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谁是高手(第1 / 3页)
“成,你说咋办就咋办。”王三炮拿起一根鱼竿,捏了一块面团,就沿着水边找地方。他外表看起来粗豪,心思却细,面食是鲫瓜子等小鱼比较喜欢的食物,可以占据数量上的优势。
胖子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把鱼竿,鱼食已经准备好,有蚯蚓,还有一个大面团。另外还有两个须笼,用铁丝围成框,外面罩上纱网,口部开得比较小,小鱼进去之后就出不来,笼子中间吊上点吃食,或者一个生土豆子就成,做为诱饵,这种须笼,专门用来诱捕小鱼。
刘秘书也钓过鱼,但是水平一般,也捏块面团,跟着王三炮去了。黄小伙干脆没钓过,嘻嘻一笑说:“我不参加,给你们搞服务。”
拿起一把鱼竿,他却连连摇头:太落后了,简直就是竹竿上绑条线,用这个钓鱼,简直是开玩笑嘛。
欧阳老师捏起一块面团,在鼻子底下闻了闻,脸上露出喜色,也捏了一大块,扛着鱼竿在岸边溜达了大半圈,这才找了一块地方坐下。
胖子一听就心中有气:“这家伙是有点欠揍,不好好玩,连钓鱼都要沾上点政治色彩和民族意识。”
于是他拿着钓竿,向剩下的几个人说:“不如我们进化一次中日两国钓鱼友谊赛如何?”
不过胖子钓鱼的技术一般,最擅长此道的车老板子又归隐江湖,稻草人既然敢提出比赛,想必技术不错。
田中一夫撇撇嘴,颇有些不屑:中国人太懒,所以只能配吃小鱼小虾的命。
这事上升到民族高度,胖子也不好做主,于是向刘秘书、欧阳、黄小伙、王三炮四人看去,市县乡村四级代表都在,主意得大伙拿。
“钓鱼,我喜欢。”田中一夫兴奋地喊了一嗓子,终于找到自己的强项。
田中一夫则信心十足,他看到鱼钩都是单钩,于是稍加改动,又系上一个鱼钩,变成他习惯的双钩。然后也在岸边溜达,寻找合适的位置。
张望了一下,果然那边还停着一辆大马车,胖子就和王三炮奔过去,把车上的东西收拾下来。
转了一会,田中就转到欧阳身边,他觉得,这里应该是最佳钓点,看来,这个人不简单啊。
“那边马车上有钓具,你们好好玩,我带着她们体会一下水上人家的生活。”车老板子竹篙在岸上一点,木筏贴着水皮飞跑。
还有一条绳子,隔一段拴上一条横木棍,做为扳手。使用的时候,只要把网下到水里,然后隔一阵就拉一回绳子,能不能捕到鱼全凭运气,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王三炮横了一眼田中一夫,鼻子里哼了一声:“比就比,是不是谁弄上来的鱼多就算赢?”
马占山也不会钓鱼,不过他很快就找到了专门为他准备的捕鱼工具:扳筝子。那是一丈见方的一张大网,四角撑开,中间用丝网包着点诱饵。
田中一夫心里琢磨一下,想出一个双保险,然后说道:“国际钓鱼比赛的规则,有按尾数的,也有按重量的,咱们就兼而取之,数量多和重量最大的就算获胜。”
李队长抄起两个须笼:“我钓鱼没耐性,就用这个吧。”说完,到了水边,奋力把须笼扔出一两丈远,慢慢沉入水中。把系着须笼的绳子往脚脖子上一绕,李队长就坐在岸边,美滋滋地抽起小烟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