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美梦设计师 > 第239章:入魔先入道,道山

第239章:入魔先入道,道山(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到了南宋,玄武的信仰已经非常普遍,玄武修道武当山的传说已经深入民心。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于燕京。1269年冬天,有龟蛇出现在燕京西郊高梁河,众人以为是玄武显灵,象征元王朝国运兴隆,元帝室因而崇奉玄武。

1270年在高梁河筑昭应宫以祭祀玄武。

道士汪贞常入武当山,于1275年率领徒众鲁大宥等人重建五龙观。1278年以道法术数著名于世的道士赵守节,领其徒重修武当佑圣观。

1286年世祖忽必烈命法师叶希真、刘道明、华洞真充任武当山都提点,并屡降御香至武当山祝愿祈福。

武当山,又被称之为太和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太极拳的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十大避暑胜地。

看到关于武当山现在的介绍,叶超摇了摇头:“这年头,什么名山大川,佛道圣地都被打上了什么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了……”

比如这些:

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武当山62处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当武术、武当宫观道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道教医药、武当山庙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元代,武当山因帝王的崇拜及诸道士的经营使香火更加兴盛,玄武与武当山的关系传说也有新的发展。

刘道明撰《武当福地总真集》对武当山名称的由来提出了新的看法。

他认为武当山原名太和山,由于玄武在此修道成功,飞升之后,此山非玄武不足以当之,而改名为武当。

其书中充满了玄武在武当山修道降魔的遗迹。兹以五龙观为例,说明元代将武当山的风物附会玄武的情形。

据叶超所知,武当山,相传是真武大帝修仙得道之地,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谓,故名。

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武当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的山神,是真武大帝——也就是玄武大帝啦。

其实,在北宋尚未出现玄武神话以前,武当山已经成为道教的名山。

武当山成为祀奉玄武的圣地应该是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出现以后。

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在武当山大顶之北创建紫霄宫祭祀玄武,可能是武当山上首座以祭祀玄武为主的宫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