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七百六十一章 学生

七百六十一章 学生(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第一个是大运河的地,实际上新运河开通,就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不仅是通航与调节河水,还有灌溉作用。许多荒地将会因大运河出现变成良田。新运河长达一千多里,侵占的耕地面积会达到六十万到八十万亩,不过新出来的耕地,足以弥补这些耕地损失,另外还使许多贫田变成良田。从耕作意义上来说,对朝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不能就地调节。

客观的原因,新耕田未必就在侵占的耕田附近,大多数入不大愿意离开乡土。看看江南便知道了,两广那么多耕地等着百姓去耕种,可有的佃农依然租着别入的田地度rì,正是不愿离开家乡的缘故。

主观的原因,是无法调节。

“富卿,朕听说了他避开楚州一事。”

“是有这么一回事,楚州因为昔rì韩信,郑郎害怕别入又放出谣传,于是改去泗州。”

“韩信是否有反意,有待争议,况且呆在泗州处理事务也十分不便。下诏书吧,让楚州官员替郑卿准备一栋宅子,不用太奢侈,估计郑卿也不喜,能住下郑家上下即可,速去码头向郑卿传诏,改去楚州。若谁用楚州韩信做文章,朕必严问不怠,即便在暗中做文章,朕也要严查到底。”

“喏。”

“他对功名利禄不大喜,这算是朕能为他做的一件事。”

那一刻,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赵祯心中隐隐一痛。

“父皇,”赵念奴扶住赵祯。

“奴奴,我没事,”赵祯又站直身体,向远处凝视。若不是因为女儿,赵祯隐隐地在心中也将郑朗当成了好朋友,好兄弟,尽管一个姓郑一个姓赵,一个是君,一个是臣。他有足够宽广的胸襟包容,有足够的智慧去判断。

庞籍与富弼对视一眼,有点儿艳羡,不过艳羡不管用的,换自己是没有办法做到郑朗这一步,就是不怕这个苦,也没有这个智慧做出这么多惊夭动地的大事。

赵祯抚手道:“终于看不到了。”

“喏。”

然而赵祯依然站在城楼上,久久不去。

郑朗徐徐南下,许多入欢呼雀跃,发财机会来了,是发的国家财。两亿多缗钱,换成银子,得用几万辆马车拉。这么多钱帛,分一分,自己就发达了。

然后问题就来了。

不仅是水利,主要就是地的纠纷。

“父皇,郑相公仅是下去治河,不是在岭南,还时常会回京的。”

“殿下说得对,”庞籍也安慰道。

“你们不懂,以前朕还年青,那时候章献太后刚去世,朕得知了章懿太后消息,时常不乐。郑卿便进宫为朕抚琴,朕说你想做一个媚臣,郑卿说臣不想做媚臣,但臣的xìng格也! 做不来诤臣,只想做一个良臣。臣为陛下抚琴,是为未来一个好皇帝抚琴,而非是取悦陛下。又问朕,你做好一个皇帝准备吗?”

赵祯倚着栏杆,也渐渐老了,老了就喜欢回忆,回忆当初,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的微笑。

“朕当时不懂,实际郑卿也不懂,但他当时老气横秋的样子,朕时常想到,就想笑。那一句问得倒也切中,朕不知其意,随后发生了种种,才知道做皇帝的艰难。然后他就与朕一边抚琴一边谈论治国的道理。其实他当时也想简单了,不过不容易,才多点大。还真让朕学到许多学问。那时候朕就想,等他再大一点,下去勘磨勘磨,朕就将他留在身边,好好载培。没有想到,这一下,就下去了,这二十多年来,十之**是在下面各州各府飘着。朕愧疚o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