水不得畅,又会自己寻找出路入海。京东路不行,河北路不行,那么就会往这个地方去。”

顺着泗水与汴河指向淮河。

“说”赵祯忽然道。

若六塔河出现问题,他也有错,文富二人征询过他意见,当时他未病,神志很清醒,同意了。

“先是银行,银行的钱帛不能再动用了,若是小心经营,银行之利,再加上朝廷积余,便可以增加二成契股,将银行放大到四十几个大州。”

“若此,就可以笼罩宋朝整个经济,为何仅二成契股”三司使王拱辰问。

“银行非仅是为了谋利,也是为了便民,百姓家中有余钱,因银行就不会再埋于地下,使金银铜币流通缺少匮乏,也使一部分大户人家将余钱从兼并土地上转移,减少缓解国家两极分化与贫困百姓的怨怼。利于商人借贷,活动国家经济,也能使百姓在缺少经济时,减少向jiān商借高利贷,最终越陷越深。因此最终银行不仅是大州大府,还要普遍到每一州每一县,甚至每一个大镇。仅是六十州城,我说它占据三成契股不过矣。”但郑朗有一条未说,银行规模最终会越来越大,可利润会下降。

黄河是什么,一个重达一千斤的巨汉,淮河算什么,一个七十斤重的小娘们,黄河压在淮河身上……小娘们不要哭了,有可能前面一压,小娘们就隔屁了。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整个就乱了,无论河北路,或者京东路,或者两淮路乃是宋朝的经济重心,重中之重。

事实史上北宋意识到北流之害,河北经济泛滥成灾,已经看到了,自然不想北流,于是多次束于东流,然多次出现决堤,决向北流,最后河床上升,东流不通,北流不通,自己儿入淮河了。然后自北宋末到金朝时起,淮河悲催,甚至水灾弥蔓到临近长江的和州与无为军一带。隆兴二年,寿chūn、庐、和、无为、光数州府成为一片沼泽,千里汪洋。淳熙十五年,庐、濠、楚、无为、安丰、高邮、盱眙再度大水,庐舍、圩田、庄稼、军垒化为一空。还有很多很多。

水害,兵害,江淮与两浙本是宋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最终出现可怜的一幕,百姓用刀耕火种方式耕作。千里之地,罕见人烟。

当然,现在君臣还没有想像到那一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